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王 wrote:
對於台灣尊重少數族群的政策 我有個質疑
原住民考試加分的真正用意是在哪裡!?
如果公平對待任何族群,那應該也認可在資質上有能力公平競爭
為何還需要另外加分!?
原因很簡單
一個巴掌拍不響
人對於少數族群的定義就是弱勢的一方,當然如果以物質上所佔有的資源,以及保有所謂自身文化來說來說是這樣
我們認定少數原住民是弱勢,我們伸出雙手
原住民也認為他們是弱勢,收下我們所給予的資源
~拍板定案~
從雙方的對於弱勢族群的定義一開始,演出了一場幫助戲碼,當然政策的出發點是善意的,而那個善意也被接受,就只是這樣而已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如果你看到在天寒地凍的路邊有人穿得破破爛爛在兜售零嘴,你沒有買東西反而給了他一筆錢,情況有可能是相反的,他可能會很氣憤的跟你說:我不需要施捨,我有能力養活我自己
2個不一樣的情況
給予資源的一方都出於善意,但這善意是以自己認為的觀點所出發,只是響與不響的差別而已
而被給予資源的一方接不接受也是從他自己所認為的觀點來看你給的贈與
這架構其實跟買賣是相似的,合得來即成交,不合一拍兩散
到這裡可能會有,那答案是什麼? 重點又是什麼? 該不該做? 的問題
可能會很混亂,如果考試加分是因為對方是弱勢他沒有能力而加,如果善意的雙手是建立在這個以自身觀點評估對方是否有價值的基礎之上,那是該做還是不該做?
就很像在親情、愛情或友情上,講不爛的一句話:給對方所要而不是你所要的
那到底對方要得是什麼? 鬼知道!?
統合這些所有疑問,那答案不在外面,也不在什麼對方、親情、友情、愛情之上,反而答案是在自己身上
以上~點到為止,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