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聞跟文章
覺得李家同有點被標題殺人法殺了
這個配合題考的有點難
而且我這種老古董可能真的都看不懂
因為當年沒有教
我覺得有點弔詭的是
目的複句跟遞進複句這是什麼鬼阿
更有趣的是裡面解釋的內容居然有分句這種東西耶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這是中文的文法咩
這被算到修辭學的範疇也真的很怪
老實說文法本來就是很枯燥無趣的
不過我記得以前讀英文文法讀到想哭的時候
老師會說:『外國人學英文是不需要文法的,因為他們從小就會講了,只有我們這樣的外國人要學一個新的語言的時候才需要文法』
什麼時後學中文需要文法了呢??
第一語言的學習不是只要講給她聽她就會自己了解吸收了嗎
真奇妙
我個人認為小學生學文法的重要性遠不如學一些有趣的文章讓他們看懂,並且懂得欣賞文章的美妙
而不是用艱澀的文法去使他們痛苦
而且以前考英文文法的時候
應該也沒有這樣考吧
最後要說得是
搞文法這見事情,並不會使美妙的文章更多一點
文學在於破壞與創造
中文的美妙在於它的彈性遠比西方文字更大
過度的結構化只會扼殺創造力
and 文言文乃是很有趣的東西
可以增加美感經驗
ruanleo wrote:
這些國文老師都是以前...(恕刪)
秀才?真的是很不敢當,莫非兄台是用倒反法?
很多國家真的考試都不考母語嗎?這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很多人的文章真的並非要求優美,而是連基本的表意溝通都沒有辦法!
國文老師其實很重要的工作並不是傳授文章寫法而已,而是藉由這些方法,認識、瞭解文章的內涵。當然,文章有所謂的深層與表象含意,如果真的要深入探討,可能要修習研究所的文學詮釋學才能初略窺探。
本位主義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可諱言,國文老師是有他的優越性格,但是,就此事而言,應該是教材傳達者傳達不夠清楚,標題下的又太過於聳動所致。我服務至今六年,還是有一群真的十分精進於教學活動的國文老師,相信家同老師一番話絕對是愛之深,責之切。
你們學的東西真的都是要用到才認為有必要學嗎?
小孩子從小受教育
他怎麼會知道他以後會往哪方面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 本來就該多方面嘗試了
不然以實用性來講
真的很多課程可以廢了!
數學只要學到國小畢業會加減乘除用計算機就好了,國中教的以後出社會根本就用不到
國文如前面朋友所說,家裡教就好了, 所以直接廢掉
地理只要教台灣地理就好, 不是每個人都要出國, 而要去的國家也不見得剛好教得到, 所以外國地理列為選修
歷史是老掉牙的東西, 不會再重來, 廢掉
物理沒學過的社會組同學,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所以教到國中的理化就好
化學同物理
公民與道德臺灣人學了等於沒學, 廢掉
英文有點用,但不是每個行業都用得到,所以列為選修就好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