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飛彈可以打下航母嗎?

art4411 wrote:
關於雷射, 我想網友...(恕刪)


多彈頭的確可以增加突防機率
問題是多彈頭已經無法再做任何彈道的改變了
航母並不是固定目標,無導引彈頭想要命中恐怕要有毛澤東保佑才行

好,那在重返載具上加裝導引設備呢?
空間有限,除了戰鬥部外還要塞入導引設備推進系統,彈頭威力再縮減
這樣的銀槍臘樣頭武器就算命中航母,也絕不可能造成致命傷,只會讓美國人有藉口反擊


個人認為整個反艦彈道飛彈系統最大的效果
就是讓美軍認為該系統對艦隊有極大威脅,艦隊需要更多資源投入來研發防禦設備,更多經費建造精良的艦艇
換句話說就是以"新威脅出現,海軍需要更多錢,否則優勢無法維持"來向美帝元老院要錢


消息來源

可擊中2千英里外航母 中國東風導彈震驚美軍

亞洲安全論壇近日將在越南舉行。美國媒體稱,屆時很可能會公布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及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微笑握手的照片,但在這背後,令美國擔心的一款中國新型武器系統,卻使中美軍事對話緊張程度進一步升級。軍事專家說,如果美軍艦船過於靠近台灣附近海域讓中國感到不快,中國可能會發射東風-21D導彈以示警告。


《環球網》引述美軍《星條旗報》報導,美國海軍情報局2009年的一份報告透露,東風-21D是一款中程反艦彈道導彈,而且「已經接近運行狀態」。如果該導彈的目標系統被證明是精確的,那麼從負載以及其他因素來看,東風-21D可能會被列為世界上第一款機動的陸基中程導彈,能夠擊中近2000英里外移動的航母。


美軍官員也承認,他們對此非常震驚。一名熟悉太平洋行動的海軍官員透露,海軍目前只制訂了理論上應對東風-21D的措施,因為該導彈的軌道及其他能力指標依舊鮮為人知。另外,即使是在公開場合,美軍高官也開始暗指該導彈問題。例如今年6月,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指揮官約翰‧伯德就說:「我們正在增加對一些極具攻擊性武器(中國武器)的關注。」


根據報導,東風-21D導彈在戰鬥期間產生的效果會超出任何假設的災難性戰爭。分析家表示,中國可能會利用東風-21D導彈削弱美國對台灣地區以及其他亞洲盟國的安全承諾。不過,自2008年以來,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已經升溫,因此短期內美國與中國不太可能會出現對峙。然而,專家預測,如果中國認為這種相對柔和的方法不能促進與台灣地區的統一,那麼這種情況可能就會發生改變。


報導稱,南海安全危機過後,北京當局不僅發射了導彈,而且還在台灣附近海域開展了兩棲攻擊演習。作為回應,美國派出了航母戰鬥群,而且台灣每次舉行大選時,美國都會在台灣海峽附近部署一艘航母。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及政策副教授吉原俊井(Toshi Yoshihara)說,東風-21D導彈的列裝可能會使這一戰略變得更加危險,如果美軍艦船過於靠近台灣附近海域讓中國大陸感到不快,中國可能會發射導彈以示警告。


吉原俊井指出:「他們似乎認為部署在適當地點的少量導彈,或許能說服敵人放棄或停止行動」。然而,這種升級可能會迅速引發錯誤的評估。吉原俊井表示:「美國或許會以為,中國這樣做的意圖是提出警告或決意開展全面攻擊的證明。」


專家指出,在衝突過程中,隨同航母執行任務的美國宙斯盾驅逐艦及護衛艦可能會使用SM-3攔截導彈來反制反艦導彈。不過,美軍前海軍指揮官、現戰略顧問保羅‧吉亞拉(Paul Giarra)說,宙斯盾艦船所配備攔截器的再裝速度不夠快,因此無法有效防禦從重要位置齊射的反艦彈道導彈。


不過,吉亞拉也指出,美國可能還會採取其他更為傳統的戰術,如秘密行動避免遭受攻擊,而且美國還可能會增加其潛艇行動,將水面艦部署在東風-21D導彈的射程之外,「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撤退。而這才是中國試圖實現的主要目的。」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韓美演習從黃海改到日本海...

看來這段討論短時間內看不到啥結果

andy2000a wrote:
打靶又不須要打沉 ....

方陣快砲 的彈幕 真能打下 艦對艦飛彈嗎

(恕刪)


我以前跟你一樣以為方陣快砲是打出一個大範圍的彈幕,讓目標自己撞上來,

但是後來我才知道方陣快砲這種武器,通常在第一發或第二發砲彈就可以命中目標,

所以被擊中的目標通常都是千瘡百孔....,

上次我看雜誌,雖然擊中海上超音速飛彈目標(本身已經不會爆炸),但飛彈本身的慣性而繼續前進,

還是撞到的軍艦本身,最後造成一個人死亡


不過以近迫武器系統來說,方陣快砲已經是落伍的武器了,

因為他不能應付飽和方式的大量攻擊,因為方陣快砲的彈夾只有1500發左右,目標一直來會來不及裝彈藥


美國未此發展新的公羊飛彈,來應付超音速反艦飛彈,

體積方陣快砲差不多,但是可接戰目標數目卻多很多,射程也比較長.....

http://zh.wikipedia.org/zh-hk/RIM-116%E6%BB%BE%E9%AB%94%E9%A3%9B%E5%BD%88

用飛彈打飛彈才是最好的方法......

skybug wrote:

一個一個說吧。.....

標準3只能進行中段攔截,所以對可多次變軌的彈道飛彈基本無效。大氣層內的攔截武器好像還沒有能對付從頭頂過來的5馬赫以上的物體....

彈...(恕刪)



我也不是很確定大大所說的是正確的,

我看discovery和youtube的影面片內容

我記得SM3是當彈道飛彈還在太空中,準備進入大氣層時就予以攻擊,所以SM3專門對付還在太空中的武器,

在太空中的那各階段好像不能變換軌道,這就是為啥SM3要在太空中攔截的原因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cBC7X-vG0&feature=related

youtube有很多和SM3有關的試射,如果就跟大大講的一樣沒辦法防禦,我想神盾艦也不敢開出港吧,

更不用說保護航空母艦了,

我每次看完影片都只能嘆息,目前根本沒有國家可以跟美國抗衡,中國大陸差遠了

SM3的尋標頭還是日本做的,中國很多敏感科技還是要靠美國,簡單講,中國連日本都不如,就是愛打嘴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GvlNufdeL8

我看中國想打沉航母,再等10年吧


飛彈打航母
那我都可以打你老母啦
科科

老鼠冤 wrote:

以6馬赫以上跑20...

e04 這是什麼鬼東西
現在是外星人嗎?
什麼時候有超音速魚雷出現過啊?........

(恕刪)


我好像在discovery看過耶,不過這各魚雷很奇怪,

彈頭本身沒有接觸到水,彈頭和海水還隔著一層氣泡,

因為彈頭沒有碰到水,所以阻力非常的小,所以可以在水裡超音速,我記得叫做超空蝕魚雷

youtube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4tSRrMkYVg
kevin^^ wrote:
消息來源可擊中2千英...(恕刪)


老實說~!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終究還是被抓到致命傷~~!!


只能說寫這篇的記者,不知道領多少錢~~~!!!


致命傷: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這種東西,看看就好~~!
Apple I Phone3G目前服役中
Re.: scottchen23

你一直提SRBM or MRBM vs. CVBG 的交換效率

是200枚彈道飛彈 換一艘 航母
但你一直不去正視 CVBG 的"G"的意義是Group
……
還有陸基的SRBM是不可能打到航母的
開戰了航母是不會接近海岸線好幾百公里的~這因該算是常識
----------------------------------------------------------------------------------------------------------------------

引前文討論, 200枚是假設數字. 並沒有忽略CVBG中其他護衛艦的存在; 可能是你漏掉 FA-18的作戰半徑, 約750 km。

考慮 SM-3與 ASBM 接戰所需空間, 及作戰時 CVBG 的可能散佈範圍
由於FA-18的作戰半徑限制, 航母離岸距離大約為800 km; 根據網上Arleigh Burke驅逐艦資料為例,
SM-2, 170 km range,
SM-3, 500 km range,
Harpoon, 350 km range,
Sea Sparrow 50+ km range,
guns.
AB 與Ticon 等護衛艦須約在航母前沿近100 km 處提供反彈防護, 這個距離大約是DF-15射程可及。(假設DF-15 的CEP 已改善)


===============================================
神盾艦不是放在哪吃齋唸佛的
第七艦隊22艘神盾艦共可裝備約2284枚攔截飛彈
假設SM-2 SM-3真的濫到爆, 10枚才能打掉一枚東風21,攔截率10%.....
用掉2千枚還是剩下有284枚SM-2, SM-3攔截飛彈 , 航母還是完好阿~
------------------------------------------------------------------------------------------------------------------------

我不確定攔截率是這樣計算; 雖然是非正式閒聊, 我不會因為抬槓故意去貶抑SM-3, 但以網上SM-3單價US$9.5 M. 計算, 如果SM-3/ASBM >4, 這樣的交換效率有利於ASBM。


謝謝你及網友sheep7101516針對MIRV的說明, 也同意你對MIRV的觀點。但具有MIRV的DF-21(假設已存在)夾雜在單一彈頭的DF-21D一起發射, 可大量消耗反飛彈飛彈。

=================================================================
提到交換效率
我們來談談戰斧,最新型的戰斧Block IV 單價 $57.5萬美金
戰斧巡航飛彈是..慣性導引+GPS+影像導引
戰術型戰斧的射程延長至2800km,能在目標區上空盤旋約2小時(460km)
戰斧類似UAV的特性就等於是無人的神風特攻隊!!

-------------------------------------------------------------------------------------------------------------------------
不確定全面軍事對抗這樣的場景是否出現(希望永遠沒有這一天), 但你所舉例的情況, 正是我前文 “……, 航母一方除非提出另外的解決方案, 或者讓ASBM的方案不成立, …”所指的情形。

===================================================================
Re.: sheep7101516,

個人認為整個反艦彈道飛彈系統最大的效果
就是讓美軍認為該系統對艦隊有極大威脅,艦隊需要更多資源投入來研發防禦設備,更多經費建造精良的艦艇。
------------------------------------------------------------------------------------------------------------------------
如果沒有經過內部從理論論證, 電腦模擬, ……等嚴肅推演過程, 貿貿然引起國際關注, 那中國大陸政治領袖的智商就大有問題, 伊拉克的海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不過, 以中國目前領導人的內斂, 應該不是暴虎馮河之輩。 不要忘了, 近幾年中共幾次高調武器正式或非正式公佈(200612 J10, 200701ASAT), 都在對美國釋放某種訊息, 200701美日在台灣東北方進行聯合軍演。
art4411 wrote:
AB 與Ticon 等護衛艦須約在航母前沿近100 km 處提供反彈防護, 這個距離大約是DF-15射程可及。(假設DF-15 的CEP 已改善)


彈道飛彈打航母和CEP無關,只和是否具有終端導向能力有關。而需要運用終端導向能力又使彈道飛彈必須放棄最大的優勢,也就是他的高速,使其變成一種非常容易擊落的目標

彈道飛彈要進行末端導向,則就必須進行減速,因為如果彈道飛彈以10多馬赫的速度,往大氣層密度越來越高的海平面前進就會有有黑障,如果是往反方向往太空前進的飛彈就不會有黑障的問題,
低大氣層內的飛彈通常必須減到四馬赫以下,雷達/IR尋標器才能正常運作。而在飛彈從高速(6~10馬赫)減到低速(3~4馬赫)的時候彈道處於快速變動狀態,這時它確實是一個非常不好攔截的目標。但是當他速度降低,穩定在3~4馬赫之間,開啟終端尋標器進行搜尋的階段(一般而言此時它距離目標要在40~60km之間,高度約為20~30km--以美國潘興二為例),以及其後的鎖定歸向階段(到命中目標約需40~60秒),這枚飛彈就只是一個單純的高速空中目標,這和80年代的俄式超大型超音速俯衝ASM沒有多少差別。不要說較新型的長程飛彈如SM-2/愛國者,就連鷹式改都可以輕易擊落這種目標。這時反而速度比較低,但卻會視威脅情況閃躲的MiG-25比較難打些。
  • 1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