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只有這樣 請問整體公司的向心力要從何而來?
今天公司並不是不給你放假 只是希望能避開公司忙碌的那幾個日子
如果大家都只在乎自己的權利
那是不是大家都挑公司最忙的時候請假 不就好了
平常沒有業務的時候再來上班就好了
反正也可以說 這是我的權利
那請問這間公司還需要營運嗎?
我覺得一個公司的組成
老板與部屬間 白紙黑字的契約固然要有
但是齊心努力的默契更是不可少
為了整體最大的利益 互相協調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只是一再強調自身的利益
那老闆自然也有他應對的方法
不可否認 這世上是有壓榨員工的爛老闆
但絕對也少不了混水摸魚的爛員工
但是一家有心要永續經營的公司
靠的絕對不是白紙黑字的契約跟法令而已
原PO的狀況並不是大家都請假 他也想請假吧 不需要舉這種極端的例子來反證什麼
況且員工是請"產假" 孕婦受較多的尊重有什麼不對
我覺得台灣也些人對人權真的很不重視
關於罷工
就算員工要同時請假 甚至是由"工會"發起"罷工" 都是員工的權利
應該是資方要想想為何員工會罷工 而非要員工檢討
就業是自由市場 除了太極端如NBA的例子外 若資方肯給出好的條件 員工集體惡意罷工是不會出現的
向心力就是建立在勞雇雙方的認同 沒有"雙方的"認同 就不會有向心力
對員工尊重就對擺濫員工沒辦法??
好的公司自然會吸引人才 若不幸收到惡意的人才(如故意在旺季請假) 那就依法資遣 不是嗎
更超過而符合某些條件的惡意員工 也可以依照不適任解雇
那位小姐可能真的不對
可是
向心力是相對的
台灣是傾向企業權益而不是勞工的
這是小弟的看法而已
白木的人當然有
各位都有對付之道
可是當有育嬰假出現
企業就要把這部分估算到成本
不是請人就是把相關的業務暫緩
而不是叫其他的人填補
如果說大部分的企業有這樣做的話
那我就錯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