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戳小老頭 wrote:現實中我還沒遇到歧視外省/閩南/客家的人, 不過到了網路上才發現這種人還真不少 我是覺得網路比較反映真實的內心,平常感受不到是因為虛偽的人比較多.我們單位剛好有兩位視錢如命的人,節儉到家,一個閩南人、一個客家人,倒是很平均.
真的。如果是一般人,客家人還會客氣地對人。可是如果當“自己人,太可怕了”。那就變成,他可以一直批評妳(他還解釋說指教指導)等到妳反而很受不了反感,換妳去講他,也在那小事鑽牛角尖,跟他斤斤計較時,他反而會很認真的跟妳說:也不過就是這樣的小事,為何要這樣反應這樣大?裝作無辜受害者@@。而且”他去黑人批評,還是所謂他批評指教時。他可是”完全不留情面”。還一副理直氣壯說:做人是不是要講道理?
外省人……哪有靠別人養@@???天下太平,現在安和樂業,就是我老爸那些跟著老蔣的老兵,打出來的。歷史知道一點。不是對岸的“共軍”。打贏的。佛教的因果,知道一點啊?不能倒果為因。倒因為果。是不是中國人啊?
客家公婆的形容。推。讚。跟其他長一點年紀的外省人聊天提到客家人的祖先是廣東人。難怪講話這樣,很像跟人吵架。連我這好脾氣的外省人也跟客家先生吵了好幾回。然後他媽媽(先生媽媽就是巫婆)就跑來丟一張紙條貼我門上。很大的字。“妳幹嘛跟我兒子吵啊?”我看了就納悶。心想:婆婆妳不愛妳兒子。只有妳可以罵你兒子啊?(我是外省第二代的)我就要跟他(先生)裝作相親相愛的嗎?我也不喜歡罵人啦!既然是外省,都要裝作很有氣質才行啊!但是我高興怎樣罵他都行。妳這樣愛罵你兒子的話。妳(婆婆)都不愛你兒子了。還故意在我面前罵他?裝什麼威風?我就要把他當寶貝疼啊?那他有先像我的外省老爸一樣珍惜我這女兒嗎?沒有噢!其實話講明不好聽。沒意思。就是免錢的傭人啦!先生說他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你媽的傳統喱。)Ps.也有外省阿姨聊天說,客家人歷史上是中原的落難貴族。然後一直流浪。。作客他鄉。所以叫作“客”家人。
謝辛福3948 wrote:請問要怎麼看出一個人...(恕刪) 口音,相處,價值觀客家人和外省人跟後來的陸配/依親與原住民......外勞/外派都不過我法眼而剩下的自然就是本省人比較沒特性什麼人都有羅美美1971 wrote:一起出遊也好,同事也...(恕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