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公車依速限行駛? 別鬧了....

陶瓷加溫 wrote:
其實只要是大客車在前...(恕刪)


其實先前小弟開車也是如此!~行駛內側(快車道)!~
但您有所不知,腦殘的北市公運處規定,北縣市公車"禁行內側,快車道"!~違者以相關法處分!~
期時行駛內側,快車道若是肇事!~對於大客車來說絕對理虧!~!~
因為大客車無內側,快車道的路權!~這點必須小心!~

************************************************************************************

會禁行內側車道,一種是避免公車直接切到外線車道,另一種就是要把路權給汽車摟。
就跟禁行機車一樣的道理,只是政府把機車、腳踏車、公車全部放到外側車道而已。

還有,大客車的右側視線比左側差吧(之前看過一份報告,關於大客車或大貨車左右後視鏡的視覺死角)
況且正確的超車應該是從左側超車,而非右側,機車族會從右側超車只是因為禁行機車的關係。
影片會說話,睜眼說瞎話上來消毒最不可取

NYPD SWAT wrote:
會禁行內側車道,一種是避免公車直接切到外線車道,另一種就是要把路權給汽車摟。
就跟禁行機車一樣的道理,只是政府把機車、腳踏車、公車全部放到外側車道而已。

還有,大客車的右側視線比左側差吧(之前看過一份報告,關於大客車或大貨車左右後視鏡的視覺死角)
況且正確的超車應該是從左側超車,而非右側,機車族會從右側超車只是因為禁行機車的關係


嗯嗯!~您的論述十分正確!~給您拍拍手!~

但粉多時候在路況變化大時!~老實說粉難去遵守的!~

只能盡量去做!~
會有公車速限的規定
是記得以前有一陣子記者突然有志一同很愛報公車肇事的新聞
幾乎每天都有一兩則以上公車肇事的新聞
不誇張,那陣子公車肇事的新聞多到我都有點懷疑是不是司機集體串通好肇事給記者報的
然後就在媒體放大的效應下,引發很多針對公車的民怨
就開始規定公車速限40了

陶瓷加溫 wrote:
其實只要是大客車在前...(恕刪)


市公車我沒開過,不過遊覽車上是規定每個座位都必須要有安全帶
我還是不解為什麼要用這麼陽春的安全帶,大概又是那次事故之後
做做表面功夫的政策。
,我剛剛在車上的時候天真想著:如果公車、大客車規定沒有繫安全帶的乘客
在出事的時候不予理賠,後來想想也不對公車上面很多人都是站著的。


我覺得如果能從一些駕駛觀念優良的駕駛加薪,被投訴不良駕駛查明屬實就扣錢(扣的錢當成檢舉獎金),陣痛期過後或許就會比較好,畢盡只要正常駕駛就沒事,讓那些搶快搶客的司機反而做白工的話,或許就不會這麼愛搶了吧~~
版上的司機們覺得呢,我想你們身在其中應該會有也不一樣的看法才是

公車上現在應該都有配備行車紀錄器了吧,其實只要好好開不用怕被投訴
我是自己裝的,因為大車實在顧人怨,讓了汽車得罪機車,前方禮讓行人,後面吃煙
的又不爽,因為車子大你根本沒辦法瞧見另一邊發生什麼事。
不過賞罰還是得看民營公車公司的魄力。

...............................
其實先前小弟開車也是如此!~行駛內側(快車道)!~
但您有所不知,腦殘的北市公運處規定,北縣市公車"禁行內側,快車道"!~違者以相關法處分!~
期時行駛內側,快車道若是肇事!~對於大客車來說絕對理虧!~!~

感謝提醒,之前跑台北算幸運沒有被抓到
不過這也顯示出台灣的交通法規、交通號誌真的有多亂
媽的一個十字路口七八個紅綠燈,其中還有好幾個在倒數
我們天天在路上討生活的都看到霧煞煞了...更別提一般比較少會去
辨別號誌的道路駕駛。


平成快槍俠 wrote:
會有公車速限的規定是...(恕刪)


迷信不可取

但是,有時候好像都會這樣,我想可能是心理因素影響駕駛
一架飛機摔就跟著會鬧”機瘟”

公車、遊覽車好像也常有這樣的魔咒
最近也有幾件大客車的意外上了新聞,我都自己更加小心了...
台灣的速限規定早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例如機車市區速限四十,但事實上現在機車性能優異,真的該檢討是否該放寬到60或更高?

還有公車速限四十根本會造成大塞車,也容易讓公車誤點

chiato wrote:
曾經搭過兩年的公車就暸解公車嗎?公車設計不良和公車路線有何關係?
你PO的每一個字我都仔細看了,我的回文沒有杜撰任何一個字,
從頭到尾你就一直認為捷運和公車並行是浪費的重複行駛,捷運走的路線不需要公車,
卻從來沒有回答我:為何主要行經忠孝東路的路線(其實行經羅斯福路的也是),
在每段次平均人數及每公里營收,與其他路線相較,績效都算是前段班,
只丟一句黃金路線 =/= 對於交通有幫助的路線,那你認為忠孝東路都不要有公車,
大家想辦法轉捷運去,轉不到就自己開車騎車去,這樣對交通比較有幫助?
汽機車都不需要抑制?哪條路交通流量大馬路空間不夠就挖捷運,公車族就都會去坐捷運,
然後把公車從這條路抽走,多出來的空間就可以塞更多汽機車,真是聰明的作法呀!

學一下高雄吧,高雄捷運通車後,平行的中山路機場幹線公車就停駛了,那些機場幹線專用的公車改派到台南;還有301路原本是加昌到小港機場,捷運通車後,也只跑高雄車站到加昌段;還有12號公車在捷運通車後也大幅改線;唯一有保留的就是248公車,大部分路段和橘線平行,但其實也有大同小異
為什麼高雄機場幹線在捷運開通後就停駛?因為那是為先鋒部隊,
整個行車動線都和捷運一模一樣,為的是為日後通車的捷運先培養客層,
就跟現在規劃中的台北環狀線先趨公車一樣,等正主通車了當然就功成身退了,
而且高雄根本沒人坐大眾運輸,捷運都快倒了,接駁公車也半小時才一班,怎麼能跟台北比,
板南線每天都人多到滿出來,尖峰時間連路面上的公車也班班客滿,
不想爬上爬下或從利用公車從別處轉乘來或轉乘到別處的人也一堆,
我不是舉出數據了嗎::臺北市聯營公共汽車行車效率表
你去比較一下行駛忠孝東路的公車:
205、212、212直、232、232副、262、299、605、忠孝新幹線....
在每段次平均人數及每公里營收上,與其他路線相較,績效是不是都名列前茅,
事實上上述的每一條路線在上下班尖峰時間也大都能維持5~10分鐘一班的密度,
而且也幾乎班班客滿,證明即使與捷運平行,也確實仍有大量的旅運需求存在,
不要再用自己單純的腦袋自以為是了,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往往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對公車運輸有興趣的話,不要人云亦云,自己多蒐集一點資料,多用心去觀察吧。
opelisc2000 wrote:
台灣的速限規定早已經...(恕刪)

因為傳統公車先天的硬體限制,所以目前是無解的。
把公車專用道升級為BRT就可以解決許多傳統公車無法解決的問題。
BRT就等於是公車的捷運化。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不要把台灣的用路環境跟日本比,一條小小馬路可以轉的騎的全上,併排違規停車,機車亂竄腳踏車亂騎,過人行道還在滑手機慢慢走,走班馬線我最大的心態,在日本完全看不到這種狀況,台灣司機一趟多少時間固定,塞車慢了滿車都載老人慢吞吞回站連尿尿裝開水的時間的沒有,更不要說吃飯這麼奢侈的事,多點體諒不要只會怪司機,動不動小事就要客訴,要是很行你們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