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la wrote:????????你...(恕刪) 我非常明白你看不懂他在講什麼,隨便去翻翻他的東西都可以知道,但你不要跟他認真,不小心傷到他一顛顛的時候他會檢舉你,然後你就掰掰了。過來人敬上至於大陸人講什麼台語,大陸人根本沒講台語;是講台語的人以為他們講台語。(唉,不講一點正經的,我又會被他檢舉回覆些無關的東西了)
廈門的口音是很像台灣,但會多出一些泉州的元素,例如泉州、廈門講「計」代表「全都是」的意思(台灣絕大部份的人只有「攏」),仔細聽還是會分辨得出來台灣、廈門的差別。泉州就很不一樣了,不但聲調不一樣詞彙也有些不一樣,整個聽感就是完全不同;漳州要看地方,有的也很像台灣,有的也是一聽就感覺得出差別,但沒泉州那麼明顯。當北邊的泉州人跟南邊的漳州人聚在一起,地理位置處於中間的廈門就變成混合、過渡腔,所以泉州、漳州後代的台灣人跟廈門類似也就不足為奇;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福建漳州跟廣東潮州,二者的交界有一個過渡帶。泉州『志明與春嬌』廣播劇
經常看到很多人在爭論「台語」、「閩南語」,不知道講這些話的人有幾個會唸「閩」這個字……。從學術上來說,把漳、泉、廈、台歸類成同一種語言我沒有意見,但是從民間習慣的角度來看漳泉之間似乎沒有很緊密的關係,兩邊不太可能自發性去統稱「閩南」,語言併稱「閩南話」,明顯的一個證據就是很多人不會唸「閩」這個字(包括福建泉漳廈的閩南人)。「閩」字的羅馬拼音唸ban5,ban是拼音,5是八聲(或七聲)當中的第五調。我覺得比較可能的推斷是,古時候民間並沒有「閩南話(語)」這個詞彙,所以移民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以「福建話」去稱呼,到了台灣後發展出「台灣話」這詞彙。附帶一提,福建話這名稱也不合實際的情況,閩南話主要只在漳州、泉州、廈門通行,跟鄰近地區其他語言並不互通。
lyf6499 wrote:明顯的一個證據就是很多人不會唸「閩」這個字 「閩」這個字,個人聽過的發音是以m開頭,而非b,各地口音不同,就算是台灣一地也是如此.當一個普通常見的字眼許多人不會唸(或是怕錯不敢唸?)時,地位就已經越來越接近外語了.我覺得比較可能的推斷是,古時候民間並沒有「閩南話(語)」這個詞彙 福建簡稱閩,清朝設有閩浙總督,當時的人不可能不會唸「閩」這個字.....
cckm wrote:「閩」這個字,個人...(恕刪) 字要怎麼讀可以查字典。教育部字典連結: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查詢的結果是bân,ban的b是濁音,a上面的符號代表聲調(第5調)我在對岸的百度閩南語吧待了幾年,我的觀察是很多人的確是不會讀,但泉州自從成立泉州話的電視頻道之後這種情況有改善。
lyf6499 wrote:字要怎麼讀可以查字典。 沒字典時代/看不懂字典的人是如何傳承「母語」的???如果依然用外語的角度看待「母語」,「母語」的消亡也只是時間長短而已.現在許多人已經將國語視為母語,但是對於「嚴格字正腔圓」的要求也不復存在,而這才是真正所謂的的「母語」.也只有學習外語才要強調一音不差,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發音/用字多有不同,美國人會認為自己的英文不夠標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