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你對"光華數位新天地"的逛後感想!台北秋葉原真的來了嗎?

今天又逛了一次. 人比較少一點. 但是仍然有壓力的感覺.

比起世貿展覽場的寬度還窄.

簡單來說, 一個規畫的場地,
建築中刪減了預算, 增加了收容的廠商.

那麼雜亂是個必然.

日本的這種大型商場, 一定有樓層說明, 一定會告訴你哪個賣場在哪裡.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KaitoKid wrote:
講半天你覺得新光華很完美嗎?否則你的建議呢?不要動不動就說「那你說怎麼做啊」!東西美不美是普世價值,而設計是術業有專攻,一般人當不了建築師/設計師的原因就在於我知道這東西不好看,但是我不知道怎麼把他變好看。

累積了這麼多頁大家都說難看,就代表說真的很難看、設計動線真的很爛。我簡單舉一個門口的上面寫有光華數位新天地的那根柱子,為什麼要斷行?明明高一點、細一點,用設計過的字體並用內打燈一行就可以成為漂亮的標示柱,為什麼偏偏要搞成現在這模樣?我還可以提出一長串的改良建議但是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高鐵、高捷車站現成的具設計感公共建築擺在那邊,抄都不會?

最後我還是想聽聽你的建議?你打了長串大篇批判我們這些鄉民們,那你的建議是啥?還是你認為新光華完美不得了?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出國看過日本、香港、曼谷都市建築,台北市比起來都市景觀是相當落後(現在這個市長又看不到台北市缺樹不是缺沙子),這十年來只退步沒進步,想體驗的話去坐貓空體驗體驗就知道。所以現在都市內每個大型公共建築都是個寶貴的機會,因為不是時時刻刻都可以有大型公共建築的機會。BR4 在忠孝復興這樣顯眼的路口卻醜成那樣就算了(事實上一個重視都市景觀的城市,對於私人企業的建築一樣可以審核其外觀的),那連公共建築都不好好把關做好設計,難道就讓台北市一直醜下去嗎?...(恕刪)

我不知道你是在哪裡看到我說「新光華很完美」。基本上,你這個批判,我認為正是斷章取義形成的偏差攻擊,正和我前文所描述的現象頗吻合。你若是仔細看看原文末最後一段,就有提到一些待改善的地方,而且我還沒有「完全列舉」呢。不知道你是沒看到,還是偏差攻擊模式啟動,選擇性沒看到了。

這個討論主題,實際上開幕那天就在另一個討論串出現過了,是dearjohn開的主題。只是後來這個主題討論熱度高於前討論串,於是它就沉下去了。我在該討論串裡也有發言,也有提出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

簡言之,我並不是完全接受光華數位新天地的現狀,也有提出部分看法。重點是,許多人口中的眾多批判,我也有看到,大家拿出來充分討論是很好,但我並不認為有到必須拿出來砲轟一番的程度,這正是我貼出前文的用意。該文我也詳述了幾點我不認為有眾人形容的那麼誇張的問題,加以闡述提出看法。你要我說意見,我前文不就貼了一堆,你都選擇性沒看到嗎?

或許是長期以來政客和媒體流行這樣做,於是大家耳濡目染之下,也跟著學會了把芝麻蒜皮小事拿來誇大攻擊的本事。再加上心裡對某些人的好惡,偏差攻擊就發生了。

當眾人在批判爛的時候,並不是跟著罵爛才是王道。重點是,有沒有實際看過,有沒有在腦筋琢磨過「是不是真的那麼爛」。許多人說好就是真的好,這個思維是有問題的,莫名其妙的神就是這樣被造出來的。換個方向來說,很多人罵爛就是真的很爛,同樣也是有問題的,莫名其妙被惡批一頓的無辜正是這樣來的。

人在看事情的時候,不需要為反而反標新立異,但也不要人云亦云。總是要放在心理琢磨幾番,有自己的看法,就不會偏離事實太多,雖不中,亦不遠矣。

至於我有沒有出過國這件事情,偏離主題太遠,我就不著墨太多。你說的這些地方,我通通都去過,有些地方還是常去,主要還是出差的關係。它們有些地方確實很漂亮,不過,你真的覺得那些設計,特別是較近期的泰國曼谷機場,在台灣推動得起來?

進步是需要時間的,其中還包含主事者的魄力與智慧,以及民眾的支持。如果民眾只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而發動偏差攻擊,或是偏差崇拜,萬事都互相效力,加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到最後只會留存懂得對民眾「順著毛摸」的主事者,而不是懂得做事的人。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很多人都是盯著「發展成台北的秋葉原」這句話,直接和日本秋葉原比較,然後用「XX比雞腿」之類的說辭予以攻擊譏笑。誰叫你要用秋葉原這三個字。

這句話其實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要打造一個「規模」像秋葉原的商業聚落,二是要打造一個「型態」擬如秋葉原的商業聚落。我認為是後者。因為前者需要非常多的資源配合,也需要時間去營造,想也知道不可能光靠一棟大樓就達成。

剛好這兩天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不丹成婚,有媒體把不丹國王形容成「不丹的吳彥祖」。以這句話來看,到底是說不丹國王的一切就像吳彥祖,還是不丹國王的某些條件可以比擬為吳彥祖,各位自己想想,相信就清楚多了。

秋葉原不是一天就可以造成。從「型態」演變到「規模」,它經歷了多久的時間來營造,花多少時間建立名聲,社會文化風格如何推波助瀾,多少周邊相關產業的靠攏配合,吸納多少人潮,商業規模又是如何支撐起龐大的軟硬體建設,這都是要一起納入思考的。從這個觀點來看,比較基準根本就天差地遠。大家譏笑過來,批判過去的,就顯得很突兀無理了。

硬體容量設計要看重常態,而非少數特例的尖峰。把特例的權重看得太重,只會導致硬體投資的無謂浪費。而且,即便是這麼做了,相信一部分為批評而批評的人還是有辦法找得到話柄來批判,例如:真是浪費一堆空間養蚊子之類的。

開幕當天人潮洶湧,鐵定超過了原先設計的容納量。若說商場管理單位沒有進行來客管制,那倒還批得有些道理。但扯到火警、踩死人,這是事後諸葛強加之罪。開幕至今才幾天,把開幕期間的特例,講得好像是常態一般,再加以批判,再說火災云云,殊不知這樣歪曲解釋有何用意。

以北高捷運和高鐵開幕試乘為例,人潮擠得水泄不通,問題百出。而現在回復常態後,還有那陣子那麼多人嗎?

再以跨年和農曆新年疏散人潮為例,在捷運站內(不論高捷或北捷),地上地下數層內都有滿滿的人潮,常態,會有這麼多人嗎?若此時忽然發生火警,誰敢拍胸口保證不會有死傷,發生事情就只有設計不良可以探討?

百貨公司週年慶、清倉拍賣,各樓層擠進黑壓壓搶便宜的人潮,常態,會有這麼多人嗎?此時發生火警,誰敢拍胸口保證不會有死傷?是不是這筆帳也該算到設計不良的頭上?

一個只能接單相110V的電器,硬拿去接三相220V,然後燒掉,也該算到設計不良的頭上?

湧進超過規劃容量的人潮,本來就是違背原先設計,本來就是特例,該檢討的是開幕當天人潮管制,而不是把特例扭曲成設計不良,講得好像會在常態上造成危機,再來誘導批判一番。

現在才開幕沒幾天,說常態來客數一定會落在設計容量內似乎還太早。相同的,說常態來客數一定會多到爆,發生火災一定會如何如何,同樣也是太早。對於還說不定的事情,現在就在進行恐嚇、誘導式批判,搞不懂其居心用意為何。

建築物的建築水準,每個人都有主觀,不是誰說算是哪一年的水準就說了算。貝聿銘的設計也不是人人都說贊,還是有人不喜歡。不合口味可以說不喜歡,這是個人看法的抒發。但如果逾越了抒發觀感,演變成攻訐,至少得說說有什麼地方值得花心力和口水來攻訐。

那些說不好看,說醜的,說出來的理由幾乎都只是「不夠好看」、「沒科技感」、「比不上秋葉原」之類的空泛說詞。「不夠好看」和「醜」是有程度差別的。至於醜在哪裡,怎麼個醜法,卻不見有幾人出來發表高見。

日本是很好,不過也不需要各種主題每篇發文都要或明或暗地褒獎一次。我們不需要妄自菲薄,進步是需要時間的,若像錄音帶快轉直接到位那麼簡單,全世界早就都是已開發國家,還擔心什麼。

假設,若這棟大樓是日本人設計建造,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是批判依舊?還是說,日本人絕對都不會錯,一定是我們自己哪裡不良而害了人家出錯?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台灣的政府官員大概都覺得人民的水平很差吧.....

他們眼中的老百姓大概只分'小販','工人'與'莊稼漢'....三種而已....



如果公務員會覺得她們國家裡面有很多'富豪','大師'或'鄉紳貴族'....大概就沒膽把公共建築

弄成那副樣子.....說穿了, 台灣的公共建築大部分都是學校與軍營的翻版. 東西堪用就好,

裡面看不到啥名師該有的獨特品味與設計. 整個設計就是要達到最大容量+最低成本而已.

當然說沒有進步是不公平. 但是進步的速度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整個新光華看起來就是一個

放大版的西門町萬年大樓....與先進的漂亮舒適的消費賣場真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KaitoKid wrote:
講半天你覺得新光華很...(恕刪)

+1

當然,要跟舊的比,新的當然有比較好,或許有人覺得很滿足了,
但是,對很多眼界夠廣的人來說,那樣的建築,在現在這時間出現,就是不夠進步!

拜台灣的自由民主,台灣人出國看的事物也夠多的了,相較之下,當然覺得,既然我們已經是比人家晚規劃建造了,卻還是不能再更進步、更好些?不曉得官員出國考察都在考察啥?秋葉原……假如不是要急起直追、甚至超越,那馬先生表示,希望把光華商場打造為台北秋葉原,有何意義?抑或正顯示了當初的規劃有問題?

既然提日本的名號出來了,那不跟秋葉原比,不然是要跟建成圓環比嗎?
雙子貓 wrote:
誰叫你要用秋葉原這三個字...(恕刪)

又不是我們要用的……而是我們目前行政體系最高的那位先生說的呀!
Google請自行~
雙子貓 wrote:
我不知道你是在哪裡看...(恕刪)


所以呢,你講這麼多,嘴裡也承認新光華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就是不准每個人都去批他,請問為何?我覺得醜就是醜,設計不良就是設計不良,為何不能批判?你又何以得知一堆人都在批判是沒去過、跟著喊燒?甚麼叫做「不認為有到必須拿出來砲轟一番的程度」?不好就砲轟何錯之有?還是繼續迂腐、繼續裝傻,摸摸頭說也不差啦,然後過了十年還是一樣的水準?因為你說不差嘛!

不要去扯一堆「當眾人在批判爛的時候,並不是跟著罵爛才是王道」、「人在看事情的時候,不需要為反而反標新立異」之類的教條啦,這裡不需要人倚老賣老,事實如何批判正確就對(你講的話真的很像官僚會說的話)。

「特別是較近期的泰國曼谷機場,在台灣推動得起來?」你知不知道為什麼推不起來?就是有你這樣的人存在呀!明明不好你說要多琢磨、明明是設計感極差的建築物你說「不夠好看和醜是有程度差別。至於醜在哪裡,怎麼個醜法,卻不見有幾人出來發表高見。」美醜本來就是主觀感覺,是感覺你懂嗎?感覺有時候就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或許設計師建築師可以以理論來表述何處設計不良導致不好的視覺效果,但是一個平凡的市民連醜不醜都不能說會不會太慘?簡單想嘛,會不會有一個8頁的討論串來批說高鐵車站醜?但是為什麼會有8頁的討論串來批說新光華醜?

台灣不是落後國家,不是處在資訊匱乏的時代,這種建築物生出來沒有甚麼逃避的藉口,就是主事者做事不力、考察不周、沒有觀瞻,就是該批判,想在這邊當正義魔人就不用了。
不喜歡?就不要看啊!
我只把他當作是一棟距拋磚引玉的建築物
只希望周邊區域發展能順利的被新光華帶動起來

現在就在跟人比規模...只能說各位大大眼光很大,但是心中太急了
你玩得動嗎?想太多wwwww
alex0719 wrote:
昨日下班去逛逛 四樓...(恕刪)


是喔!!!那在飲料妹對面工作的店員不就爽到了,不用刻意走過去,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看個爽
我乾脆去那裡應徵好了,不過要擠到位子可能比登天還難.

我倒是還沒跟那兩攤的任一攤買過飲料壘.
有沒有搭訕過光華飲料妹的鄉民來分享一下經驗啊!!
雙子貓 wrote:
很多人都是盯著「發展...(恕刪)



從你第一篇就講逛了光華二十幾年, 後來又說你常出國出差. 可是看你的文章實在是看不出來. 二十幾年到現在有沒有進步你心理面會不清楚嗎? 常出國人家國外的軟, 硬體跟人民的水準你回國看了都不會怨嘆? 還來怪大家批判的不客觀? 我不清楚你二十幾年都在幹麻啦 但你說曼谷新機場在台灣推不起來. 那你是覺得台灣人素質比泰國人差囉? 沒做過的事情這樣斷言就算客觀嗎?

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為, 看主政者跟人民有沒有那個心要做而已. 如果國民的觀念都像你這樣, 國家怎麼會有進步? 忠言逆耳四個字看的懂嗎? 現在資訊這麼發達, 一個公共建設的好壞大家心理都有一個標準, 並不是你所想的無的放矢. 你拿濫媒體來做比喻, 是不是太小看這邊的網友了? 難道像你這樣裝清高, 國家就會向上提升? 台灣什麼都缺, 就是不缺偽善者啦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