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新階級懸崖(11/28更新)~~日本血淋淋的例子,什麼假的,有錢的爸爸最可靠


continuum wrote:
說別人不努力只是"藉口" 政府給了相對應的機會嗎 ?
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單位人士編制已經滿編
你覺得今天在這單位拼得要死要活想出人頭地簡單
還是同一個人在一個正在擴編的公司來得簡單 ?
...(恕刪)


您說的沒錯,但是我認為和我的論點不相左。

在自然界,當湖泊快要乾涸時還不走的動物,在渴死的時候能怪老天不公平嗎? 怪了有用嗎?

單位不好,難道不能換個單位? 這個公司不擴編,你還賴在這裡幹嗎? 如果一個員工百般抱怨公司,但又卻因為本身原因而選擇不走,這值得同情嗎? 我認為不。

那因為本身能力不足而走不了的人呢? 為什麼不把罵老闆的時間用來加強自身能力? 寧願把時間精力用來做別的事,而選擇不願加強自身能力的人,值得同情嗎? 我認為不。

總歸一句,努力雖然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努力更不會有回報,雖然很多東西是天注定的,但是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上。

我認為,做人應要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每一天,而不是一天到晚往別的地方為自己的不足找藉口。

腦殘代表 wrote:
你講的才不可怕

可怕的是那些三四五年級訂出來22k的想法

20年後讓自己小孩去面對

作繭自縛


你這樣講法,不是連你祖父母,父母都罵進去了!!!
每個年級都有好壞,不要幼稚到把人簡單分類~~
就像六,七年級有人殺父母,要不要說六七年級的人都爛????沒人性???

都這麼大了,不要講一些小學生的話!

Kanyil wrote: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聯考時代,有錢的能找名師補習專心讀書,下課後喝個燕窩繼續K書,沒錢的打工下班後吃個豬油拌飯,還得幫忙家務,讀書的時間一定比較少,我看不出來有比較公平。


是不公平,但是現在的作法更加不公平,以前像是把弱勢家庭小孩起跑點往後挪,讓他們天份必須高人一等才有機會扳平差距,現在則是進一步改變跑道材質,讓沒有特殊跑鞋穿的小孩更加舉步維艱.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林淑芬分析全國163所大專院校101學年度學雜費減免資料發現,低及中低收入學生比率最低的陽明大學,僅0.41%,每千人僅4人;最高的和春技術學院達9.89%,每千人將近百人,兩者相差逾24倍。
此外,全國大專院校低及中低收入戶學生共4萬6千餘人,佔總學生比率為2.13%,其中國立大學弱勢學生比率僅1.1%最低,其次為私立大學比率1.85%;而國立技職院校平均2.48%、私立技職院校平均3.8%都較平均值高。
===============================================================
單就這種分析我有些盲點, 小弟是認為欠缺逐年的比較是無法看到弱勢入學人數的增長,只憑同年的數據端點比較是無法看到幫助弱勢的繁星計畫及其它弱勢助學方案的真正是否有效果.....
加藤老鵰 wrote:
是不公平,但是現在的...(恕刪)

心有戚戚焉
這次我沒吐槽你喔



我想這一張圖應該夠解釋了,除非有錢人的老爸車拋錨,或是窮人的小孩天生神力,不然很難改變..

個人認為聯考是把有錢人的車給拿掉,但窮人小孩仍然有負擔,但至少已經做到能做到相對公平的狀況..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我很懷疑有多少學子的家長在此討論串

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

現在很多加分的「項目」
家長錢砸下去,自有「專人」弄得好好的。「學子」一點力都不用出。

『補習』
聯考時有
現在也有
有錢人多補幾科
沒錢就補主科
但是,『補習』至少還要「學子」用力出力!
爛泥扶不上牆的"咖小"補習還是效果有限
但是這些"咖小"萬一好運生在好人家,有錢的家長錢砸下去,自有「專人」弄出一堆可加分的「項目」。

這就是教改後不公平之處。
文不對題的到底是誰,兩套標準的網管?

pk-king- wrote:
一種是階級現象在形成,他舉過一個例子正好上過新聞,各位可以查一下,

他說他某個朋友以他爸爸名義成立清寒獎學金,提供臺大政大學生申請
結果好幾年無人申請,他非常生氣跑去質問學務長,結果難忘學務長臉上一抹機八的微笑,
他回說教授,拜託你跟上時代,讀公立大學的多數學生家長不敢說是大富大貴,至少也是小康,
哪用的著什麼獎學金,再說獎學金這麼多個要排隊啦!那個教授啞口無言。

很明顯的社會階層流動開始變死水

...(恕刪)
為什麼成立清寒獎學金,只提供臺大政大學生申請?

這篇是直指這2校學務長辦事不力?


he168tw wrote:
林淑芬分析全國163所大專院校101學年度學雜費減免資料發現,低及中低收入學生比率最低的陽明大學,僅0.41%,每千人僅4人;最高的和春技術學院達9.89%,每千人將近百人,兩者相差逾24倍。
此外,全國大專院校低及中低收入戶學生共4萬6千餘人,佔總學生比率為2.13%,其中國立大學弱勢學生比率僅1.1%最低,其次為私立大學比率1.85%;而國立技職院校平均2.48%、私立技職院校平均3.8%都較平均值高。
===============================================================
單就這種分析我有些盲點, 小弟是認為欠缺逐年的比較是無法看到弱勢入學人數的增長,只憑同年的數據端點比較是無法看到幫助弱勢的繁星計畫及其它弱勢助學方案的真正是否有效果........(恕刪)
也不需要比了,調查出"全國大專院校低及中低收入戶學生共4萬6千餘人",
起碼就是這麼多人需要獎學金幫助.
今年有錢不一定家明年還是有錢,公司一結束父親沒工作沒收入,半年就可能搞垮一個家.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