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普大科大和高中高職的迷思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我又沒回去念四技乾我...(恕刪)


謝謝分享你的經驗

歡迎文科者加入討論

文科學得好就是菁英,但台灣搞得這麼爛也是因為菁英的關係.

我40出頭,講話比較不激動

但你還能那麼有衝勁,不容易

你應該評估過是否要放棄的問題吧,20年前大學畢業考四技,不容易啊.
You Edison wrote:
你曉得他們老闆很多都是文科出生,工科碩士嗎??
...(恕刪)


我見過比較多是工程類學士,文法商碩士.

說句實話,如果學士是文科,碩士能拿到工科

那真的算是奇杷

當然你後面那段講的"兩者都有其重要性~但是我覺得工科工作自然多...但是有它的缺點"

很有道理


我看過台大機械碩士畢業跑去讀電子碩士,真的讀得好辛苦,而且還讀四年才拿到學位

cypress626 wrote:
你自己看看你在說什麼東西

大四快畢業要考當然也是考研究所,當然不會有大四跑去考四技的

沒人會越考越回去...(恕刪)


難得又露臉,前不久不是有個台大機械博士跑去讀二專,立志要開船嗎?

開船月薪可是30萬起跳,很有吸引力,

42歲的博士,立志在航行,應該是肩負重任下的決定吧.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我又沒回去念四技
乾我什麼事情
只是去考考試...(恕刪)

20年前?加上報考年紀...
算下來都快可以當我爸了,
照年紀來說我叫你一聲大叔應該不為過

而且大四考四技還蠻不合理的,
好歹你受了4年的專業訓練,還是你那4年依然是國英數歷地公?
比起高職的3年打底,你還多了1年。
國英數本來就是高中生的強項,因為高中那3年就在這幾個科目打轉,
共同跟專業都贏,怎麼比?
7年 VS 3年耶~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話說那時完全沒想考研究所
並不是大四就一定要考研究所好嗎

但"你那年代"的研究所應該非常值錢吧,
聽說以前考上大學要放鞭炮,如果照這樣推,當時考上研究所應該也要放。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能力足夠的人只想早點唸完書賺錢
如果浪費生命無法讓我賺更多的錢

如果能力足夠才能出社會賺錢,
那當時高職/五專畢業就出來跑跳的能力應該很夠。
--
不知道是否為個案,家父當時是初中畢業全校前10名,但是進國立高工,
畢業退伍後開始賺錢,之後公司安排公司出錢慢慢補學歷,
中間經歷了駐守日本、中國、韓國的廠區,
最後是離家近的技職體系碩士學位,
說是離家近但也不好考,技職體系內學士碩士排名也算前三高的。
以前升學時有稍微問一下,樣本數不多,請見諒...
你那一輩的應該是三大工專的時代,
以當時環境來看,
高中畢業大多只能待文職,
高職入職場後則視專長表現培育,
一般普大畢業則視科系與大專擺一起,
頂尖普大大多會繼續升學或就這樣出去了。
大專部分的樣本只有國立工專,或許偏頗,但我認識的那一輩就只有這個範圍....
--
如果有什麼需要說明或對當時的誤解,
可以麻煩大叔您補充嗎??

bobbycomboy wrote:
誰跟你說高職生不能當RD,造船廠的設計圖還得經過焊接技師的審核後才能開工.
被技師退件還要修改設計圖,所以是會畫圖比較強還是技師比較強?...(恕刪)


"造船廠的設計圖還得經過焊接技師的審核後才能開工"
我是不知道這是你從哪聽來的?

以嚴謹及正確的稱法
"技師"或啥師的(如醫師,會計師,律師,驗船師等)是指通過考試院的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之國家考試取得考試院頒授之證書者稱之.
只有高職畢業是不能考的, 且過去到現在並沒有"焊接技師"這項目!

"技術士"是指通過勞委會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者稱之, 分成甲,乙,丙三級.
屬於"焊接"的職類有一般手工電銲技術士, 氬氣鎢極電銲技術士, 氣銲技術士等

bobbycomboy wrote:
當然不是,職業選擇問題

高職比較職業導向,高中以升學及學術導向

但如果要區分,普大只有少數幾家有學術能力,其他專業程度不如受技職教育顯而易見

以職業來看,
高職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教育模式
高中則是如果不是頂尖,只有死路一條,否則就是讀完大學後又重新跳回高職層次
...(恕刪)


高工只是高職中的一個部份, 此外有商管,海事水產,餐旅,家事,商業,設計,藝術,醫護(現已全面升格至專科)等..
如果性向在此, 早一點進入未必是壞事,
但如非如此..那就可能會是弊多於利了..
bobbycomboy wrote:
如果真要談,醫師其實是技職不是學術導向而是就業導向.

只是台灣的教育將此歸類為普大,實際上就是就業導向的技職.

實際上所有師類的如技師,醫師,護理師,藥劑師,會計師......,都屬於技職類....(恕刪)


若照此標準, 所有工科(工程科系所),所有醫護(含營養)科系所,海事科系所,法律系所,農學(含食品,水產)科系所,會技甚至所有的商管系所, 觀光餐旅科系所等尤其是對應考試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有相對應類科者都該是技職類.

bobbycomboy wrote:
研究不一定就是普大
研究分兩類
1.應用科學的研究,台灣其實所有學校都走此路,例如台科大跟交大走的路線有差異嗎?只有少數跟此無關
2.基礎科學的研究,如物理,化學....台灣只有少數學校教授有此能力
...(恕刪)


那請問生命科學/生物科技是基礎科學還是應用科學?
早期兩所四技學校台科大(工技學院)及朝陽科大(朝陽技院),我68年彰化高工電工科畢,當年2班電工科參加四技入學考全數摃龜,可見有多難考,當時高工電工科同學一半以上亦考上彰化高中,因鄉下升學選擇不像都會區以高中為第一優先,因為大學聯考錄取率不到20%,因此,還是有一半以上選擇高職。
隔年69年台科大只招收服完兵役考生,一直到75年為止,所以69~75年間當時所招生須役畢,故入學除了役畢就是免服兵役考生,那些役畢很多是二專落榜生,高工畢業只能選擇二專一途,因為優秀學生多升學台北工專等校,因此69~75年間所招學生程度很差,與二技生落差很大,所以76年停收四技生,過幾年才恢復招收四技生。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小夥子大叔就讓你問我...(恕刪)

大叔~所以我才納悶,
但事後想想也是,以前老家似乎是貧戶,
當時的想法是只要讀3年就能賺錢,何必讀5年甚至7年?

家父目前在某傳產業界龍頭任高管,
其實算一下,若不包括在職洗來的學歷,可能他的學歷是最低的。
其他理級則是技職/普大各佔一半,不少有國外學歷,
其餘的至少也會補到國內碩士。
--
接下來的樣本為自身親友...
那一輩的技職出身幾乎都讀五專,也都是三大工專出身,
然後就做到現在,或是插大、二技、研所...

學歷只到高中的大概只有1、2位,而且學校分數都不低,皆屬地區龍頭,
不過當時能應徵的似乎只有文職,現任管理職的更是少數...
(當然,樣本數真的不多,若有其他例子請補充。)

其他高中的則是"必定"升大學,且多進入教育體系,其餘則選擇法、商、醫,
當年讀高中似乎是個很大的風險,不是熬出頭就是...

當時高中不知道能不能考二專?
算下來似乎有一位畢業後忘了讀高中/職,
而後二專、插大、研所,目前在國外...

聽誰講的?
當然是自身經驗!
連我前兩個中小企業的老闆也都是技職出身,
其中一個還是高職冷凍科!
廠商的老闆似乎也多是技職,印象中只有一位讀到普大,
聽說很多是年輕時就跳出來做,
校長兼撞鐘、客廳兼工廠的弄到現在...

只到高中就出來賺,或許在那年代可以,
但現在這年代真的想不到高中畢業有啥技能可以賺錢?
而且當時高中適任哪些工作?有哪些專長?
能請大叔再憶一下當年嗎??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