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老共的國防自主能力及決心,比台灣強。 為了國防自主,他們可以建一台實驗型的軍艦,就算是問題很多,這些問題,也會在下一艄軍艦改進,有點像是try error的意思。
再加上他們的逆向還原的『決心』,自己做不來,就買別人的來研究。 很多技術被外國給壟斷,或自己弄不到,則是自己花錢花時間去弄,既使是錯誤很多、走了很多冤望路、花了很多冤望錢,但這幾年下來,老共的一些基礎能力,打的比台灣還好很多。
相對於老共,台灣則沒有這份決心,好不容易弄出的IDF的研發團隊,在買入F16、IDF訂單縮減後,這個團隊,就不得不解散,少數人還被請到韓國幫忙做出『緯國號』。
造艦也是,當初也是想弄國艦自造,計畫也執行的蠻順利的,但是最後因為可以買到新的軍艦,整個計畫被終止。 同樣時間跟我們一起的韓國,則是一直走下去,如今他們也能掌握一些關鍵的能力。
硬體只是個平台,台灣卻連這方面都做不好,也沒有心。再加上民主政治的原因,既使要做,還會引來不少干涉,最後的下場是,跟別人買。 買就算了,連人家願意授權給你生產,卻也不敢接
軟體,則是更困難了,之前看到有人討論日本的戰機,就是這樣被美國人給搞死的。
當然,台灣的國防預算有限,不可能像老共那樣的花,不過至少,我們也應該展現一些國防自主的決心,就算是買,也得盡量爭取一些附帶利益,例如授權生產一些零附件等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