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覺得大專畢業生去企業實習,企業要的不是實習生

tilu.ff wrote:
之前服務的公司,起薪已經從去年的2萬5仟變成2萬2仟,且徵的人也只是補原來的缺而已
也許有良心的公司還是有,這就靠網友們來替這些好公司發聲了...(恕刪)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我也是去年底畢業僥倖找了個工作,不過是在美國,狀況大概與台灣有差距,就不特別提了。不過感覺上大公司有制度,好像比較走人事凍結的路子,而非降低薪資。小公司大概比較有彈性些,招人與否反應更快,薪水變動也較快,供您參考囉。
真的很好奇,為何有人認為政府補助實習生一人兩萬二並沒有什麼不妥,這可花的是全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耶!!

假設一個私人公司裡有十個實習生,那政府光一個月補助該私人公司就要二十二萬,一年就要幫那個私人公司花上
兩百六十萬!!而且並不是實際只有一家公司才有實習員,為何有人認為對於現在不景氣的時候補助是對的,所謂的納稅錢應該是使用在公共事務或是補助弱勢對象才是正道吧,何以補助私人營利機構大家都認同,我真的不了解!!

我真的認為現代社會進步了,所謂的佃農現今已不容易看到,但另一種變相的大地主與佃農的關係,卻真實的發生在你我身上。
沒辦法 這政府是650萬選民所選出 當初投給他們的人 當然也要概括承受啦 看清楚吧 現今政府比資方還資方 不要太大期望了 祈禱2012年後你還有機會投票再說吧
Pixy-felicia wrote:
為何有人認為政府補助實習生一人兩萬二並沒有什麼不妥,這可花的是全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耶!!
...(恕刪)


本質上與失業救濟、減稅、降低利率與匯率類似。美國政府拼命借錢給 GM 也是一樣的意思。

作法都是有前例可循的,收效如何,恐怕也很難斷定。比方說小羅斯福的新政是不是真的解救美國經濟,也有很多人翻案。

explus wrote:
企業要的跟本不是實習生,而是「專業人士」


這根本就是一個很怪異的政策!
政府出錢幫企業養員工,天阿,怎麼會有這樣的政策?!
道德在愛情裡就像汽球一樣,一戳就破。
就問你會不會寫程式、會不會JAVA、會不會net.jsp、會不會架網站寫網頁、會不會資料庫、會不會SQL、會不會server2003
=========================
一頁一頁看完了

1. 資訊產業真的這麼不值錢?

2. "會"的定義是不是大家認知不太一樣?實習生不就是要來練實戰的嘛?隨便讀幾本書跑跑範例算不算"會"呢?還蠻好奇那些覺得這個價碼很合理的人,認為這個價碼的程度應該是要到哪裡?

3. 小弟06年在學期間有幸到業界實習一年,想當初也是什麼都不會,兩萬四試用三個月,之後加碼三千,自認這個價格在台北已經偏低了(同行),畢竟只是去實習而已,可是兩萬二這個價碼一出來,產生這些效應真的很誇張,還是很懷疑難道普遍資訊業已經到這價碼了...?

4. 大家都知道資訊業很多工作都在台北,如果非本地人,兩萬二,又是只有一年保證的飯票,我們這些七年級的以後怎麼養家活口阿...?


~很擔心以後日子要怎麼過的爛草莓一族~
rebels wrote:


本質上與失業救濟...(恕刪)


首先我不認同這種舉例是正確的。

你說美國是用"借"的就是最關鍵的地方,美國是用借款的方式拯救企業,並且有借款的公司必須接受美國政府監督與干涉。但台灣不同,台灣的方案是"補助"私人"營利機構",這種補助方式跟每年上繳給國庫的所得稅拿回去貼給你我的老闆並沒有什麼不同,說難聽點跟變相的減免公司租稅似乎也並無差別。

如果今天補助的對象是財團法人、公益社團我認為這至少才比較符合社會公平正義,至少沒有圖利廠商,別跟我說老闆倒了會怎樣,你我是個職員都可以說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那身為一個老闆所要負擔的風險難道要用上百姓的納稅錢來共同承擔嗎?
我也是去年96年畢業的
實習的資料早就寄給學校了
不過,一直沒下文
報紙說媒合率目前只有16%(印象中)
目前看來
我是屬於那84%的那一份子
為什麼大家要抱怨這個政策??
沒聽過,"企業為國家之母"嗎?
你們這些剛畢業的爛草莓什麼時候才會變硬???
下一個....
企業為國家之母

對不起,我真的笑了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