• 25

台灣的教授真是廉價勞工

BSA wrote:
所以台灣大學生月薪只有 22k 的代工價也算公道合理, 畢竟人家是把自己上半輩子全部押下去賭. Taxol 合成競爭最激烈時全世界大概有十幾個研究團隊在搞人海戰術攻山頭拼進度; 中後期剩七個研究團隊, 最後是 Holton 拔得頭籌. 而 Dr. Holton (拿到八千萬美元, 要是一次拿光的話 IRS 最高興. 八千萬美元是比照中了樂透, 大概要抽 28% 的稅! 參閱 http://davidwier.com/powerball.aspx ) 任教的 UoF 佛州大學跟著吃紅 60% (回收一億二千萬美元) .
(恕刪)


老兄,你算是老面孔了,怎麼還在想美國的那一套可以放諸四海?

美國之所以是美國,就是在科研,創新方面領先全世界,我記得您好像沒在美國拿PhD,光靠外面的訊息是不夠的!美國的碩士若不唸博士也可以靠修課就能畢業的!

美國那一套連日本都玩不起,我想01上不少人在美國top10的lab待過,知道美國那一套,我之前有說過,美國容許失敗,投入天文數字的研發出鎚也是常有的!台灣?哈哈!

像美國的F-22,從80年代的ATF開始玩,到現在才成軍,還讓兩家公司做兩種戰機來拼,失敗的一方投入二十幾年的研發全泡湯,全世界有那個國家有這個本錢?二十幾年,夠一個年輕人玩到退休,美國的軍事研發就是要天下無敵,第一名的心態就是跟自己比,與別人比就不是第一名的心態!

台灣不只是不當第一名,還是第三四名的心態,有這種心態永遠無法當第一名!

論學校抽頭,美國的計畫,學校都抽50%的over head,你所說的知道的人都不覺得奇怪!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生醫
一款藥物研發耗費數十億美金,週期十年.如果不成功所有投入打水漂
而且一間藥廠會同時研發幾種藥物
研發出來年入百億美金並非難事

全世界能玩起來的國家:美國、日本、歐洲諸國加起來
印度是後起之秀
呆灣想想就好
dominiqueshih wrote:
台灣的教授真是廉價勞工...(恕刪)


台灣的學生還可以委外代工.....要教授作啥???
rogerkuo2001.tw wrote:
老兄,你算是老面孔了...論學校抽頭,美國的計畫,學校都抽50%的over head,你所說的知道的人都不覺得奇怪!(恕刪)

Olah 會去 USC 就是因為 USC 答應不抽頭! 但是 Olah 要自己養研究生養實驗室. 學校都抽50%都不覺得奇怪 ? 看人吧, 有的人就是乾脆自己出來幹, 這樣就只要給學校 3%~5% 的專利授權金. 例如這家 http://www.cdtltd.co.uk/ 還有研究出 FFC 煉鈦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FFC_Cambridge, http://asmcommunity.asminternational.org/static/Static%20Files/IP/Magazine/AMP/V162/I02/amp16202p051.pdf ) 也是. 當然剛開頭的資本籌集會是一大挑戰.

在這裡寫點您覺得稀鬆平常的事還勞您大駕出面解釋還真是抱歉, 人生不過就是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 其實只要自己覺得過得去就好,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這樣安安份份的拿月薪也是很好的啊, 至少沒訂單被退貨的時候也不必發愁. 研發進度比不上競爭對手的時候更不會寢食難安.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 何必強求呢 ?
rogerkuo2001.tw wrote: 像美國的F-22,從80年代的ATF開始玩,到現在才成軍,還讓兩家公司做兩種戰機來拼,失敗的一方投入二十幾年的研發全泡湯,全世界有那個國家有這個本錢?二十幾年,夠一個年輕人玩到退休,美國的軍事研發就是要天下無敵,第一名的心態就是跟自己比,與別人比就不是第一名的心態!

雖然美國軍事研發是號稱 Winner takes all! 但是究竟是贏在哪裡就很難講了, F-22 v.s. YF-23 就是一個例子. [Yf-23 vs F-22: Did the Air Force take 2nd best?] 軍事武器因為只有唯一的買家 (國家) 所以這個 [贏] 字的學問可就大了. 做抗癌藥物, 做抗生素, 做止痛劑就不太一樣. 由於買家多 (藥廠多) 即使是第二, 第三名也還是有一線生機.

生醫花錢兇的一大原因是 [以管窺天] , 試圖以細胞株的反應來預測完整生物個體的反應, 試圖以實驗動物的反應來預測人體的反應, 試圖以少數人的反應來預測整個人類族群的反應. 就如同盤尼西靈對多數人是救命丹, 對少數人卻會引起致命的過敏反應. 美國的 FDA 更是只信單方不信複方 (當然何大一針對AIDS 提出的雞尾酒療法, 對這根深柢固的思想投下震撼彈).
BSA wrote:
Olah 會去 USC 就是因為 USC 答應不抽頭! 但是 Olah 要自己養研究生養實驗室. 學校都抽50%都不覺得奇怪 ? 看人吧, 有的人就是乾脆自己出來幹, 這樣就只要給學校 3%~5% 的專利授權金. 例如這家 http://www.cdtltd.co.uk/ 還有研究出 FFC 煉鈦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FFC_Cambridge,
(恕刪)


唉,您會這樣說就是不了解教授的生態,對學術圈不是那麼了解,只是看到表面.....

天底下沒有一個人出生就是武林高手,一定要有機緣巧合,有人栽培才能成為一代宗師!

沒有一個教授用想的就想出一個驚世的技術,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剛開始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可能連提計畫都不敢提,先用別的計畫來養,發現有一些成果後才開始申請一些小計畫,慢慢的研究成果越來越明朗時(老師在此階段就去申請專利了!),有廠商開始嗅到錢的味道了,才有可能拿到業界的錢,在此之前都是要去NSF/NASA/DARPA等機構申請計畫才有經費來熬,只要是申請計畫,學校都要抽50%,除非你離職,否則你是以某校的教授名義申請的計畫,該校就會抽!你只看到這些教授後來成功的樣子,他們之前也是從不懂慢慢的變懂,在這段熬的過程中業界會來理你,想的美!

再者,不是每個 crazy/驚天動地的概念都會落實,有時就像賭博,好幾個題目只成功一個,你的funding還是從一些其他的計畫東湊西湊而來的,研究是要燒錢的,在初步的階段是要靠自己去找錢的,越是前瞻性的研發失敗率越高,若全拿這些去申請計畫,你的積效可能會很難看,只能偷偷的養!反過來想,全世界聰明的教授那麼多,MIT/Caltech裏面的老師大學時數學物理電機三主修的教授多的是,怎只有你想到?天時(時機)/地利(該校的強項)/人和(有強的研究生)/財源(你的計畫夠多,有閒錢養"無聊"的計畫)/運氣才輪的到你當全世界第一個!

老實說,老師都是想做無本生意,有些人會說你那麼利害為何不跳下來開公司?會這樣想的就表示對學界的了解不深,一個公司的經營不是靠技術,還是要有經營管理/財務等方面的人才加入才會成功,有技術但不會經營的人大有人在,商場上的競爭往往不只是光靠技術才取決勝敗!很多老師只懂技術,在學術圈久了與外面脫節,創業要成功的機會不是很高!相反的,自己不去死叫別人去死的倒是很多,那就是鼓吹學生去創業,與VC熟,用VC來投錢玩玩看,創新科技中的專利已申請掌握在手中,已立於不敗的地步,然後叫別人去發揚光大,發揚不成功,自己還是在學術界找另一個點子,不用單憑一個點子把自己全部賭進去,成功了,除了$$$外,專利可以幫你保護你的賺錢成果,繼續留在學術圈,左看右看都穩賺不賠!

沒有親自下去玩的人都只看見成功的那一個,其實底下失敗的更多,人們都喜歡聽成功的人分享經驗,但往往不會去注意失敗的下場與為何失敗的經驗,隨便舉例子大家都會,但成功的那個有極大的機會不是你,而你卻想辦法成功,自然就要去學著取捨!還沒成功的人其實可能還在苦苦的熬想辦法出頭,這些人往往都不是眾人注意的焦點!

老實說,你沒有在學術圈待的夠久,不會注意那些有名的老師如何發跡,那些已成名的大牌自然有學校搶,但多數人仍在努力的往上爬,而這些過程反而是最重要的!

錦上添花人人都會,我就親耳聽過主管計畫的機關負責人露骨的說計畫的申請就是要錦上添花,讚助有潛力的技術,然而,越前瞻的概念越是沒把握(因是全世界第一個),不確定性太高,人家要的錦上添花可能沒你的份,初期還是靠自己去想辦法,你要去找錢,學校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抽50%再說(據我朋友說台灣是學校抽12~15%)!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唉,您會這樣說就是不了解教授的生態,對學術圈不是那麼了解,只是看到表面.......天底下沒有一個人出生就是武林高手,一定要有機緣巧合,有人栽培才能成為一代宗師!

沒有一個教授用想的就想出一個驚世的技術,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剛開始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可能連提計畫都不敢提,先用別的計畫來養,發現有一些成果後才開始申請一些小計畫,慢慢的研究成果越來越明朗時(老師在此階段就去申請專利了!),有廠商開始嗅到錢的味道了,才有可能拿到業界的錢,在此之前都是要去NSF/NASA/DARPA等機構申請計畫才有經費來熬,只要是申請計畫,學校都要抽50%,除非你離職,否則你是以某校的教授名義申請的計畫,該校就會抽!你只看到這些教授後來成功的樣子,他們之前也是從不懂慢慢的變懂,在這段熬的過程中業界會來理你,想的美!

老實說,老師都是想做無本生意,有些人會說你那麼利害為何不跳下來開公司?會這樣想的就表示對學界的了解不深,一個公司的經營不是靠技術,還是要有經營管理/財務等方面的人才加入才會成功,有技術但不會經營的人大有人在,商場上的競爭往往不只是光靠技術才取決勝敗!很多老師只懂技術,在學術圈久了與外面脫節,創業要成功的機會不是很高!相反的,自己不去死叫別人去死的倒是很多,那就是鼓吹學生去創業,與VC熟,用VC來投錢玩玩看,創新科技中的專利已申請掌握在手中,已立於不敗的地步,然後叫別人去發揚光大,發揚不成功,自己還是在學術界找另一個點子,不用單憑一個點子把自己全部賭進去,成功了,除了$$$外,專利可以幫你保護你的賺錢成果,繼續留在學術圈,左看右看都穩賺不賠! (恕刪)

有人栽培固然很好, 無人聞問未嘗不好. [沒有一個教授用想的就想出一個驚世的技術] ==> 這論點可以參考一下 PCR 的發明故事. 無本生意難做, 由小錢賺大錢 (三四級放大資本額) 比較實在.

申請專利可不便宜, 有的國家非常昂貴 (e.g. JP), 有的國家非常緩慢 (e.g. US), 有的是根據 claims 數量計價 (e.g. AU). 而且專利只有保障 20 年, 每年專利維持費都會逐漸調高. 只要戰略佈局正確 (e.g. 飛利浦, SONY 的 CD, DVD, Blue-ray 專利授權), 研究發展出一個好的專利可以相當於挖到一座金山 (e.g. Viagra - 其實 Viagra 原先目標是治療心臟病, 但是效果並不好. 倒是副作用顯著, 得以鹹魚翻生. 3M 隨手貼 post it 又是另外一個慧眼獨具的例子) . 現在台灣的光碟廠不就每片空白片都要付專利授權金給飛利浦, SONY ? 沒辦法, 不肯花錢花時間下去冒險 RD , 那就老實拿 22k 月薪去做代工吧 !

P.S. 您上面這幾段敘述與敝人前文的結論殊途同歸, 不謀而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273442&p=12 Post 117
BSA wrote: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夕成名天下知.
BSA wrote:
有人栽培固然很好, ...
P.S. 您上面這幾段敘述與敝人前文的結論殊途同歸, 不謀而合.
(恕刪)


一個是說釣魚的好處,一個是如何教你釣魚,邏輯上根本不一樣!

我個人認為唸完博士班的最大好處是邏輯變好了,因被磨的亮晶晶!

一篇好的論文可以比擬成文字化的程式,邏輯環環相扣,才能逃的過referee們的追殺!

我有時很怕你,你一高興就會洗版,停不下來,有時一直自言自語,我沒有興趣與你蓋大樓,有興趣自己去開帖當樓主比較好!

只有批評而沒有建議每個人都會,而如何建議明確的發展則很難,因這需要功力與經驗,也就是為何世上成功/發大財的人畢竟是少數!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大家自己想想大學遇到的教授有幾個真的有料的,

又有幾個真的會教書的。

去美國讀書才了解到,人家的教授是有實力的。

這不是學制、年代或是教改的問題,從以前就這樣了。

一群人一起打混,我覺得台灣教授的待遇真是太高了。

請問新加坡給你幾年約啊?

台灣的教授基本是終身職和退休俸,

活越久領越久。
dominiqueshih wrote:
在我還沒決定是否要跳...(恕刪)

祝福你在新加坡或是台灣以外的地方有美好富足的人生, 台灣的大學無法在財富上滿足你
不過我也要告訴你,我也又認識台灣的年輕教授,薪水不見得比你豐厚,可是可以有快樂的六口之家的生活
rogerkuo2001.tw wrote:
只有批評而沒有建議每個人都會,而如何建議明確的發展則很難,因這需要功力與經驗blockquote>

台灣是海島型小國家. 天然資源跟人口跟大國家完全沒的比. 要學大國的學術玩法, 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找出自己的優點, 這才是台灣的生存之道. 我認為就是直接拿其他國家所研究出來的技術, 來做應用, 這樣才是適合台灣的路子. 别人有什麼好東西, 拿來抄一抄改一改, 包裝換一下, 成本偷一點, 就可以推出去賣錢了.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