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ylovesu wrote:這年錄取率約25%吧...(恕刪) 你只是時運未到,我深深這麼覺得不曉得為什麼?我蠻相信以前能在那種聯招制度考的好的人因為至少在意志力這關就異於常人了。ps:我也是考不好的那一個
我是82年北聯那年也是撕月曆的時代....男生在附中撕 女生在復興我北聯和五專考完 就跑去-1打工 主要是拿畢冊抄信封 時薪75撕月曆那天撕完後 繼續在附中門口發資料我考599.5 是第7梯次105號 剛好排1505名 那年台北一中錄取1504個成績單上數學只有81 我是很懷疑那分數 因為那等於我證明題都沒分 可是我都有證出來本來想去複查 不過人家勸我萬一查了分數變低怎麼辦 這分上台北一中絕對沒問題 所以最後就沒查果然當天前面梯次都有人選附中 也有人畢業證書帶成獎狀的結果到我時 台北一中的月曆上還有40 最後最低錄取分數是599其實我是不會覺得高中難考啦 我國中是沒補習 都是自己買自修來念上課也沒啥在聽 因為公立校只有上午分組 下午回原班原班那種大概10人能上公立高中 加上五專 高立高職的可能不到一半根本上不了課進高中之後 才發現各國中程度差很多很多明星國中 建北一屆就能送100多個 像中正 介壽 敦化 仁愛 南門 弘道等有些北縣的國中也很牛 永和 秀朗 新埔 板橋等像我這種在北市郊區(北投區)的國中 第一志願有2.30個就很多了五專也去考了 輕鬆考考了657.5 不過這分就好像排1.200名了因為有些人加分直接加到破表simn1111 wrote:我還記得當年聯考時考...(恕刪)
arlo1011 wrote:台灣在光復後是六年國教,後來老蔣在1968年突然改成九年國教,匆忙改的結果除了造成四不像的制度外,也只是把升學壓力遞延到高中職(那時公立高中學費便宜很多,但量少,很多人擠破頭,錄取率非常低,考上好的高中不外乎想要考好的大學,但那時大學公私立加起來錄取率也才20%初頭)總歸一句在我那年代,台灣的'菁英教育'可是可以與新加坡比擬的...(恕刪) 改成九年國教不過是以居住區域上國中,其他都沒改,怎會四不像,直到現在國中稍好的,家長不就戶籍搬到那區,希望小孩讀那校.大學公私立加起來錄取率最低有過18-19%過,剛好是二次大戰後嬰兒潮時期,只要考上家裡可以放鞭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