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在火車上暴走了…>_

herb16899 wrote:
你是文明人嗎,怎麼可以對國家未來主人翁大聲,
你不知道這樣會傷害到他們幼小心靈嗎,
...(恕刪)


他們年紀輕,不懂事,念及他們"當天"是初犯,老頭年紀大,應該要給他們機會

老師拿棍子打學生,媒體與輿論就是猛批,又是開教評會,又是"不適任教師",又是民事賠償...........

學生用拳頭打老師,媒體與輿論就是"再給學生一次機會........."

jackie0586 wrote:
請問"暴走"的由來,是不是氣得跳腳的進階版,常看到這個用法,但不知道由來。


請參考"新世紀 Evangelion"

名言:
"初號機暴走了"

"暴走"一詞被廣泛運用
好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我也是遇過在火車上..上班時間的莒光號,車上的旅客多半是因為長途需要休息,
有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性上班族,在車上跟身旁的同事聊天聊的很High,

附近一位女性乘客受不了,請他小聲一點, 結果這位先生竟然腦羞成怒, 反罵回去
說什麼火車上也是公共場所丫, 為什麼我不能講話...#%&%*&%^*^ (講的都是一些很牽強的理由)
他的同事在旁邊雖然有勸他..但那位先生竟然一直罵一直罵到下一站他下車為止....

那位女生是懶得跟他吵..不理他.....

看了真傻眼..=.="

terry666786 wrote:
請參考"新世紀 Ev...(恕刪)


"暴走"這個詞是日文,相當於中文"失控"的意思。
在台灣早期比較常用是所謂"暴走族",也就是"飆車族"。
其實在日本也是有這種的白目學生
只不過比較少一點點點而已

只能說這是少子化的後遺症之一吧

TATAMAMA wrote:
反觀,被寵壞的小孩現象卻是近10年來強調“自我的愛的教育“後才開始惡化的...(恕刪)


何謂“自我的愛的教育“想先請問一下
在那之前為了方便論述,我姑且猜想你指的是“一種沒有處罰的教育方式“
“一種沒有處罰的教育方式“的確如你所言是錯的,會導致小孩過度被寵溺

而我說的打罵教育是“一種除了打罵以外沒有其他方式的教育方式“
孔子就算有體罰,那也不能稱為打罵教育,他可是很重理念溝通的
不是有體罰就叫打罵教育
不是不體罰就叫愛的教育
這點可要先弄清楚

所以我的想法是:打罵教育的內容只有:暴力迫使人就範
那一旦暴力被拿掉,這樣的機制就完全失去作用
就是現在父母寵溺小孩的樣子
打罵教育和寵溺教育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
就是施教者的失能和懶惰
因為失能和懶惰,所以只會用暴力/寵溺來解決

舉例有個小孩在公共場合跑跳吵鬧
使用打罵教育的失能懶惰父母會直接一巴掌搧下去
使用寵溺教育的失能懶惰父母會放任他當作問題不存在
光是教育小孩不要在公共場合跑跳吵鬧其實就是很複雜的課題
有很多觀念要讓他知道,也要有處罰和獎勵,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失能懶惰父母不想知道這些,他們只知道暴力/寵溺
能馬上讓問題消失
暴力/寵溺就是製造失能懶惰的最佳工具
因為那些東西讓人失去思考能力,只會一再複製暴力/寵溺行為
所以我說打罵教育創造出過度寵溺的父母

至於你的嘴炮打得好不好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你連嘴炮二字都會打錯
大概你的老師花不少心力在管教權
所以無法專心於知識的教學上

我、我、我只有這一點錢...可以算便宜一點嗎...
Eason-911 wrote:
我會在他旁邊一直放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恕刪)


....我讓"松生空谷聖僧"去念經.....而且是用....台灣國語口音大聲朗誦....著名台灣民謠...三字經...

................
TATAMAMA wrote:
打罵教育已經有千百年...(恕刪)


連千百年的打罵教育都出來了
好吧
我們來看看從孔子到清代到現在教育有啥不一樣
這是我隨便寫得
大家也隨便看

從古老時代
教育本來就不是普及的
也就是"有錢人"才可以接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要當官...

那教育成功了嗎??
從古書上的內容來看...所謂四書五經(從漢武帝後 儒家獨大...因此當官的大概都是儒家的)
大概都是要教導人們成為品德完美的聖人..
那些當官的(至少從宋朝以後)..都是經過科舉苦讀四書五經的..也應該都經過"打罵教育"
無奈放眼整個中國歷史...應該是貪官居多...
這叫教育成功???我個人不相信...花一輩子念聖人書..學做聖人...結果都去汙錢??

TATAMAMA:
"被寵壞的小孩現象卻是近10年來強調“自我的愛的教育“後才開始惡化的"
我們先從這點看起....小孩行為偏差跟被寵壞是不是一回事??
假設不是..我們分兩邊談..如果是的話...那似乎已錢跟現在沒啥不一樣
行為偏差方面...建議各位回想一下20年前的"B段班","評價很爛的私立高中"可以當作參考..
如果已經忘記了...前陣子第四台再重播古老電影..."風雨操場".."再見操場"...
劇中情節顯然是"打罵教育"...在參考一下劇中"上課情況"...我個人認為還滿寫實的..
這就留給"活在美好回憶"中的人去看看一部15年以前或是更老...描述當時高中非升學班生活的日子
看看當時學生是不是每個都"乖乖牌"...看看所謂"打罵教育"是不是萬靈丹...

我個人以為家教還是最重要的
至於有人會說以前家長尊重老師現在不尊重等等的
我個人看法是這樣啦
古老以前...老師算是"崇高"的職業...學問..知識..學歷..相對都是很高的
因此在農村或是經濟剛起飛的年代當然受尊重...
現在一般有30人搞不好有一半以上家長知識學問比老師高
以前學生都說老師說XXXX 然後家長也都說:老師說的一定對
現在學生如果說 老師說XXX 搞不好家長會說:他唬爛...爸爸說的才對...

所以別活在過去的年代了
一來記憶可能有錯
二來時空背景完全不同...


如果我以後的小孩有這種行為
我想第一個要反省的應該就是為人父母的我吧
唉~

shyeh wrote:
"暴走"這個詞是日文,相當於中文"失控"的意思。
在台灣早期比較常用是所謂"暴走族",也就是"飆車族"。


我知道日本早就有暴走族
而且是在70年代就已經出現的
日文漢字寫的就是"暴走族"

我所指的是現在網路與媒體上所說的"暴走"
通常這指的是失控 甚至會出現有攻擊性或破壞性的行動
類似理智斷線的情況

而這些
是從EVE裡面的初號機暴走情況延伸出來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