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疑問?為啥生活貧苦還要生那麼多小孩?

聽長輩說以前的農業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家沒事做真的就是在做人,而且也希望做出男的可以幫忙種田

生女的話就會被嫌"甲廖米"
~~各位大爺請不吝給個積分~~
top_luo wrote:
沒有錢買保險套,啊不...(恕刪)

應該確實是不會。
請想一想你那些方面的知識是從哪來的,再想想他們是否有機會接觸到那些玩意兒,
我相信他們真的不會曉得可以這麼做。
見人說鬼話,見鬼飆髒話。
看些discovery節目感想,基因能夠傳承延續就算是完成該物種存在的意義...
有些動物須冒生命危險打鬥才能求得配偶,但又不保證其下一代不被同類殺掉,鲑魚生完後一定精盡魚亡或成棕熊的鲑魚大餐,雄性黑寡婦生命交配後可能立刻被雌性黑寡婦吃掉,....
對人類,表現在戰後嬰兒潮的出現,就是對本身生命,基因延續的掌握不確定性的結果,撇開一些制度主義思想,單就生物本能而言這沒什麼疑問,而人類特有的大愛同理心及制度環境應會使其下一代順利生存下去....
對此反而有個疑問?人其獨自擁有的基因因受到制度思想限制,而不能延續,落得絕種的下場?
herpa wrote:
每個人出生時先結紮,
等到適齡後,
提供財力、生活照片、三圍及智力測驗、情緒測驗等成績來申請才能回復生育能力生養小孩,
最好精子和卵子都要先經過基因評鑑。


呵呵,這種沒大腦的說法果然三不五時就會出現一次,看了真是令人作嘔。

我問你一個問題好了,甚麼樣的標準才叫做優秀的基因?你認為你的基因是「優秀」的
嗎?只要有比較,就一定有優劣之分。假設社會可以依照你簡單邏輯分成上中下三個階
層,今天你用某個標準剔除了社會下層的人,那中間階級的人不就立刻又變成了拖累社
會進步的絆腳石?除非你有把握聲稱自己絕對是社會的精英,否則這種比較一定會落到
你頭上。況且這種分級是不太可能行的通的,君不見 Nazi 當年種族清洗政策將多少他
們視為芻狗的猶太人趕到世界各個角落,事實證明這些僥倖逃過一劫的猶太人及其後裔
當中,有不少人正是推動戰後科學與經濟進步的重要推手。

看到這則新聞大家應該深思的是如何改進台灣扭曲的社會福利政策,確保社會福利資源
的公平分配,讓生活有困難的人能夠得到最低限度的溫飽,這不是所謂的「政府」的存
在的最起碼的功嗎?而不是在討論有沒有錢去買保險套,甚至揶揄人家做愛的方式,做
什麼阿,這裡是 AV 討論區嗎?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tuanyang wrote:
有句話叫:做愛是窮人...(恕刪)


真是這樣的 在東南亞國家 像柬浦寨 印度 越南都還是如此

大陸也是這樣阿 越內地 越多 因為沒啥娛樂....

也應該說 晚上沒電 沒燈光 就很早睡阿.....

所以生一堆是正常的........
piccololin wrote:
將來這些小孩長大了絕對可以賺更多的錢,讓我們台灣人在世界上更出色


抱歉這句話我不認同。賺很多錢也許有「更多的機會」讓你成為出色的人,但不幸的有錢不保證你是出色的。
會賺錢是吧,中東那些產油國賺的錢夠多吧?非洲那些控制鑽石生產的軍火頭子賺得錢夠多吧?這些人你認為
出色嗎?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這議題已經失焦了.....變成人權議題

我想大部分人的意思並非 "窮人沒人權" 或 "窮人不能生小孩"

會激動的原因 是替那些小孩感到心疼

每個人都有繁衍後代的權利 但是 相對的義務 也是要自己承擔的

畢竟台灣的福利制度仍在進步之中 尚未能滿足弱勢族群的需求

當生育權無限的往上延伸時 反而造成家庭問題 社會問題

還是希望這家人能度過難關 八個小孩能順利健全的成長

若是這對父母希望繼續生育 也尊重他的們做法

一樣米養百種人 我們在這邊喊冷喊熱 也無法改變什麼的

先標註一下,
因為資訊是來自網路新聞,
所以也不清楚自己的認知是否和真實情況屬實。

若以新聞所說,
第一個小孩是九歲,沒就學,
看來這對夫妻貧窮已經不是一日二日的事情了,
因為他們能做得到的,
只有讓孩子有吃而已,
吃不吃得飽不很清楚就是了,
至少是小孩有在長大。

我家有五個小孩,
我排行第三,
六年級生,
我媽在生完我之後,
醫院就建議我媽結紮,
快三十年前醫院就會做出這種建議,
更別說是如今痛苦指數不斷攀升的台灣社會;
並且根據我所知道的,
到醫院去生小孩是要花錢的,
而且可能是幾萬元的開銷,
我想在付費的時候應該會表現出捉襟見肘之態,
醫院都有社會福利部門,
為何社福部門沒有介入,
並且建議先生or太太去動結紮手術,
如果生活已經困難到這種程度,
那是否社會局要考慮強制把孩子寄養到其他家庭去,
社會局是政府機關,
政府機關做得不好,
實在不需要找什麼理由去幫忙推諉責任。

看完新聞我只有一個念頭,
我可以出錢讓他們去做結育手術,
畢竟養育大於生育,
沒辦法給予孩子基本國民教育,
愛再多,
孩子也難以在社會立足,
只要有一半的小孩不學無術,
早晚變成社會版的一日之星,
高者越高、低者越低,
台灣社會遲早變成孤兒流浪街頭的國家。
與其說多子造成社會負擔,不如說是父母的身教造成社會負擔。

難道那些社會犯家裡兄弟姐妹都七、八個嗎?

當家庭不能替孩子建立正確觀念時,正常下政府理應成為他們的良師,但事實不然

我倒覺得生那麼多小孩,重點不是給他吃好、穿好、用好,不是當個現代孝子,而是給他正確的觀念。




剛剛看了鈴木服雄 大大的發言...
解釋了我第一次看到水果頭條報導圖片的疑惑
就覺得父親拿著米袋和老婆小孩一起入鏡的照片...感覺有點刻意朔造悲苦的感覺..有點怪
也和同事討論是否是記者要求之類的....
情況是很讓人同情但是小孩真的生太多了...
我是會表示同情但真的要幫助可能還是會選擇幫助其他的弱勢團體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