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職教師根本沒有前面提到的退休方式, 退休金只有一種, 自己從薪水中提撥退撫金出來
過去的退休制度如何, 如果有問題應該由相關機構檢討, 跟現職教師有什麼關係?
2. 無論是月退、一次退, 五十五歲退休優惠, 是所有公教人員的一般狀況, 並不是只有教師才這樣
會出現排擠到教育經費, 也是因為教育經費佔總預算比例不到過去的70%, 以及人事經費不像公務人員是獨立的
3. 退休教師領雙餉? 退休後他還有能力, 另外去找一個工作, 這個是他自己的選擇啊, 許多公務員也如此
之前不是還有公務員退休後還回任原單位當顧問, 又兼了好幾個其他職務, 怎麼沒有人說話?
另一種雙餉更無奈, 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就是年限退伍的軍人, 才屆中年, 只好去找類似保全的工作
以上這些都不是只有教師才有的問題, 為什麼教師要特別被拿出來放大檢視??
另外, 很多教師也不是因為自己想退才退的, 而是教育主管單位為了經費跟員額考量
用各種制度或政策吸引或是強迫老師提前退休, 現在反而是很多想退都退不了
永和完治 wrote:
台灣中小學老師平均月薪高達六萬元,加上獎金、補助、月退、提撥,平均為十萬七千元,早就是高所得一族。「假如老師子女教育補助費不列入基本需求,一年大約可省下二十五億元,就能把全國中小學水電費cover下來~
這種計算方式太誇張了, 除了年終跟考績, 那一項是可以算入實際收入的?
月退是退休後才領得到, 提撥是從薪水中提撥出去的, 對收入來說反而是減少的
而補助目前更是少之又少, 不但項目變少, 能申請的也是有相當的條件或額度限制
請問一般在計算平均收入時, 會把年終、考績都一併計算下去嗎?
更別提還把什麼全勤獎金、不休假獎金、三節獎金、婚喪喜慶互助金算進去的
要就拿相同的標準比, 而不是拿這種一邊是全部併入計算, 一邊卻用淨月薪計算來比
或是拿 所有現職和退休教師的平均 跟 某個階層或年資的其他行業人員的收入平均 互比
根本是混淆視聽的一種比較方式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