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ote wrote wrote:
我奶奶在世的時候,倒是常常說日本時代如何如何比現在好(他在世時)。
他是受日本教育的,僅有國小畢業,但是比當年來接收台灣的中國兵,認識的漢字比他們還多。
一個文革死掉多少人?還是關起們來說哩,這也是遠見。
成王敗寇。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
BSA wrote:
什麼是都市計劃? 說穿了就是畫餅充飢. 但是光是把餅畫出來還是不能充飢. 還是要有人下工夫把餅做出來才行. 問題是有人最後終於吃到了餅, 卻把所有的功勞放在畫餅的人那裡. 好像只要把餅畫出來肚子就飽了; 也許肚子扁扁的看著畫在紙上的餅也是一種幸福吧!
想到與做到是兩碼子事. 日本要是真有遠見就不會便宜行事, 延續清朝的錯誤繼續在台灣舖設那種短手短腳的1067毫米鐵路. 參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轨距)
日本要是有遠見, 台灣城市不會拖到今日還有一堆歪七扭八的道路. 日本要是有遠見, 他們可以現在登陸月球, 火星建立他們的理想國. 而不像藤森惡搞祕魯之後逃回日本.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12/14/002491754.shtml
日本要是真有遠見, 那麼他們怎麼不能預測到二戰時對於週邊鄰國搞燒,殺,擄,略的後果是什麼? 所謂的 "日本遠見" 只有侷限在一兵一卒一城一市的規模, 但是對於整個大局, 日本是毫無遠見的. 大家大概沒想到日本當時的行為舉止決定了兩顆原子彈會落在日本的命運.
所謂的島國性格的缺點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 同樣是被日本侵略割據的韓國, 菲律賓, 越南,泰國, 緬甸都沒對日本的侵略行為歌功頌德. 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麼? 自己想一想吧!
自己看一看所謂的 [日本遠見] 是怎麼一回事吧! 日本要是真的有 [遠見], 又怎麼會在二戰前後搞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10/2006102319464803.pdf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這篇文章是個高二生寫的)
http://big5.chinataiwan.org/gate/big5/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2001221/Uzhaoqin/A59337.html
日本侵佔台灣50年-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 (也許到處殺人這件事也該列入遠見, 把不滿小日本的都宰光, 剩下來的誰還敢說小日本沒遠見?)
************************************************************
為了維持殖民統治,日本殖民當局隨意屠殺當地中國人。在1896年“大平頂事件”中,屠殺中國人3萬人,在1901年“後壁林慘案”中,屠殺中國人3473人,在1902年“噍吧年事件”中,屠殺中國人3萬餘人;在1913年12月間的“苗栗事件”中,屠殺中國人1200余人;在1915年西來庵起義中,屠殺中國人數萬人。據有的學者統計,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被日寇殘殺的中國人達60萬人。這對當時最多只有500余萬人的台灣來說,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大災難,日本軍國主義欠下了中國人民無數永遠也無法償還的血債。
************************************************************
big5.chinataiwan.org這個是什麼?
請問一個國家有沒有國法?
如果國法規定造反者死刑,那真的有人造反該不該死刑?(無法無天的惡鄰國我是不知道啦)
日本人當時殺中國人?
你有沒有搞錯,統戰不是這樣玩的
高中生的論文我是不知道如何啦,連個引用來源都沒有,這個口試應該對釘死才對
懶的打太多,歷史要多看啊
...
大家都看的出來某人是426?...哈
BSA wrote:
什麼是都市計劃? 說...(恕刪)
你要大家參考的資料一個是"中國台灣"的網頁,一個高中生的(可能是)歷史作業報告,證據力實在很薄弱。前者就不值得討論,後者的文章索引用的資料沒有註明資料出處,並非嚴謹的學術資料,尤其該文用了很多個人主觀價值判斷的詞句例如"日寇","吮吸中國人民膏血的魔鬼"....
文中也有不少邏輯有問題的地方例如"以1902年為例,全臺設有10個廳警察課、97個支廳......在警察法西斯式的管制下,中國人(作者應是指當時的台灣人))的基本權利都被剝奪。"
請問1902年,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基本人權都有被充分保障嗎?
日本接收台灣初期的確是將很大的心思在軍事行動鎮壓抗日運動,但是到了1898年第4任總督兒玉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後,就開始對台的現代化建設,從dumby的表列就可以很清楚看出,其中還包括最近連馬先生都去參加的,嘉南大圳總工程師八田與一的紀念會。
除了硬體建設外,日本人在提升台灣的教育及衛生環環境也有一定的成果,比當時的中國的水準要高出許多。
"1943年台灣的學寧兒童就學率高達71.3%(山地更高達86.4%),這個數字,中國在20年後才勉強達到。無怪乎,戰後之初,一些來自中國的記者作家,看到台灣的三輪車夫可以在路旁看報紙,女傭閒暇時可以閱讀小說,相當驚嘆,發為新聞。" (台灣史100件大事 李筱峰著)
BSA wrote:
什麼是都市計劃? ......(恕刪)
你應該是中國人所以不知道 日本人在台灣不只是紙上畫餅 很多重大建設都已經蓋完在使用了 甚至一直用到今天
八田與一 規劃興建的 烏山頭水庫 當時全台灣第一、日本第一、亞洲第一的水力建設 使台南州地區多達150000甲的土地擁有充沛水量
BSA wrote:
延續清朝的錯誤繼續在台灣舖設那種短手短腳的1067毫米鐵路. 參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轨距)
你都找到wiki百科 應該知道 全世界不只標準軌距 跟 1067窄軌 芬蘭 西班牙 俄羅斯 還都各自成一個規格的系統
當初日本用清朝延續下來的鐵軌 是因為 日本也使用窄軌 台灣也就沒必要換成寬軌
BSA wrote:
日本要是有遠見, 台灣城市不會拖到今日還有一堆歪七扭八的道路.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12/14/002491754.shtml
不是棋盤式 方方正正的道路才是好規劃
你可能不知道 台灣有個小城市叫 新竹市
日治時代 是新竹州廰的所在
那裡的城市道路規劃 就不是棋盤式 為何?
因為新竹風大 所以道路並不是方正規劃
而是呈現 以驛站為中心 放射性 八卦狀的道路
强風吹入市中心 自然會被減弱風的力道
BSA wrote:
日本要是真有遠見, 那麼 ...(恕刪)
我是不知道拉 可能日本在台灣比較用心建設
我家老一輩的都覺得日本時代比國民政府時代好
BSA wrote: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10/2006102319464803.pdf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 ...(恕刪)
你要不要找點有深入研究的文章
拿個高中生寫的東西來說嘴
你不覺得很丟臉嗎
BSA wrote:
http://big5.chinataiwan.org/gate/big5/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2001221/Uzhaoqin/A59337.html
日本侵佔台灣50年-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 ...(恕刪)
不要拿這種統戰的網頁來給我看
看了就倒胃口
一個高二學生都知道的事實為什麼會有人質疑? 大概是質疑的人還在讀高一或者還在唸小學, 歷史課本還沒教到. 不過四腳仔, 抓扒子, 報馬仔還有臉說別人 543, 426 . 難道台灣物價上漲連鏡子也買不起? 要是窮得買不起鏡子那就灑尿的時候多看一看吧!
不過和英美用黑奴比較起來, 黑奴沒把當初被英美由非洲賣到美洲當成恩澤.
台奴卻把日本為了搜括米/糖/木材到日本的密集支線鐵路當成皇恩浩蕩. 日本用台奴的確很有遠見!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000532809
【台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1】I S B N:9578811284 作者:許介鱗
近年台灣史雖在台灣成為顯學,相關書籍也不少,但很多書均有黨派色彩,特別是教育當局對台灣史的干預尤多,而且有誘導刻意讚美日本殖民統治的傾向。本書沒有任何黨派色彩,客觀的以史實就事論事,分成3冊,總共36章,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以及特定的議題,徹底分析、批判日本的殖民統治。第1冊有:日本統治台灣以前(日對台諜報活動、1874年出兵藉口、台灣原本的洋務建設等)、台灣殖民地抗日戰爭二十年(甲午戰爭、台灣人民抗日戰爭、西來庵事件等)、台灣殖民地的整編(日本對台金融、土地、交通的重組與管制)等三大篇。內文隨著文章附有珍貴的歷史圖片。本書除可供一般人了解日據台灣史外,更可供大專、大學、研究所教學、研究和參考之用。
許介鳞, 1935年生台灣新竹人
現職: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
學歷: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台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著有:『戰後台灣史記』(三卷)、『台灣史記(續)』、『近代日本論』(1979年日文版、1987年中文版)、『日本政治論』、『日本現代史』等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的鴉片問題
http://www.adanstar.com/FF/95-2412.html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與朝鮮的比較(一)
http://www.adanstar.com/FF/181-932.html
日本殖民統治與台灣人政治反抗文化
http://www.law.ntu.edu.tw/03/professor/tswang/日本殖民統治與台灣人政治反抗文化.doc
法律啊? 日本人殺台灣人沒事, 台灣人傷日本人就死定了. 這種歧視也敢稱為 [法律] ? 回去多讀一點日文以外的書籍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灣日治時期
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素有日本陸軍瑰寶之稱的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才幹卓越的政治家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加上1902年年底大抵肅清抗日運動之後,成員全為日人;且毋須遵守日本法律(參见法律第六十三號)的台灣總督府之對台統治權才就此建立起來。
鎮壓抗日活動的法令
為了鎮壓頑強的武裝反抗勢力,總督輔制定了許多法令來抵制這些活動。其中《匪徒刑罰令》是指後藤新平上任後所制定的一項法令,此法令強化了警察及憲兵的權力,並且將所謂「土匪」、「匪徒」(指抗日民眾)的刑責加重。在後藤上任並嚴格推行此法令的頭五年,被依此法令處死刑的民眾高達三萬兩千人[2],超過台灣人口的百分之一。
此外,總督府還制定《匪徒招降策》,以達誘使抗日民眾歸順的目的。此法令規定,對於欲投降的「匪徒」(指抗日民眾),舉行「歸順儀式」,免除其刑責並提供創業基金(稱為「更生基金」)。但總督府有時也會利用招降儀式的場合射殺抗日分子。
臺灣抗日運動
在達半世紀的日本統治當中,武裝抗日的政治運動,大抵上發生在日本領台的前20年。這20年的武裝抗日運動,根據一般學者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期是台灣民主國抗拒日軍接收的乙未戰爭;第二期是緊接著台灣民主國之後的前期抗日游擊戰,幾乎每年都有武裝抗日行動,而最末一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2。之後,台灣反日運動轉為維護漢文化的非武力形式,不過期間仍發生轟動全世界的霧社事件。
糖業
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發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糖業。台灣總督府為謀求台灣產糖量的增加,首先進行一連串糖業改革措施,包括引進含糖量高的蔗種、改善製糖方法,獎勵從事糖業者。總督府並扶植資本家投資製糖業,建立「原料採集區域制度」,規定農民只能把甘蔗賣給自己農地附近的糖廠,而且價格由糖廠決定。 在這樣的制度下,吸引了許多日本大財團的興趣,紛紛來台設立製糖公司,使台灣傳統的製糖業者無容身之地。另還有幾家台灣人創辦較大規模的糖公司,如林本源製糖等,但大體來說,糖業完全為日本資本家壟斷。此外,由於甘蔗的收購價格由糖廠決定,導致甘蔗的收購價長期低落,蔗農生活困苦,因此當時流傳一句俗諺:「第一憨:選舉做運動;第二憨:種甘蔗予會社磅」。
http://zh.wikipedia.org/wiki/六三法
由於,六三法的長期實施,等於賦予台灣總督不受制約的權力;所以,可以說六三法讓台灣總督成為台灣的「土皇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