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新階級懸崖(11/28更新)~~日本血淋淋的例子,什麼假的,有錢的爸爸最可靠

這個問題好幾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四五年前調查就發現,台大學生有七成左右,戶籍是設在在台北縣市。
前天陪著兒子寫作業,突然他抬頭小腦袋瓜他說:爸爸為什麼我要寫功課?

當時我嚇了一跳,心想他怎麼會問這個呢?我估計他是寫到手酸了,又不想說不寫作業了,怕我駡他,故有此一問

我說:寫功課是為你將來要上學唸書作準備,若你手酸了,待會再寫呀!

他只哦!了一聲後又低下頭寫作業了那時我思考著,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天,當兒子唸書唸累了、煩了,他一定會問”為什麼我要用功唸書?”那我要怎麼回答呢?”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老調牙的答案來勉勵他嗎?

我蠻認同龍應台寫給兒子一封信其中的一段話:「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並不是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選擇你有趣興或意義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學歷這個東西是不嫌高,放諸世界皆然,大家都知道,現今企業找人才,有所謂的「名校情結」好學校畢業的人,未來就業的路會比較廣,選擇的機會也多,報酬也會高些

我一位鄰居他的兒子,台灣一流大學畢業後,又在校留下來多唸幾年書,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年薪200萬(不含分紅),二年後結婚生子(三十歲初頭),隨後在新竹中、小學明星學區買了生平第一棟房子;年薪200萬,多不可及遙遠的夢呀!我目前這個工作待將近20年了,年薪是他的一半,然後再打6折。唉!

在來看二個統計資料:台大校方所做的「2003年台大學生基本調查,赫然發現將近6成的台大學生來自於台北縣市都會區,而且又以台北市大安區最多(占台大生9%);大安區不過30萬人口,上台大的人數竟然超過整個台中市(100萬人口,占台大生6%)或高雄市(150萬人口,占台大生6%)!

又台大地理系教授賴進貴製作2010年出版的「地圖‧台灣」月曆,分析台大入學大一新生資料和人口統計,台北市大安區比率高居全國第一,北市大安區不但在當屆台大新生占了兩百多人,該區每一百名學齡人口更有六點七名台大生,平均每十四人就可上台大,比率居全國之冠;

另像北市中正區、松山區、文山區及新北市永和區都是比例高的前五名為什麼台灣第一學府的生源6成左右都來自台北縣市呢?尤其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區佔了將近1成,

我想這些”人生勝利組”嚐到學歷的甜蜜的果實後,也希望兒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來複製他們成功方程式。

想一想還是古人唸書比較輕鬆,只唸國文一科,窮其一生背四書五經,因為考試也只考國文一科。現在的孩子唸七八科功課,作業一大堆!又因為教改的關係,上名校除了要會唸書,還要會唱歌、跳舞,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才行。可惜了!生活在窮山惡水想借聯考來改變自己的運命的孩子,對不起,你的門檻比別人高了。
pk-king- wrote:我今年35幾歲,遙記當年還是個乳臭未乾的
標記一下,謝謝分享你的心得

Kanyil wrote:
自栩無雙大,看來您的...(恕刪)




沒錯,的確是有人能夠靠扔飛刀擊斃幾百公尺外拿機槍之人的存在,我不能也不會否認。
問題是那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拿刺刀的人並沒有辦法做到這種程度,而是身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情況──『一旦近身就能靠自己的扎實近戰技術擊敗平庸(甚至是優秀)卻拿著機槍的人,可偏偏就是近不了身』。

從你文中的態度來看,好像這群尷尬的傢伙應該更加努力以彌補這些劣勢才對。
然而你卻忽略或無視了這些人為了達到優秀──卻不到超級優秀──水準所付出的努力,然後用句這就是物競天擇帶過,就是這種態度令我感到不快。

這個社會本來就不公平這是事實,但那『不是你可以對他人努力輕描淡寫的理由』。
尤其是那些人真的有付出時間心力去努力的時候。



換句話說,在同樣能力(這裡指的是綜合能力,包括體力、智力、運氣、財力等)的情況下,就得靠自己的努力,而在同樣努力的情況下,就得靠自己的能力。這就是事實,無論哪個文明,哪個地方,哪種生物,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這就是物競天擇。


我再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我所糾結的地方──首先,假設考試是賽跑,這應該是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
兩者同樣有競爭性和排名,而且參賽者本身的情況也是很貼近(接受的訓練、得到的資源、鍛鍊花費的時間、投注的心血、天生資質都有所差異)。

賽跑的名次決定依據是什麼?秒數長短,也就是速度快慢的差異。
那差異可是十分要命的,頂尖的選手很有可能僅靠著『不到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秒的差距,就決定了他拿的是金銀銅或是站在台下看人領獎』。

在以前,只要肯努力抓到訣竅加上一點資質,窮小子還是有跑贏瑞奇慢(RICH MAN)的可能。
即使、即使、即使,他們沒辦法得到瑞奇慢腳底所用的優質跑鞋、頂尖教練的訓練......等,那些你所謂上一代的差距。

但現在的問題完全不同。
不是窮小子不夠努力或他們自暴自棄,而是遊戲規則改變了。
跑步不再是單純靠速度取勝,除了看秒數之外還加入『其他標準』──我們暫且將這個『其他標準』訂為,容貌美醜。
有人會說,容貌美醜干會不會跑步、跑步速度屁事?我只能說他們就是這麼做了,讓這個成為判斷賽跑名次的標準之一,如果你不爽你可以不要參加。

至於,他們是誰又為何要如此做這就不去深究了。

回到正題,然後變得如何?有些瑞奇慢因為天生長得像金城武/梅根‧福克斯(或是強尼戴普等等,隨你高興代入),得到了金、銀牌。
但是、但是、但是,單以他的跑步速度來看,他可能只是勉強摸到殿軍的邊而已。
也就是說,他是靠著他的容貌大加分,追平──甚至遠超過──了因為長的很平庸或很抱歉,所以『只能靠扎扎實實用無數努力』來創造那些『不到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秒的差距』的窮小子。

而一看到這樣的情形發生,那些長的不怎樣、跑步速度平平的瑞奇慢的父母們,全都變成了聞到血味的鯊魚,個個興奮地不得了。
──我的孩子跑步不是頂尖沒關係,老子/老娘有的是錢,都送去韓國給他整一遍,出場時個個都是型男正妹。

那麼,那些長的很平庸或很抱歉,又沒錢去韓國整形的窮小子們呢,誰會在乎?

接下來的結果就變成為了要贏過那些瑞奇慢,窮小子除了要很會跑之外,還得要長的一副好皮相才行,要不然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窮小子贏面絕對會小到難以估計。

而只要、只要、只要對機率學略懂的人都能明白,很會跑又要長得一副好皮相的人肯定會少於單單只是好皮相或很會跑的人(P(A+B)<P(A),P(A+B)<P(B))。

也就是說,窮小子的機會少了。
至於,是誰的機會多了不用說也知道吧。

他們可不是『光是罵政府無能或是指望其他人幫忙,而不努力考慮如何向上而且付諸行動』的人,他們也是『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努力』的人啊!

面對這樣的情形,你用物競天擇來帶過?
哪裡物競?我可看不到競爭;哪裡天擇?我只看見錢擇。

『現實和事實是殘酷的』,沒錯,我不會也無法否認,這裡的確有不公平存在,而且它沒辦法靠著討論來推翻,我都知道,這不是我之所以會發文的理由。
同樣的,那也不是你可以用來粉飾太平的理由。
這種『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調調,實在令人難以信服和令人不快。
wangboss917 wrote:
這個問題好幾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四五年前調查就發現,台大學生有七成左右,戶籍是設在在台北縣市。

成績差不多時

中南部人愛讀交、清、成、、前面的科系

台北人愛讀台大中間、後面的科系



台大比例高,不能說明什麼。。。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自詡無雙 wrote:
這種『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調調,實在令人難以信服和令人不快。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這就是真正的事實,它不需要說服誰,更不必在乎任何人的情緒。



郭衣洞講過一句話:"你可以哭泣  但你必須呼吸"


自求多福吧,因為這就是唯一能操之在己的。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恕刪)



那麼
除了自求多福之外
讓我們為了存在但是不合理的事實
奮力的發出不平之鳴
如何??

浮雲朝露 wrote:
奮力的發出不平之鳴


這和嘴砲的唯一差別就是筆畫不同


我寧可相信利益的力量,多賺點錢的人肯誠實納稅就阿彌陀佛了。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這和嘴砲的唯一差別就...(恕刪)



其實來01不就是想嘴砲嗎??
嘴砲是人類天性
不可偏廢



大家一起嘴
說著說著
說不定不小心就成真了捏

自詡無雙 wrote:

『現實和事實是殘酷的』,沒錯,我不會也無法否認,這裡的確有不公平存在,而且它沒辦法靠著討論來推 翻,我都知道,這不是我之所以會發文的理由。
同樣的,那也不是你可以用來粉飾太平的理由。
這種『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調調,實在令人難以信服和令人不快。...(恕刪)


當初改成多元入學用意是好的,因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填鴨式教育/聯考雖然很適用於出口式經濟,但是並不太適用於正在轉型為消費式經濟的台灣,因為在消費式經濟裡,能提供高附加價值的服務非常重要,而提供這種服務的人才必須有辦法獨立思考、運作,藉以滿足客戶要求。

只不過施行起來,我們做的不好罷了。一談到教育,台灣人民就變得理盲、愛灰、溺愛小孩、崇尚學位,而台灣政客則嘩眾取寵、短視、不敢告訴家長有些做法是不行的,這些因素自然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還有更殘酷的,為什麼台灣的孩子,經歷千辛萬苦考上大學,付出比國外研究所更大的努力(個人經驗台灣的研究所畢業要求往往比國外高)然後:

- 企業卻愛用外國大學(往往包括野雞大學)畢業回來的學生?

- 企業開出給外國大學畢業回來學生的薪水就是比較高?

有些人會說是因為英文能力,但是在我的經驗裡,在國外讀個學位回來的英文未必就好。

事實是,一個國家的教育,以及學位的價值,和提供教育的國家的國力是直接掛鉤的。所以美國英國澳洲圖書的小孩可以快樂成長而且起薪較高,而台灣的小孩就必須加倍努力而且起薪較低。當然,儒家"唯有讀書高"的理念,也直接助長了這個問題。當大家都是大學畢業時,大學學位就不再有什麼特別了,起薪自然低。

相信也會有人覺得太陽從東邊出來、人不呼吸會死,法律只允許一個配偶、或是喝完啤酒必須上廁所等,令人難以信服或是令人不快,但是這就是事實啊。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