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 (如來藏)
能說出相應關係大概金剛經就解完了.
前面那些什麼南傳北傳爭論可以畫下句點了,真懂如來藏什麼就懂以幻修幻和阿含經的五蘊魔動.
------------------------------
轉七識成平等性智=>異熟果
異熟果是什麼往瑜伽師地論找.
------------------------------
壇經大家都會引用..........
好吧......哪位能告知一下壇經中的王指什麼?(其實阿.....目前網路上看見的法師們講解都不是很貼切,哪位要秀秀底蘊的?
)kegabu wrote:
cman4434 worte:
真的很佩服古印度人的文明, 他們的高度真不是我們可比擬的, 他們會這麼安排欲界, 是有道理的, 無論怎麼變化, 無論你想要喜或樂, 波旬都可以給你, 因為他是欲界最高天-第六天的主宰, 修行者如果無法出離欲界, 就是欲望主宰我們, 欲望生貪愛, 貪愛則生死不斷, 這就是佛教的哲學, 很多人根本都不懂, 二千六百年過了, 咱中土還是在欲界打轉, 要脫離三界(欲界, 色界, 無色界)達到究竟, 真的還要加把勁!!
cman4434 worte:
發願生執著,執著起貪愛,貪愛則生老死不斷。
我想我知道大大執著的點
大大認為貪愛,就生死不斷
念佛,就是貪佛力,貪生淨土,也是貪
所以念佛求生淨土是不能斷生死的
這種想法很正常
所以說淨土法門是難信法門,不容易信
跟基督教信仰一樣,信就得永生,很難信
淨土念佛法門很簡單
剛開始,當然有貪佛貪淨土之念,才會想修嘛
依什麼修?就念佛
修什麼呢?淨念相繼
何謂淨念?
沒有貪,沒有嗔,沒有其他妄念喔
一邊念一邊起貪念,就偏離了
所以念佛,不是念貪佛喔
淨念相繼,加上佛力,就過去淨土了,不再墮落
其他自力法門,淨念在還好,一但妄念起,就墮落
所以淨土法門很妙很特殊
lion6699 wrote: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沒有這裡跟那裡的問題,都在你的心裡感受真正的快樂
我以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從母親過世才與佛教接觸,才知道貪嗔癡
所以我在生活中先戒貪后,發現我越來越快樂而且自在
雖然我只有讀心經和佛說阿彌陀經,但能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
所以先戒貪嗔癡是我修行的重點-----這就是我簽名檔由來
我是覺得你在讀那麼多的經,只是再研究而已
就像你之前所PO的安寧品
他的重點只有我生已安
那你到底身心都安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