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明年二代台胞證聽說有重大改變


我和我妈都有护照,但没出过国。
大陆跟台湾不一样,大陆自身就很大。国内什么风景没有?沙漠、草原、雪乡、大江大河,崇山峻岭,走遍全中国估计就够你走大半辈子。大多数人出国旅游的需求其实并不那么迫切。
大陆人去国外旅游大多数还是去东南亚,因为热带沙滩确实是国内缺少的风景,而且性价比比国内高。中国好点的海滩就只有海南有,属于稀缺资源,费用很高。
chiashin wrote:

1.請問人均800...(恕刪)



chiashin wrote:
我前面寫得很清楚了...(恕刪)

你說得這幾點,我和另外一位t姓網友已經在前面討論很清楚了,建議你去看看,還我拒絕相信哩
CHT-ws631878 wrote:
你說得這幾點,我和另外一位t姓網友已經在前面討論很清楚了,建議你去看看,還我拒絕相信哩

明明差距很大,你卻說差不多
明明很正常,你卻小題大作,變成一個話題

美國持有護照比例約3成,日本約2成5,美日人均8000的時代,持有護照的比例又是多少?

chiashin wrote:
明明差距很大,你卻...(恕刪)

美國跟日本跟中國的國情都不太像,一個地廣人稀,另一個地狹人稠
所以我找了跟中國國情最類似的印度,另外美日人均GDP8000美元的時代太久遠了我在網路找不到資料
但是,我找了一篇2012年新華社的報導,裡面提到中國2011年的護照持有量
中国电子普通护照正式签发启用 2012年05月15日 19:55:26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卢国强、邹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普通护照签发启动仪式15日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公民的国际旅行证件正式迈入了全数字化时代。

记者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电子普通护照的申办条件、签发时限、收费标准和有效期均与旧版普通护照相同,公民仅需在原有基础上提交本人指纹及签名信息即可依法申请。此外,旧版普通护照在有效期内仍可正常使用,无需换发电子普通护照。

记者看到,电子普通护照在外观设计上,采用了以“辉煌中国”为主题的图案元素,通过常光、荧光和水印三种图案表现形式,呈现出中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元素,以及中国56个民族的人物形象,展示中国山河的瑰丽多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

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护照是公民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重要证件。持有中国护照,即表明具有中国国籍。此次启用的电子普通护照,是按照有关国际标准设计,采用了大量新型防伪技术,并内置高性能的加密智能芯片,将为持照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这些便利包括:电子普通护照应用数字签名技术对芯片内存储的持照人信息进行保护,可有效防止数据被篡改,防范伪造变造护照行为发生,保障了持照人合法权益;电子普通护照存储了持照人的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为持照人获得自助通关等更加便利的出入境服务创造了条件;电子普通护照有助于各国移民和边检查验部门在颁发签证及口岸查验中迅速识别证件真伪,为持照人的国际旅行创造了更加便捷的出入境环境。

目前,中国的出国人数已由2000年的473.8万人次增至2011年的2031.9万人次,公安机关年均签发普通护照的数量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00万本跃升至1000万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长率递增,有3800万的中国公民持有普通护照
中國人口在2011年約13.44億,有3800萬人有護照,持有護照的比例約2.83%
中國2011年的人均GDP為5633美元
印度2016年人均GDP約1800美元,有5.15%的人有護照
中國在2011年時,基礎建設應該也還沒今天那樣發達吧
以上,你自己比較下
CHT-ws631878 wrote: 那是均數的問題,因...(恕刪)



中國西部發展不會走東部模式。也就是不會從低做起,例如貴州並沒有大量接收廣東的製造業,而是選擇「大數據儲存和分析基地」的路去走。成都、重慶走的是西部最高端金融中心和創業中心。所以可以看到國內外金融業西部中心一般都在成渝、西部最大創業群體也是集中在這兩個地方。西安走的是高精密電子元件研發和重型裝備製造業的方向。西部現在已經明確拒絕東部普通製造業西移了。
所以大陸政府也一直配合,一直阻止東部的產業不能內移到西部。而且以環保、土地使用年限等各種理由逼東部的普通生產基地外移到東南亞、而非大陸西部。
CHT-ws631878 wrote: 美國跟日本跟中國...(恕刪)



中國和印度國情差異很大。
在20世紀90年代青藏高原觀光線是非常小眾旅遊路線。
但在今天卻變成大眾路線。
但印度大眾旅遊路線卻20年不變,經典來來去去還是那些。


原因來自於:


印度面積只有1/3但人口與中國相若。
但論可發展土地,印度有80%,約中國只有30%。
所以中國人口集中在東部,西部人口較稀少。這也是我前文所述西部不會走東部發展模式的原因。
而印度,人口分布則較為平均。
簡單而言,中國只需要在國土的30%地區搞好基礎設施就能服務好90%的民眾。二印度則需要在80%的國土上搞好才能服務好同樣份額的人民。


但據我前文數據顯示,印度公路密度只有中國的16%、高鐵密度只有中國0%,航線密度只有中國30%。


而印度的可發展土地是大於中國的。


但現狀卻是,中國已經把公路、鐵路、4G信號、自來水、電力基本普及到了自身國土的可發展土地並在2013年開始向不適宜發展的峻嶺山區、高寒地帶、戈壁沙漠地區普及。這也是近年來中國小眾偏僻旅行路線變成大眾路線的原因。(如從上海騎行上3000米以上西部高原地區、自備棉衣、氧氣可以出發的青藏線等)盛行的基礎原因。
而印度,在可發展土地上的基建可以說大概只等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中國,更逞論不適宜發展土地了。


所以,你看印度很大,但由於基礎設施過度落後,實際適宜大眾旅遊面積其實還不如大陸一個省。
走這種情況下,出國是唯一選擇。
tyty200419 wrote:
中國西部發展不會走...(恕刪)

問題是你講的那些,無法創造大量就業......
貴州有3500萬人,2015年人均GDP不到4500鎂,大數據儲存和分析基地,能幫助這之中多少人獲得高薪工作?
另外西安的晶片製造業,是靠三星的NAND工廠在撐吧,三星最終還是會把最好的廠放在國內,外加中韓關係在可預見的五年內不會變好,因為北韓跟薩德,這會影響投資
能提供大量高薪穩定就業的,還是只有高階製造業,互聯網行業,可以提供一些很高薪的崗位,加上一堆垃圾崗位,EX 海量的快遞員、客服專員,這些都不是高薪的工作,中西部這樣幹,只是在美國化,創造一堆對政府不滿的中產階級跟前中產階級,外加中國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中國開放全面二孩的時間應該早十年,甚至在本世紀初就應該開放,現在則應該要砸大錢鼓勵生育,不應只是僅僅開放二孩

tyty200419 wrote:
中國西部發展不會走...(恕刪)

另外發展製造業是需要慢慢升級的,不是可以任意越級,重慶其實現在還保有大量台商的筆記本代工,但我想這些假以時日部是會遷走,要不就會萎縮

tyty200419 wrote:
中國和印度國情差異...(恕刪)

中國跟印度是很像的,只是印度晚中國10~15年,我提出的是一個趨勢,中國在2011年人均GDP5000多時,只有2.83%,請問在2005年時,中國人均GDP跟印度差不多時,基礎建設到位了嗎?中國基建作的好是透過長年巨量的貿易順差作原始積累,外加在08年金融海嘯以後海砸四萬億,興建起來的,那請問在05年中國持有私人護照的比率會比2.83%高嗎?更不用說跟印度的5.15%相比
開放雙重國藉一勞永逸吧!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