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北高的"捷運系統"才叫"捷運",不一定要花大錢來建造跟北高一樣的.但是這很難,因為有"二等公民"情節作祟"為什麼某某地方可以,我們就不行" "無法接受某某事這樣做,我們不是二等公民!"......
感覺台灣的人民真好騙...明明是應該要有的基本建設(大眾運輸,下水道...etc)只要政府丟一句"不符經濟效益"老百姓就會乖乖接受,還會認為真的不需要"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什麼,要問你為國家做什麼"或許是從小到大被這句話洗腦才會讓大家有這種觀念...政府替民眾做事還要講究"賺不賺錢?"政府不是已經收稅金了嗎?稅金花在人民身上不應該嗎?還是要花在讓官員出國考察,回來抄抄報告了事台灣政府真好當.........
一個現代化的都市本來就該有健全的大眾運輸什麼都要考慮到虧不虧錢 大眾運輸又不是營利事業 什麼都想賺 不想賠全世界的大眾運輸賠錢比賺錢還多 那為何還是有很多國家願意這樣做只是希望人民多多搭乘大眾運輸 少使用私人運具 減少對地球的負擔我寧願把自己的納稅花在大眾運輸 也不把錢被一些官員給私下污走
台中冷凍人 wrote:這句話選舉時,常常聽到不過大大可以隨便舉個例子,讓冷凍人見識見識人民監督成功的案例嗎? 中捷下個月就動工了,除了「監督」以外,還能如何嗎?就算上街頭去阻止施工搞不好得不到多少迴響。監督成功的案例並非沒有,臺北市貓纜的問題就是因為民代和媒體的監督北市府才認真的在處理,臺北市忠孝東路公車專用道就是因為居民反對聲浪太大才終止契約沒有施工,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也是因為民眾反對聲浪太大才會在施工後沒有啟用。人民力量或許不足以主導所有的政策,但是只要聲音夠大,當家的人就不得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