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lion6699 wrote:
我孤陋寡聞
在這世間上,居然有"無為法"
我只知道,吃飯,拉屎,走路......都是有為
難道,入定是無為法嗎?不吃飯,沒生理現象嗎?

我的身體老了,不是喊吃就吃得下,不是喊不吃就忍得住。
我的身體老了,不是喊拉就拉得出,不是喊不拉就忍得住。
我的身體老了,不是喊走就走得動,不是喊不走就煞得住。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據說」啦「據說」,
「據說」以前某位念佛人,
某個旱災時,
一把木魚,一心念佛,
走到哪,雨下到哪。

有為啊,有為,有為者亦若是啊 ...

每個講有為的,都應該去做一遍,
然後,就知道 ...

有為,也不是 你(妳) 講有為,就 ... 有效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無為法是比較厲害的修法

不過 空 空 ,以後的無 ,就開始進入了無的世界了 ... 本來無一物

無無既無 ,那是當然清靜了 。 所以無為有為都空 ,內六根和合的、外六塵和合 ,六識和合,乃至於境

心體 ,比較容易進入三昧
水云 wrote:
有為,也不是 你(妳) 講有為,就 ... 有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不是只有一時嗎?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隨緣自在,盡自己本分,量力而為
lion6699 wrote: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不是只有一時嗎?

一時 ... 有為無為?

一時有為 → 有為法 →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huskinsco2 wrote:
無為法是比較厲害的修(恕刪)


通常最後都變成佛棍的修法.....只會談玄說妙.

沒有地基的空中閣樓.


初始觀音法門--如幻三昧經
那樓不適合談深入.引回這樓

===============


不是這樣, 菩提本來清淨

識自本心 , 觀己自性 。 了解本來面目 ,了解萬法唯識 ,識是一個種子

染污意識 ,會隨種子起現行 , 前七識以及八識 , 轉識成智


菩提本是清淨,卻被貪嗔癡染污不是嗎?

前五識依第八識轉動示現對嗎?

===============
每個人理解不同,就說說您如何理解第六識跟第七識.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花大量時間在網上結緣善緣,倒不如熟讀經書內文.
◎ 五種邪命 《彌陀經疏鈔》
五種邪者,
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相。
二、為利養自說功德。
三、占相吉凶。
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
五、說得供養,以動人心。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隨緣自在,盡自己本分,量力而為
有一天,佛和魔見面了。魔說:「我是個人道主義者,以上我說的,都是為世間眾生考量的利益之道,能讓他們遵循依歸,獲得渴望的滿足。」
佛不語。
魔說:「你怎麼不說話?」
「我無言。」佛說。「我若告訴眾生,這些都是魔話,眾生業重相念深執,必不聽信,還會招你反將一軍,把我也劃為群魔之一。」
「哈哈!你沒說錯!要是你這麼說,我就有十足理由,把你當作魔去誤導眾生,因為佛是不會進行攻擊與分別的。」魔說。
「但是一個不會進行分別與攻擊的人,也往往少言木訥恬靜自處,世人愚昧只識表相與舌花,不知佛為不言者、少言者,而誤入魔窟。因此我才有可趁之機。」魔接著說道。
「所以,要眾生把你這魔除滅是做不到的,但是他們可以透過安靜與生活里的領悟,去經歷神性與佛境。當他們一念清靜,一心慈悲,你這魔也無用武之地了。」佛說。
「偏偏我藏得很好,我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做事時也能不讓他們發現,
因為我善於迷惑人心。」魔說。
「有一天他們會清楚其實你就是那與神性、佛性相左的力量,因為他們會在吃足苦頭後,
尋求內在神佛力量的幫助。」佛說。
「那我就化為他們內在的神佛,繼續影響……」魔說。
「是啊!就算我已經說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依然許多人著相。」
佛搖搖頭說。
「哈!他們還以為可以見如來佛呢!鬧了半天原來見到我這個伏地魔。」魔笑道說。
「你既然已經知道自己是魔,又為何不願放下邪道行走正道呢?」佛語重心長的問。
「那我反問,你既然已經證悟佛性,又為何不願悅納魔的存在呢?」魔說。
「善哉!佛法無邊佛能悅納,你安息了吧!」
於是魔的毒箭化成了朵朵鮮花落在佛的身旁。
「我的轉化因為你的慈悲悅納,但我是魔,我的力量與你相左,世人需要我的引誘,
才能明白你的正道。你的悅納包容可以收服我,但我要繼續誘惑人,直到他們身心俱疲,
終於明白生命的重點不是外相……」魔說。
「所以我們倆一個是光明師,一個是黑暗使,各有使命各司其職……那去吧!就各安天命吧!」佛說。
佛與魔的對話結束。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隨緣自在,盡自己本分,量力而為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