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吃飯吃到鋼刷之台灣消費者意識

se3p wrote:
...不論經驗好壞
都是思考學習的好機會...(恕刪)

碰到餐點裡出現不該有的異物,我也認為不收費是最基本的。
很簡單的概念,你端了盤裡面有髒東西的食物出來給我吃,你居然還好意思開口要錢?

想起來,我會覺得這應該是有理走遍天下的事,
但是結果咧,你在這裡報告這件事,居然有許多人認為你小題大作,
我覺得這是你需要思考的議題。
你不是有朋友要在公司裡討論嗎?可以請他們討論一下這點。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你一開始的 presentation 不及格。
你開始對過程的描述過多,造就了奧客的形象,模糊了你要凸顯的主題。
在後面的回覆中,你又經常提到你的背景經歷。
當然每個人都只能從自身的經歷來舉例,但攤在公眾面前卻給人製造階級的印象。
你沒發現許多人質疑你的並不是消費意識與食安問題本身嗎?

我今天不知道發了什麼顛,跟你說這些。
若有冒犯,跟你道歉。


se3p wrote:
...那你後來就持續擺脫煙癮到現在了嗎?...(恕刪)

是的, 不做煙奴很快的也已經四年多了,不吸菸,想起來就很開心。

如果你回去翻翻我在那篇後來的一些回覆,
我也是跟你一樣好久好多次才決定把書看完,
一直不敢看完,表示決心還沒下,你可以去看看我當時的心情。

fs1013
我也不是整年都在東南亞

但是我只要去,很常吃夜市、小攤或是只做當地人的小館子

即便是路邊放個水桶賣甜涼丸的,我都敢買

從來沒有拉過肚子

倒是在台灣,一個人單價約700的餐廳讓我食物中毒(整晚上吐下瀉,清晨掛急診)

其他回家馬上拉肚子的店(平均客單價200~500,都是小餐館,不是路邊攤)

更是常有的事

對台灣外食的安全衛生,我真的很失望
其實台灣今天的食安問題會至此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政府的問題居大

德國.日本.美國的個人民族主義我覺得也沒多高尚

他們的食品問題相較台灣會比較少發生而且餐廳會重視如此一方面就是出錯可能就得面臨重罰至倒閉

很多問題都是"亂世得用重典"的方式來治理

一出錯就是以政府制訂的罰則來讓該店家受到嚴格的懲罰

看看近年來這些出問題的大廠商~有哪一個是罰到脫褲抓去關的?

了不起就是抓一個供應鏈中的替死鬼出來扛一些罪罷了

所以~要杜絕這種食安的歪風最重要的還是政府的態度

餐飲~真的是一種良心的事業

偏偏以近年來出包的這些廠商~說真的有良心的廠商恐怕還不到一半

這也是一種活在台灣的無奈

把食安真的搞好~要精緻化要高價化~付錢的消費者也才甘願

不是高價餐廳搞低下的衛生來做菜給客人吃

更何況~食安應該是不論高價跟低價的



日本人的龜毛與嚴謹的做事態度,
台灣人在學10年也達不到,台灣人就是方便當隨便
在日本隨便一句說錯話,公司社長引咎辭職的新聞都可以看到,台灣,對不起就沒事了~超級健忘
有良心的店家是會想辦法跟客人道歉與處理,因為商譽是沒辦法買的只能用累積的~就像日本麥當勞的例子

以前我幹課長,也都要處理客訴,到客人家裡去賠禮,送送小禮物,提出解決改進的方法,有時也不用賠錢,就一個"我重視你的感覺"而已,有時就是一個危機處理,做生意哪有不出包?
作吃的SOP沒人顧,那客人就要自認倒楣?
吃到中獎,趕快去買樂透??

如果店家都不注重衛生,台灣人都摸摸鼻子吃下去,那大家就再吃100年的沒良心店家好了~
吃到也不要靠腰,因為大家還是說好吃而吞下肚子裡~
確實有很多人貪小便宜在故意的挑店家毛病與吃白食,這只能說這些人會有報應,良心被狗啃~

有人情味與很注重衛生的店家真的快消失在台灣了~剩下一堆連鎖的外商~
我吃過一次三商牛肉麵,喝完湯底,碗底有10元,ok,10元拿了就走人,很嚴重嗎?
我吃過一次陽春麵,咬到鋼刷毛,ok,吃完麵付錢走人,會死人嗎?
沒錯,這是衛生問題,這是管理問題,但是,是滔天大罪嗎?要不要老闆出來下跪切腹以示負責,這麼點小事可以腦成這樣,要是吃到大蟑螂,我看你大概就歇斯底里。
各位早安
今天一個事情與大家分享
顧客關係管理的部分
我這樣的宅男依然與各位分享的是漫畫內容
漫畫名稱依然是將太壽司

裡面一個橋段是
有客人生氣抱怨店餐點沒到
但是商家員工認為客人根本沒有點
本來與客人幾近發生爭執
餐廳老員工與客人致歉先平息客人不滿(漫畫看起來客人還是很不爽)
並以客人喜歡的食材不同產地讓客人做口感比較
並且給客人一些承諾
客人覺得受到尊重以外
後來變成了這家店的熟客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很多名為某某管理的書裡面都會提到
而日本人用漫畫的方式傳達了一些理念給他們的下一代
如同我前面所提
書中不見得有黃金屋也不見得有顏如玉
有時也不完全是正確的
但是讓我們有多一個面向的思考機會

早年我們父母輩的生活
因為大環境的貧困
形成一個”有得吃就好了還嫌“這樣的思維
我也是在這樣環境長大的窮困孩子
現在大家應該覺得韓國比我們先進
韓國人比我們賺的多對嗎?
有興趣的網友
可以查一下過去韓國到底有多窮
以前連朝鮮都比韓國有錢
以前韓國產品是低價低品質的意思
從我們薪水凍漲的那時候開始
韓國就慢慢超越我們了
因為早期台灣生活比韓國好過
當時有不少韓國華僑嫁到台灣
我自己認識就有不少人是這樣的情況
我這幾年交往的韓國女友態度是
你們台灣薪水那麼低我不想住那

我認爲我們在很多層面上面的不知進取
一直用著貧困時代的思維
所以最終導致我們只能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面
前陣子一大堆書標題都是
有錢人怎麼想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有錢人的思維方式
有錢人怎樣怎樣
先不論書內容正確與否
但是每個人的環境造成了思維
思維又影響了環境
如果一些有問題的思維不改變
這樣的社會風氣就會漸漸的影響到國家競爭力
競爭力的盛衰就跟你的收入有關了

今天能夠引起大家的再次思考 與親朋好友討論
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就算你是經營者或是餐廳員工
也或許你不認同我所說
但是你們也可以與同事與主管討論以後如何處理這樣的紛爭
畢竟蠻多新聞看到想要訛詐店家的事件
但是同時也蠻多網友表示真的遇到這樣的事件
卻被當成想要卡油

依然歡迎各位與我交流經驗
不過前幾天我分太多心在這件事上
我蠻多事情進度嚴重落後
但是不論如何
我絕不刪文
也依然會逐篇回覆
只是再多給我一點時間囉

===
如果大家有興趣搜尋資料
應該多數人是這幾年才聽到kia現代 LG 三星的吧

我講LG怎麼來的
是由lucky和gold star合併而成
想想看小時候
有沒有聽過“幸福牌 還有金星家電”
印象是什麼樣的呢?
現代汽車我在80年代就接觸過
當時我家裡因為要換車拿了很多目錄回來
我在很多廠牌中選出了現代的車
當時還記得是王記汽車代理
結果我爸說韓國車最爛了
沒兩下就壞掉就把拿DM拿走了
結果我倒是一直說可是那些配備很不錯啊
最後在我死小孩的盧小下
我們和我爸一個懂車的朋友去看了車
因為年紀小不懂車
我只記得他們兩個的結論就是韓國東西不好不能買

另記
台灣有22K
韓國也有88萬韓元世代
我們果然是兄弟之邦啊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技術性米蟲 wrote:
其實做吃的之類的服務業
除了衛生管理以外
再來就是危機處理
如果處理的當
第一時間就把客人的火先給滅了
這樣後續的處理肯定較好解決
至於要如何處理比較能讓客人消火
這就考驗第一線主管的能耐以及公司的誠意
上面好幾個都說到西堤
我就舉我幾年前到陶板屋的經驗給分享
當時我是跟朋友共2人到陶板屋用餐
其實餐點口味就一般般,不好不壞,除了感覺有點服務過頭以外,沒啥好特別的
真要挑毛病,我跟我朋友都覺得湯有點過鹹,尤其是不熱時更明顯
當下也沒啥反應,只是意見表有寫下湯有點鹹
結帳後離開,才到門口而已
服務人員(不確定是什麼層級的)就追上來
給一袋包裝的杯組還有2張餐卷,一直在道歉
希望我們再來用餐
當下我跟朋友一直說不用,因為沒什麼大問題
是服務員很執意要我們收下,讓我跟朋友拿的有點不好意思
其實送餐卷和杯子等禮品的成本,對他們公司而言真的不多
但是這化解了客人無形中的不滿
這就是危機處理得好
說實話
如果只有我一個人
我也不會去陶板屋吃飯
但是如果要招待朋友吃飯的話
我會帶去陶板屋,雖然是一個沒啥特色的地方,卻是一個安全牌的地方


陶板屋我沒去過
不過曾經聽過前女友敘述一個故事
她爸爸是吃素的
但是當天還是陪著她們母女到餐廳吃飯
當時先跟店家告知因為吃素的關係所以爸爸自備便當
店員說好以後就把便當拿走了
他們一家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收走便當
後來上菜的時候
她爸爸的便當被擺盤擺的漂漂亮亮送上來
這件事情因為前女友是企管出身的
所以後來我們討論了不少關於這家公司的經營模式
後來的幾年
王品集團也真的是很風光

剛好我家附近王品集團的餐廳幾乎全部都有
除了王品餐廳 夏慕尼尚可以外
其他我都覺得不怎麼好吃
東西都是乍看之下很高級其實只是經過包裝
當然我知道這集團旗下餐廳是去吃氣氛的
我想我也就不多做批評了

只是西堤那種平價牛排餐廳
一直被人拿出來當成好像是高級餐廳的指標
未免也太奇怪了吧
要是西堤就會生氣路邊攤就不會
價格高低不該是衡量餐飲衛生的唯一標準
事業體大相對的是對消費者保護力夠
事業體小保護力不夠但是還是該負責啊
今天在價位較高的餐廳
還是有人講為什麼要為難店家
若是路邊攤更是不能為難店家
那意思不就是我說的
大家遇到這種事就認衰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flyingf wrote:
西堤的服務表面看起來很好,道歉+送禮,
但是都是非常制式化的表面功夫,
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
只是台灣人吃這套,
表面上覺得被尊重。
我想說的是,這是結構性的問題,
教育訓練、員工素質、薪資結構、客戶結構,
客戶奧客很多,店家當然採取防禦作為。
員工部分你想想,如果是在美國加拿大,
有嚴格的法規規定清潔跟食品處理程序,
稽查不過可以勒令停業,
員工需要有專門的證照,生熟食處理標示等等,
沾板混用基本上是大忌中的大忌,
台灣沒這問題。
薪資的問題,
美國加拿大給小費之後,
成為正反饋給服務生跟內場,直接的獎勵,
而台灣服務費10%到哪裡去了?
有沒有用來鼓勵表現良好的人?
還是到大股東、母公司的口袋去了?
一個人一千多的餐廳,
裡面的計時內場工讀生或是服務工讀生薪資有跟著比例提昇嗎?
還是跟路邊攤工讀生一樣的價格?
你付的錢多少是在裝潢上面,
多少是在食材,多少在員工身上?
你遇到的問題充其量是衛生問題,
以及店家處理態度問題,
要談消費者意識提昇,
我覺得你應該要知道你的每次消費,
都是對店家的贊同票,
而選擇連鎖餐廳,
你的錢會到中央廚房、裝潢,
以及母公司跟大股東上面,
所以當然連區經理的態度都是得過且過,
如果你選擇老闆自己創業的小餐廳,
老闆可能會比較在乎你一點。
因為你的抱怨對自己創業的小餐廳而言衝擊的是口碑跟他的營收,
而對區經理而言,只是一個安撫不了的奧客,統計上的一個數字,
兩邊處理手法當然不同,區經理還是領一樣的薪水。
另外消費意識提昇,我覺得選擇連鎖餐廳是走倒退路,
你可以去餐廳試試看,問一下鮭魚野生的還是養殖的,
或是牛肉的產地與飼料,
有時候你去很貴的餐廳,吃的只是裝潢,
他們不見得答的出來,因為中間隔了中央採買跟中央廚房,
消費者跟食物的距離更遠了,
更不用說有些食物是調理包出來的,
然後工讀生放在微波爐加熱給你,
自己創業的餐廳至少廚師、老闆知道食品來源,
畢竟他們自己採買,調理包也少。
我覺得你比較倒楣,
應該公布公司的名字,
至少他們有個警惕。


請問你是相關行業嗎?
你真的很了解
實在厲害
無懈可擊
我想了很久實在想不到還能多說些什麼

其實我也寫了一篇美國小費文化的經驗分享
就貼在這邊當作呼應你吧
但是在這樣的民風氣氛之下
請恕我不公布店家避免模糊焦點

曾經我在美國上課的時候
有一次的議題就在討論
到底美國的小費文化好還是不好
我就因此跟同班的一個台灣女生吵起來了
她堅持台灣沒有收小費
我說你吃飯被收那個服務費就是小費
她說那不算
我說雖說都進了老闆口袋但是那就是小費
因為吵到後面變成用中文在吵所以被老師制止了
當時我是說
小費文化其實可以立即性的鼓勵努力工作的人
效果比每個月領薪的業績抽成效果還要好
而且也可以對亂搞的人不給小費達到即時制裁的目的
這個小費文化其實在人力資源管理裡面有些論述是有相關連的

如同前面fs1013網友所提的經驗
店家釋出善意免除餐費
但是他小費依然照給
我也曾經有過小費不給或是只給一塊
店家主管追出來問今天什麼地方讓我不滿意這樣子的經驗

年輕的時候去美國
我很討厭美國的小費文化
覺得什麼有的沒的都要給錢很討厭
但是住了一段時間後
我反而愛上了美國的小費文化
姑且不論到底對方是為了小費還是員工訓練好
甚至也不論是家庭或是國家教育成功
至少大家都是笑笑的表情親切的態度
而且甚至刺激到我想要更努力工作多賺一點錢的想法
因為有時我看到一些很有熱忱的員工
我總是忍不住多給一些小費
給到我自己都快沒錢用啦
哈哈哈

另外小時候在台灣總是會看到小費箱
以前裡面真的是有錢的
後來越來越少看到裡面有錢
現在幾乎沒看過這樣的東西了
而且當時我覺得放小費的人都是有錢人
而且這些有錢人都好笨錢不當錢
不給小費不是一樣吃到飯了嗎
我想會不會就是這樣的情形
大家開始覺得
我也不過來打工
我也不過只是領薪水
所以就不敬業
而我們消費者自身或是身邊的親朋好友有過奧客經驗
也就什麼都算了
最後導致社會形成這種
我上次還吃過比你誇張的我都沒說什麼
你今天不過吃到這個就在鬼叫的思維呢?

——
小故事與各位分享

我在美國生活時
沒在餐廳發生過糾紛
硬要說只有一些插曲
像是服務生忘了給我餐具(加州)
我請她拿給我
她那臉我現在想到都覺得有趣
一臉驚訝的說著對不起
嘴邊一直唸著OMG OMG OMG
然後衝去拿餐具
拿來時講著我真的很抱歉
我還心想有這麼嚴重嗎

如果要說不爽的事
就是在德州時
一家叫TWIN PEAK的餐廳(像是Hooters那種調調的餐廳)
不知道是不是東方臉孔進去都只是拍照之類的
我進去小姐根本不理我
就從門口那定位台離開
突然她又覺得不對轉頭問我
你是有要用餐嗎
我說對啊
帶位後
等了半天不來點餐
點餐以後又愛理不理的
當天我跟我老母去的
我還被唸說這幹嘛找我去這爛餐廳
所以那天很賭爛的小費只給一塊錢
店家後來有沒有反省我不知道
但是我覺得我已經表達我很不滿的意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寶可肉 wrote:
我之前也吃到鋼刷 不過..... 只有一點點 想說不要給老闆帶來麻煩 就沒說什麼了


老闆必需負起責任
不是消費者的疏失
但是往往是消費者在承擔後果
這是我貼文與大家討論的主因

我有些朋友職場遇到瓶頸
常見反應就是“那我來開餐廳開小吃店”
聽說月入十萬
因為大家都不重視食品衛生食品安全
本該花在把關品質的錢
通通變成那個“月入十萬”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fs1013 wrote:
碰到餐點裡出現不該有的異物,我也認為不收費是最基本的。
很簡單的概念,你端了盤裡面有髒東西的食物出來給我吃,你居然還好意思開口要錢?
想起來,我會覺得這應該是有理走遍天下的事,
但是結果咧,你在這裡報告這件事,居然有許多人認為你小題大作,
我覺得這是你需要思考的議題。
你不是有朋友要在公司裡討論嗎?可以請他們討論一下這點。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你一開始的 presentation 不及格。
你開始對過程的描述過多,造就了奧客的形象,模糊了你要凸顯的主題。
在後面的回覆中,你又經常提到你的背景經歷。
當然每個人都只能從自身的經歷來舉例,但攤在公眾面前卻給人製造階級的印象。
你沒發現許多人質疑你的並不是消費意識與食安問題本身嗎?
我今天不知道發了什麼顛,跟你說這些。
若有冒犯,跟你道歉。

是的, 不做煙奴很快的也已經四年多了,不吸菸,想起來就很開心。
如果你回去翻翻我在那篇後來的一些回覆,
我也是跟你一樣好久好多次才決定把書看完,
一直不敢看完,表示決心還沒下,你可以去看看我當時的心情。
fs1013


對啊
就是我之前說的
想說回家看別人怎麼處理
才發現怎麼大家都是認衰
還比誰的鋼絲長
誰吃過更誇張的
所以才想說要拿我自身的事情
當成案例與大家討論

有喔
已經有朋友拿去公司用了
有些朋友也拿這件事跟家人或是朋友聊了
也擷取了些反應給我
不過據說好像有人已經有在這邊看了
這就是我當初要求朋友不可公布網址和不可引用文章的考量
現在他們公司內部講的好與壞 對與錯
我變成不能在這邊與大家分享
但是目前有不少反應
跟這邊很多反應是一樣的
只是因為在公司必須面對面
還有上下關係
話語間多了一層包裝
但是總歸都是這幾種模式
驚喜加料經驗分享比賽
唱高調講了很多大道理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店家消費者都有錯 各打五十大板
哎呦 好噁喔 是哪家我以後不要去
我就說不該吃外食吧 我都自己煮還有帶便當 然後變成簡易料理教學
真正有再深入探討的
居然是他們休息時間邊抽菸邊聊的(依你經驗戒菸後會不會少了情報來源啊)

我是覺得
社會本該多元
大家也有著言論的自由
現實生活中
大家都是戴著面具做人
能當朋友的想法一定相差不多
所以見解勢必大同小異
這樣的網路開放平台什麼人都有
畢竟這邊還是閒聊版
當然也什麼意見都有
那就可以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
那些不針對主題來叫罵質疑的回文
其實我是覺得大家生活都有壓力
上來叫一叫如果可以抒發壓力就好
如果因此真的發脾氣
那不如不要開電腦
雖然蠻多文章離題但是很好笑啊
某幾篇我跟朋友邊講邊笑
我想我某幾篇文章應該也是被人家嘲笑
大家都有笑到就好啦

其實大家可以重新思考
也就達到我的目的了
而引來像你與其他網友有智慧的言論
那就是我賺到了

你給的建議確實是我一直以來的問題
我一些合作對象 家人 朋友
聊天時他們都曾經說過
一些資料太攏長引用太多東西焦點模糊掉了
可是有時我又會覺得
我不提供這些資料備查時
往往那些人又做一步問一下
事務根本沒有流暢度
我一直在生活發生這樣的問題
以前從學生時代就種狀況
我的報告如果只講重點變成只能與教授對談
同學不知道我在報告什麼被酸說曲高和寡
朋友講要把那些人當白癡一條條講清楚
後來又被人家嫌我太囉唆
(不過這個壞習慣大學時也被教授罵過
要扯那麼多的東西就放在附錄裡面 哈哈哈

做人與做事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感謝指教啦
也沒什麼冒犯的感覺
你願意說
都是我的收穫
謝啦

——
喔!原來如此
你的經驗真是太棒了
之前因為只是判斷要不要買書我只看頭篇
我今天一定把你那討論串看完

等我下定決心執行了一段時間以後
我會跟你回報這件事情的成敗
謝謝啦
等我做出成效
我再把書推薦給朋友
大家現在漸入中年
越來越多朋友一邊抽菸一邊聊著想要戒菸的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