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原來「科學工業園區」的英文是這樣翻譯的...


TimSmith wrote:
說到對岸的翻釋,有時...(恕刪)


絕大多數是對岸刻意的搞笑貼,只有兩三個片名是真有其事。
蛙鳴之地 wrote:
好霸道的想法喔。外國...(恕刪)

我記得這是從香港人開始的吧。草莓是『士多啤梨』,梨是『啤丫』,西瓜是『梅隆』,火龍果是『爪根』,Waterloo Road是『窩打老道 』。我還窩打和尚呢!

alberthk wrote:
外國人本來就要學,一個國家的英譯方式有一定的規則,本來就是要外國人來學習..(恕刪)


原本還真的以為你是故意鬧的
結果你這樣的一段“外國人本來就要學”的“自卑造成自大”想法
那真的實在無法讓我理解與接受。

如果真的外國人本來就要學
那就直接都寫中文就好,何必浪費額外的標示與金錢來用英文標示?
外國人來我們國家旅遊或是洽公,讓外國人能夠準確且安全的識別出他們要去的地方
我相信這是全世界任除了中國之外的任何地方所依照的準則。
我去過幾個比台灣落後的國家,他們也都有用英文清楚標示。

看到台灣這種做法,是這些公務員去中國旅遊後回來“大開眼界”以為這就是國際上的做法嗎?
一人一信或是一通電話去給你選區的立法委員吧,
真的要好好反應與監督我們納稅人的稅金到底是怎樣被浪費,
不要一個節儉過頭的總統家庭,但是花起人民的錢卻又完全不在乎。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