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98793 wrote:看到妳的發文你好像常住國外喔~~你說的water我忽然想到我朋友都說我water發音很奇怪他們都說"挖特"可是我不知道怎樣都習慣念"窩特"... 您好,比起站上其他長住國外的朋友,我只是小兒科而已。我可是很台的!乖乖唸完大學才出國繼續深造的。只是因緣際會的分別在英美都待過一段時間罷了。對於英文,我覺得老留學生(大學以後才出國),比小留學生或ABC;辛苦的不光是程度上,還有就是很難再矯正的口音問題。所以很能體會這些口音腔調的困擾。對於文化,剛巧英美這兩個英語系的主要國家都待過。兩相扶持又相衝擊的文化,讓我習得更多對文化的尊重和應對態度。所以在這議題上,我一直認為口音的背後,或多或少的背負著文化的包袱。對於每個人的不同口音,我們應該用面對文化的開放、尊重態度,來取代像是非題檢視對錯般的嚴謹態度。回應Cookie98793提到的發音,小小的分享個人心得:若硬要用音標來標記,我覺得英式英文中,對於單字中的a,比較常發"倒V"或"倒C"的音標。美式英文中,則是"小a"或是"蝴蝶字"的音標。*英式(倒V)對應美式(蝴蝶)舉例:Flash、ask (英式)發音類似:福辣許、阿思科;(美式)發音類似:福累許、欸思科*英式(倒C)對應美式(小a)舉例:water(英式)發音類似:窩特;(美式)發音類似:挖特另外語調方面,英式英文比較重視抑揚頓挫,美式英文則重行雲流水。前面許多朋友談論的尾音,美式英文蠻重視輕輕收尾,英式會稍微清楚一點。印象中有一次美國老師教ton結尾單字發音(針對完成一個句子而言),有特別要我們練習一下。唸ton結尾的單字結束時,舌頭要抵住上排牙齒後面,再輕出聲即可。如:Bill Clinton 唸起來像是:逼歐 可林(嗯) ......(嗯)是舌頭抵住後,自然地發出很輕的聲音。同理,發文者提的book尾音也是輕輕的出聲,差就差在舌頭要不要抵住而已。回歸正題,上述對我來說,都只是語言的一種趣味而已。語言是工具。既是工具,自然得尊重每個人不同的使用法。音標也是參考值,而非絕對值。與大家分享!
seatree wrote:英文發音樓主覺得錯,就受不了。那源自北京話的國語,全台灣講話會捲舌的人,連0.01%都沒有,那樓主會不會覺得受不了?..(恕刪) .....沒辦法....在台灣說國語....如果帶捲舌音太重.....會被誤認為..對岸來的486...
lhsin wrote:還有 cost 這個字 開會常用到臺灣人大部份都唸成 "扣s" 扣s來扣s去的老外好像是唸做 "卡s" ...(恕刪) 是這樣嗎?怎麼我遇到的老外都是唸"扣斯t",連電影裡的發音也是這樣啊!
lhsin wrote:還有 cost 這個臺灣人大部份都唸成 "扣s" 扣s來扣s去的...(恕刪) 這樣的唸法大概是從 cost down 來的吧~以一般口語來唸 cost down,那個 t 幾乎聽不到即然 cost down,那唸 cos,自然就比較省..
lhsin wrote:還有 cost 這個...(恕刪) 兩種都ok好唄有首broadway老歌 就有提到讀音的不同 (tomato 拖妹拖 拖媽拖)但歌名我忘了不過由此可知 在美國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了 在台灣不是以英文為母語的我們 在某些習慣讀音上就不必那麼計較了語言最重要的是溝通 能聽懂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