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這就是台灣柏油路面的施工品質!

推推推推!不推不能,一定要讓大家看到!

最好是新聞報出來!


平均五公尺一個人孔蓋!


超凹和超凸的都有!?


每天騎BIKE上下學整個就很


http://www.wretch.cc/blog/michael12348
呆丸行政院有一個公共工程委員會
里面養了一堆叫授,一堆學者
搞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制度
一天到晚到處查核別人的工程打分數(到處去玩?)
卻連身邊的馬路都看不到,還全民督工累,哈哈
下次來去拍竹南段北上西濱公路高低差了十公分有~~超址的
希望大家多拍一些住家周遭的馬路.讓大家分享一下台灣的柏油路吧~~~~
******************************************************
這一句要改成~~~~
希望大家多拍一些住家周遭的完整又好的柏油馬路.讓大家分享一下吧~~~~
拍完整又好的柏油馬路 難度很高
kenyeh99 wrote:
呆丸行政院有一個公共...(恕刪)

這個就是國家規劃的問題的
公共工程委員會都只看大型工程
應該是說都看5億以上的
道路的等級有分國道>省道> 縣道>鄉道
等級越差的通常越爛
你們把國道跟鄉道比比
國道的品質至少好多了
監督單位的人員等級也有差
國道的監督人員 有的對於我們來說
等於魔獸世界的25人80級副本的首領
通常到現場 我們都嘛被秒殺

熱拌瀝青混凝土混合料之舖築
(1)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應以瀝青舖築機舖築。瀝青舖築機必須能自動調整行駛速度、舖築厚度及寬度者,其作業手應由訓練有素及富有經驗者擔任。
(2)舖築前,應先測訂準線,俾舖築機有所依據,而舖成平整之路面。
(3)緣石、邊溝、人孔、原有面層之垂直切面及建築物之表面與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相接合處,應全部均勻塗刷速凝油溶瀝青或乳化瀝青一薄層,使有良好之結合。
(4)舖築機之速度,必須妥為控制,舖築時瀝青混合料不得有析離現象(Segregation)發生,並使完成後之表面均勻平整,經壓實後能符合設計圖說所示之線形、坡度及橫斷面。如有析離現象時,應立即停止舖築工作,並查明原因予以適當之校正後,始可繼續施工。
(5)瀝青混合料倒入舖築機舖築時之溫度,由工程司決定之,惟不得低於120℃。

(6)舖築工作應儘可能連續進行,不宜時斷時續。在舖築機後面,應配有足夠之鏟手及耙手等熟練工人,俾於舖築中發現有任何瑕疵時,能在壓實前予以適當之修正。.
(7)舖築機不能到達而需用人工舖築之處,應先將瀝青混合料堆放於鐵鈑上,然後由熟練工人用熱工具鏟入耙平均勻舖築,使其有適當之鬆厚度,俾能於壓實後達到所規定之厚度及縱橫坡度。瀝青混合料如結成團狀,須先予搗碎後,方能使用。
(8)上述工具之加熱溫度,不得高於瀝青混合料之舖築溫度,僅使瀝青材料不黏著即可。
(9)瀝青混凝土路面如係分層舖築時,應於舖築前兩小時內,先將前一層之表面清理潔淨,並依工程司之指示均勻噴灑黏層,以增強兩層間之黏結。
(10)瀝青混凝土路面分層舖築時,其各層縱橫接縫,不得築在同一垂直面上,縱向接縫至少應相距15cm,橫向接縫至少應相距60cm。如為雙車道時,路面頂層之縱向接縫,宜接近路面之中心位置,兩車道以上時,宜接近分道線。
(11)工作人員進入施工中之路面上工作時,應穿乾淨之靴鞋,以免將泥土及其他雜物帶入瀝青混合料中。施工中閒雜人等,應嚴禁入內。

熱拌瀝青混凝土之滾壓步驟:
瀝青混凝土混合料舖設後,應以適當之壓路機澈底滾壓,直至均勻並達到所需之壓實度時為止。滾壓分為下列6個步驟︰
A.橫向接縫
B.縱向接縫
C.車道外側邊緣
D.初壓
E.次壓
F.終壓
熱拌瀝青混凝土之滾壓方法
A.瀝青混凝土混合料舖設後,當其能承載壓路機而不致發生過度位移或毛細裂縫(Hair Cracking)時,應即開始初壓。滾壓時,壓路機應緊隨舖築機之後,其距離通常不超過60m。
B.滾壓應自車道外側邊緣開始,再逐漸移向路中心,滾壓方向應與路中心線平行,每次重疊後輪之半。在曲線超高處,滾壓應自低側開始,逐漸移向高側。
C.滾壓時,壓路機之驅動輪須朝向舖築機,並與舖築機同方向進行,然後順原路退回至堅固之路面處,始可移動滾壓位置,再向舖築機方向進行滾壓。每次滾壓之長度應略有參差。壓路機應經常保持良好之情況,以免滾壓工作中斷。
D.壓路機之鐵輪應以水保持濕潤,以免瀝青混合料黏附輪上,但水份不得過多,以免流滴於瀝青混合料內。
E.鐵輪壓路機之滾壓速度,用於初壓時每小時不得超過3km,其餘每小時不得超過5km。
F.在任何情形下,滾壓速度均應緩慢,且不得在滾壓路段急轉彎、緊急煞車或中途突然反向滾壓,以免瀝青混合料發生位移。
G.不論任何原因,如發生位移時,均應立即以熱齒耙耙平,或挖除後換舖新瀝青混合料予以改正。
H.壓路機不能到達之處,應以熱鐵夯充分夯實,鐵夯之重量不得少於11kg,夯面不得大於320cm2。
I.路面之厚度、路拱、縱坡及表面平整度等,均由工程司於初壓後檢查之,如有厚度不足、高低不平、粒料析離及其他不良現象時,均應於此時修補或挖除重舖及重新滾壓,直至檢查合格時為止。


J.緊隨初壓之後,以膠輪壓路機依上述方法滾壓至少4遍,務使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達到規定密度時為止。
K.膠輪壓路機之複壓滾壓速度,每小時不得超過5km,通常其與初壓壓路機之距離為60m,滾壓時瀝青混合料之溫度約為82℃~100℃。
L.牽引式膠輪壓路機於轉向時,易引起瀝青混合料之位移,故不得使用(膠輪壓路機臨時發生故障時,如得工程司之同意,可暫以二輪壓路機代用)。
M.最後以6~8噸二輪壓路機在路面仍舊溫暖時再行滾壓.直至路面平整及無輪痕時為止。滾壓時,瀝青混合料之溫度不得低於65℃。
N.滾壓時,如發現瀝青混合料有鬆動、破裂、混有雜物或其他任何缺陷時,應立即予以挖除,並換填新瀝青混合料後,加以滾壓,使其與周圍鄰近路面具有同等堅實之程度。
O.滾壓時,應儘可能使整段路面得到均勻之壓實度。
P.滾壓後之路面,應符合設計圖說所示之路拱、高程及規定平整度。如有孔隙、蜂窩及粒料集中等紋理不均勻現象,應於滾壓時及時處理(瀝青混合料之溫度在85℃以上時),否則應予挖除,並重舖新料重壓。
Q.壓路機與重型機械,在新舖路面尚未固結之前,不得停留其上,或在其上移位煞車。

壓路機之規定
(1)瀝青混合料舖設後,應以自走式鐵輪壓路機及膠輪壓路機,或以振動壓路機滾壓。通常一部瀝青舖築機應配備二部鐵輪壓路機及一部膠輪壓路機,或配備一部震動壓路機,惟僅舖橋面或每日舖築量少於50公噸時,僅須配備一部鐵輪壓路機即可。
(2)如配備鐵輪壓路機及膠輪壓路機時,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A.初壓
用12~18噸三軸三輪壓路機或8~10噸二軸三輪壓路機(後輪每公分寬之壓力為45~54kg)。
B.次壓
a.用自走式、能前進後退及至少有7輪之雙軸式膠輪壓路機,其有效滾壓寬度至少應有150cm,各輪胎之大小及式樣應相同,輪面須為光面者,以免滾壓時路面留有痕跡。
b.兩軸輪胎之間距均應相等,且不得大於標稱輪寬之17/8倍,且某一軸之輪胎應恰在另一軸輪胎間之中間,輪胎之汽壓在冷時為4.90~5.25kgf/cm2 (70~75 1b/in2),熱時為6.3kgf/cm2(90 1b/in2),各輪胎之氣壓應一致,彼此間不得相差0.35kgf/cm2(5 1b/in2)以上。
c.承包商應在工地備有測壓器,以便隨時校核輪胎氣壓,膠輪壓路機應裝有壓艙(Ballasting),俾能調整壓路機之總重,使每一輪胎之載重能由1,500kg調整至2,500kg,輪胎之地面接觸壓力(Ground Contact Pressure)不得小於5.6kgf/cm2(80 1b/in2)。
C.終壓:
用6~8噸二軸二輪壓路機(每cm輪寬之壓力不得少於27kg)。
(3)如使用振動壓路機時
A.如使用振動壓路機時,無論為單鼓式或雙鼓式,其總重均不得少於6噸,且應能調整其振幅(Amplitude)及振動頻率(Frequency of Vibration)者,俾材料、配合比及溫度等不同之瀝青混合料,均能按規定壓實至所需之密度,振動壓路機之振動頻率通常以2,000~3,000 rpm為宜。
B.厚度5cm以下之瀝青路面,不得使用振動壓路機滾壓。
C.振動壓路機之滾壓速度為每小時3~5km。
(4)用於滾壓瀝青混合料之壓路機,應裝有水箱、噴水設備、刮板及棕刷等,以保持機輪濕潤,以免瀝青混合料黏附機輪上。
熱拌瀝青混凝土之路面保護
(1)瀝青混凝土於最後滾壓完成後,在舖面溫度冷卻至[50℃]前,應禁止任何車輛行駛其上。
(2)在任何情形下,路面完成後,應封閉6小時以上,由工程司視實際情形決定之。
熱拌瀝青混凝土之重要品質試驗種類
一、壓實度
(1)瀝青混凝土應滾壓至設計圖說所規定之壓實度。如無明確規定時,應依美國瀝青學會AI SS-1第3.17節1992年版之規定,用馬歇爾夯壓方法每天在室內做[6個] 試體之夯壓試驗求其平均密度,然後做[5處] 工地密度試驗求其平均值,該平均值應達到室內平均密度之[96%] 以上,且任一工地密度不得低於室內平均密度之[94%]。
(2)工地密度可用核子儀依ASTM D2950試驗方法或鑽取試樣求之。
舖築厚度
(1)路面完成後,每[1,000m2] 應鑽取一件樣品,依CNS 8755 A3147之試驗法,檢測其厚度,檢測位置以隨機方法決定。所留試洞於檢測後,應即以適當材料回填並予夯實。
(2)路面厚度之許可差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A.許可差: 厚度檢測結果,任何一點之厚度不得少於設計厚度[1 cm] 以上,其全數之平均不得少於設計厚度[0.5cm] 以上。


**********3.3.7平整度**************(重點)

(1)完成後之路面應具平順、緊密及均勻之表面。以[3 m][ ]長之直規沿平行於,或垂直於路中心線之方向檢測時,其任何一點高低差,底層或結合層不得超過[±0.6cm][ ],平整度標準差(S)不得大於[0.26㎝][ ];一般公路之面層不得超過[±0.6cm][ ],平整度標準差(S)不得大於[0.26㎝][ ];高速公路之面層不得超過[±0.3cm][],平整度標準差(S)不得大於[0.24㎝][ ]。

(2)所有高低差超過上述規定部分,應由承包商改善至合格為止。

(3)所有微小之高凸處、接縫及蜂巢表面,均應以熱燙鈑燙平。

我們驗收的官員都去酒店驗收去了..
有的吃有的爽又有的拿..
鋪這樣算很美了好嗎
請來看看高雄的
來替鋪路的廠商說句公道話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廠商都這麼爛的
以我住的縣市來講
前一陣子剛好有自來水管線抽換工程
有一區的回填工程品質真的是讓人看了都要掉淚
連市長都在公開場合發飆
但還好我家附近的回填就做得很讚

事後聽水公司的內部消息
原來那個很爛的工程
是有黑道背景的....
規則訂了一堆, 不執行, 也是沒有任何用處

酒店驗收及紙上驗收, 品質會好到哪裡去???

民國都快100年了, 路面品質仍然是這種鳥樣.....@#$%....
歡迎來到台灣+1
1515155151515151515151515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