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

消費券~有何意義????(純聊民生問題~聊政治的請不要進來~)

rebels wrote:
.....這方面發錢或者退稅本質上跟發券是相同的。
...(恕刪)

並不是啊...
發券的成本和衍生的成本比發錢高出太多太多.
單單看這次發券的"印製,發放地點,發放方式,防偽...消費對象,回收等",一堆問題.
發錢還是簡單多了.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小拔兔 wrote:
不行把不能在台灣本土...(恕刪)

只能說政府有政府的考量~~~"這種腦袋"~!!
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不知道官員的腦袋是裝了什麼~是空的?還是?????
消費券就是要消費,這需要討論那麼久嗎?
想消費的人就去領,覺得政府花未來子孫的錢,
良心會過意不去的人就不要去領。
覺得消費券不好用的人就不要去領。

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沒有人強迫領消費券,
也沒有人強迫一定要用消費券消費。

你大可以領,然後留下來做紀念,也許一百年後,
消費券的古董價值可以上百萬。
rebels wrote:
這個政策有問題,但是...(恕刪)

您說的我大部分都同意
但是有幾點或許是我的解讀有誤
所以再提出來跟您討論

rebels wrote:
當然可以不爽不配合,那政府借的錢效果會打折扣,經濟少了一份推力而已。

rebels wrote:
我相信有很多人並不真的需要這 3600 來過日子,就應該盡量把券(或者是錢)花掉,否則大家只會更慘。真的需要計較 3600 的人,當作濟貧紅包存起來我也沒意見。很多時候對自己有利的行為(存起來),對其他人卻是不好的。

我還是要再度強調
每個人對於消費券的解讀與認知不一樣
我也相信有很多人不需要3600 來過日子
但是
不能說存起來或是拿來抵日常生活所需
就代表不配合、不爽政府或對其他人不好!
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
那是不是以後我們的薪水
都讓政府規畫
要有多少百分比必須要拿來消費
這樣才對得起這個國家與其他人民呢?

基本上
如果政府的經濟政策都需要全民背書
那這個政府就好當了
反正政策錯誤的話
就說大家都有領到錢
所以沒資格說話
但是這樣對嗎?
「苛政猛於虎」

許多大大都討論過
相信有很多比消費券更適合或是更有改善的方案
全球為了拼經濟
每個政府所想到的方式都不一樣
各有失敗與成功的例子
那在參考各國的例子之後
有必要在短時間內
選擇一個爭議性很大的政策嗎?
原因無他
主觀意識過於強烈
台灣目前仍處於政黨惡鬥的情況
多數政治人物都只為了反對而反對
只因別黨先提出某一方案
吾黨為了政治理念的不同
死都不可參考之
(糟~不可多談,會被關)

反正目前可預知
經濟的蕭條不可能在短時間恢復
這樣急就章
成效能多大呢?
從有消費券的新聞到現在
政府各部門每天都可以提出新的想法與政策
就可以知道
當初設想的不多
才需要事後不斷的解釋與規劃

rebels wrote:
若是真的確認有需要,是越快越好,因為零售店關了,人解散了,效果就沒了。

所以您說要確認是否有需要
嗯~
我同意
但是目前看來
有確認過了嗎?
好像還沒有定論吧
再者
有長達大半年以上的使用期限
相信
許多零售商也不會因為消費券
而真的可以撐下去
反到是
像最近的購車補助與消費券的風聲四起
大大減少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這樣反而會讓一些零售店更岌岌可危吧

rebels wrote:
不借錢就要排擠預算,刪國防預算軍人要失業,刪教育補助老師要失業,刪公共建設工人要失業,刪濟貧補助窮人過不下去,賣股票國民馬上套牢,這方面發錢或者退稅本質上跟發券是相同的。

同意
所以說
才需要深思阿
目前那些政府官員有沒有深思過
我想應該是有吧
但是
這樣的政策如果沒有經過
公聽會、民間團體、學者的意見
勢必會備受爭議
而我也知道人多嘴雜
但最起碼又做得讓人家覺得有深思過
而不是某些官員開個幾次會
就必須承擔台灣的經濟奇蹟吧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
與您討論之
感謝
libraleu wrote:
退稅是以戶計,每戶依...(恕刪)


搞不清礎退稅的定義就不要上來誤導別人了吧

退稅和每個人都發現金(或消費券)基本上目標對像是不同的
退稅是要有繳才有的退,不是人人有獎滴
退稅的適用對像及門檻之前有講過,請你去看看,搞清礎一點,OK?
因此你可以看民x黨後來提加碼到每人3800元他也不敢講是退稅

perry770 wrote:
沒得退的不是有近貧專...(恕刪)


用近貧來彌補沒退稅的....
哪你知道有資格領近貧專案補助的條件嗎?
這個作法很有問題的近貧是用95年的報稅所得資料去給電腦挑(很奇怪的標準...)
沒收入或收入低到沒報稅跟打零工維生,沒有95年所得資料的跟本拿不到
用退稅+近貧.....你要怎麼互補

致於,日本的消費券效果不好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對像為15歲以下和65歲以上才有
發給15歲以下的,你認為真的會是他們拿去花嗎?
正常會是由父母領去,但有15歲以下小孩的家庭
通常經濟壓力較大,有消費券也較不會多買東西
65歲以上的,通常消費習慣也較為保守,因此效果自然不大



flyorfall wrote:
發券的成本和衍生的成本比發錢高出太多太多.
單單看這次發券的"印製,發放地點,發放方式,防偽...消費對象,回收等",一堆問題.
發錢還是簡單多了...(恕刪)


我也相信發錢應該會比較簡單啦,但是對於排擠預算等等的效果是類似的,差異是效率問題,一個是政府執行的效率,一個是民眾促進經濟的效率。這兩個數字都不是很清楚,所以說我沒辦法取捨,還是得要依賴專精的人做決定。不管是發錢或者發券,如果大家都存進銀行或者減少其他支出,則促進經濟的效率就會下滑囉。
monera0414 wrote:
您說的我大部分都同意...

不能說存起來或是拿來抵日常生活所需
就代表不配合、不爽政府或對其他人不好!
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
...(恕刪)


這篇真的是很難得大家可以理性討論的一次,也很感謝您提出想法,讓大家都有機會想一想

我很抱歉讓您覺得不公平,不過我是針對這次的 3600 而言,而非一般的消費習慣。因為這個政策就是希望大家去挽救小額的零售業,(賣車賣房賣骨董賣股票或者私立學校教書的,獲益恐怕不大),政府並不是拿錢給大家花,而比較像是讓大家投票,誰比較適合活下去。

要是真的過不下去的人,拿了 3600 存起來我也不會責怪他們,但是應該有意識到這其實等於是領取了濟貧補助金,對於政府其他的預算有排擠作用的。對於這 3600,存起來之前可能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到了領取救濟金的程度。

我認為,對於還有工作,開銷還過得去的人,把這 3600 當 財 是不妥的,因為這是政府委託你多當一次市場看不見的手,選擇適合活下去的商家消費。比方說你喜歡 肉圓王 就支持他,讓 大餅包小餅 自己想辦法,或者你喜歡 鱔魚意麵 就支持他,讓 可麗餅 另外找出路度小月。

如果大家真的都存起來不花,其實政府反而可以更肆無忌憚地借錢了,因為 錢 對政府只是 印鈔票 而已,如果大家都不花,通貨膨脹不會發生,那就繼續借啊,您說是吧
monera0414 wrote:
這樣的政策如果沒有經過
公聽會、民間團體、學者的意見
勢必會備受爭議
而我也知道人多嘴雜
但最起碼又做得讓人家覺得有深思過
而不是某些官員開個幾次會
就必須承擔台灣的經濟奇蹟吧...(恕刪)


我想,有些政策要快,有些政策可以慢一些,拿捏應該是真的很困難。想是之前的擴大內需、現在討論中的公共建設(金額到四千多億),都是可以慢一些,需要大家多監督的了。

另外像是降稅救車市,消息一出來車市就冷掉,那討論得越久,賣車的受傷越重(車廠我是猜應該可以撐,但是經銷商與業代可能就頭痛了),這也是另外一個例子。
如果不用政治邏輯來想這問題的話
應該很好解決
把它當成退稅或是政府發紅包來看不就好了

發消費卷3600
也就是你省下買民生必需品的3600
那還不是等於發現金
只不過是要你轉個手

認真來看消費卷是用來提振民眾對市場信心
不要以為政府會天真到以為800億就能就台灣
連一般百姓都知道的政府當然會知道
但為何還要做
還不是為了提振市場壤百姓有信心
如果大家都沒信心了
難保不會變成第二個日本

或許有人會說是跟後代子孫借錢花
但你確定我們不拿來花
後代子孫就一定能用的到
不會被政治人物貪污掉嗎
未來的事很難說

換個想法
如果後年台灣突然沉沒
那你會不會慶幸有多花到這筆錢
愛睡貓 wrote:
搞不清礎退稅的定義就不要上來誤導別人了吧

退稅和每個人都發現金(或消費券)基本上目標對像是不同的
退稅是要有繳才有的退,不是人人有獎滴
退稅的適用對像及門檻之前有講過,請你去看看,搞清礎一點,OK?
因此你可以看民x黨後來提加碼到每人3800元他也不敢講是退稅



所謂的退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 實際上發回來的錢是大家所繳的稅款, 所以才稱退稅,

不是有繳稅才能退,而且是統一金額.

以戶計是以繳稅戶口內有多少人口, 最終還是人人都有.

以稅戶來統計發放,沒報稅的人就領不到, 這可以請社福人員及里長來協助.

  • 1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