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導方式採慣性加雷達末制導
中國直到2007年的東風21C才有相同等級的導彈
潘興II號稱CEP30公尺, 算是第一顆有終端導向能力的彈道飛彈
潘興II的末端速度也是要穩定在3~4馬赫之間,才能開啟終端尋標器進行搜尋
In service: 1983–1991
Weight: 7,490 kilograms (16,513 lb)
Length: 10.6 metres (34.8 ft)
Diameter: 1.02 metres (3.3 ft)
Engine: Hercules, two-stage, solid propellant
Operational range: 1,770 kilometres (1,100 mi)
Speed: Mach 8+
Guidance system: Singer Kearfott Inertial and
Goodyear Aerospace active radar
Steering system: vector control system (steerable nozzle), air fins
Accuracy 30 metres (100 ft) circular error probable (restrictions apply)
Launch platform: M1003 erector launcher
我會提這個是因為,比較一下數據跟服役時間你就會發現
東風21其實是山寨版的潘興II式導彈,只不過東風21是大了一號的加強版
百度百科形容..東風21C(Mod3)整體表現已經接近於美國已拆毀的潘興II式導彈
(百度百科做的比較表, 特別用百度, 因為是中國人自己寫的資料阿~


為什麼現在我們會一直提到"彈道飛彈可以打航母嗎?"這個問題呢?
美國根本就不會有 "美國的導彈可以打敵國的航母嗎?" 這種問題.....
因為全世界只有美帝有11個航母戰鬥群~
而且只要航母不接近敵國海岸線幾千公里,這問題根本不存在!!
美帝不派航母也可以改用洲際飛彈或潛艇或86艘神盾艦來威脅敵國..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無法接受美帝航母接近中國海岸線幾百公里
因為這也是航母戰鬥群的攻擊範圍內!!
看到問題的根本了嗎? 誰是守勢?, 誰是攻勢?, 分清楚了嗎?
用彈道飛彈打航母, 其實是最消極的反抗
只能警告說你不要進來喔...
但自己的海軍卻出不了太平洋.....
彈道飛彈打航母,是機率問題
有點概念的都知道機率真的很低
而且美帝其實怕的是彈道核彈頭飛彈,就算CEP好幾公里都沒差, 來一枚搭載當量為100萬噸的核彈頭或是三枚當量在15萬噸的分導式彈頭,假使外太空SM-3沒攔截到,大氣層內SM-2又沒攔截到,核彈頭在海平面上方1公里爆炸,那整個航母戰鬥群都癱瘓了
再次強調,非核彈~常規彈道飛彈打航母和CEP無關,只和是否具有終端導向能力有關。而需要運用終端導向能力又使彈道飛彈必須放棄最大的優勢,也就是他的高速,使其變成一種非常容易擊落的目標
這張圖Peacekeeper-missile-testing說明了,
無終端導向能力的彈道飛彈要打到340公尺X80公尺的航母
22秒可移動340公尺,十分鐘可以移動9.3公里的航母的機率有多小
線與線的間隔多不平均, 彈道與彈道的間隔也好幾十公里

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以除役)在瓜加林環礁的和平守護者重返載具測試,八顆皆來自同一枚MIRV飛彈,若使用實彈,每一條線代表25倍廣島小男孩核彈的爆炸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