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中國古代不重視工業和科技的原因在哪?

今天不是在比哪個人種比較聰明,只是的確目前西方先進國家的科技水準遙遙領先,
這樣的落差就擺在眼前,亞洲人智能不差並沒有爭議,所以我想真的是制度跟風氣出了問題。

另外,誰最早有概念跟想法不是太重要,真正能付諸實行才是推動工業進步的動力,
就算真有畢昇這個人好了,就算他當真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提出活字印刷想法的發明家好了,
結果中國絕大多數的書籍都還是用相較落伍的雕版印刷印出來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比人家早想到沒有甚麼了不起,因為結果就是根本沒能派上用場,何況所謂四大發明真的很牽強。

chinshentw wrote:
另外,誰最早有概念跟想法不是太重要,真正能付諸實行才是推動工業進步的動力


以蒸汽機的發展為例,早於瓦特發展出初代雛型機的人不知有多少,甚至可以追溯到由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希羅(Hero of Alexandria)在1世紀發明的汽轉球(Aeolipile),可是呢,在西方科技史上,汽轉球頂多被視為一個有趣的玩具,很有創意,但就是這樣,沒有人會沾沾自喜拿它當成改變文明進程的偉業.

要是希羅是中國人,今天恐怕就是中華第五大發明的標竿人物代表了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以蒸汽機的發展為例,早於瓦特發展出初代雛型機的人不知有多少,...(恕刪)


其實類似的問題就看你從什麼樣的角度去切入吧。

以印刷術為例,
如果是要談論活字印刷對人類知識文明傳播的影響,
古騰堡無疑居功厥偉(雖然其出發點私利多於公益);
而如果你是要探討整個印刷術本身的沿革,
一句「古騰堡發明印刷」只是偷懶。

就像任天堂將電視遊樂器發揚光大、改變了世界,
但我們不會說任天堂發明video game;
蘋果的iphone將智慧手機發揚光大、也改變了世界,
但我們不會說蘋果發明智慧手機。

歷史只記載李白'杜甫
卻沒人知道紫禁城的建築師是誰
就可知到答案了

enzolin168 wrote:
歷史只記載李白'杜甫
卻沒人知道紫禁城的建築師是誰
就可知到答案了
...(恕刪)


就像多數人知道畫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是達文西,
卻不知道展示這幅名畫的羅浮宮是哪個建築師設計的。
rexjian wrote:
其實類似的問題就看你...(恕刪)

愛迪生也不是第一個做出燈泡的人啊...但是大家還是說他發明了燈泡...
原因是"發明"可以嚴格區分"發明"和"技術原型",
每一項"發明"都有很多的"技術原型",兩者的差距就在技術成熟度,
要實際可用,可複製,可推廣,等等的條件...
只是兩者的定義很模糊,才會有後來這麼大堆的各說各話...

內衣 wrote:
記得宋朝時中國科技其...(恕刪)

因為心外求法是外道

工業和科技,無法讓人解脫輪迴
加藤老鵰 wrote:
如果是要講xx的概念...(恕刪)


嗯!與chinshentw大的討論確實沒討論到產量問題,只談到古騰堡之前是否有活字印刷.

必須坦白承認古騰堡確實是大量商業化的源頭,拉丁語系的字母都只有數十個,也就是說只要準備數十個字母各有足夠的數量就可以開工,活字印刷因而得以在歐洲大放異彩.

不過遇到中文可頭疼了,常用字就接近三千,每個字還要有足夠的數量,如果不是需要大量印製,那活字的成本與雕版比起來往往不夠明顯,這也是雕版依然盛行的主因.

雕版印刷還有很多優點,例如技術需求較少也省了人工,雕版完成後幾乎不可能出錯,此外很多精美的書籍是由名家所書,配以彩繪一氣呵成,再由一流工匠雕製之後雕版與書籍本身就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這很明顯是活字無法做到的,至於歐洲的印刷術主要是印製贖罪券跟聖經,我想這應該沒人當藝術品收藏.

所以直到現代化的複印技術之後雕版才逐漸淘汰,這是個無奈的事實,也因上述原因活字印刷在中國不是主流.

至於討論某種技術何時何地實用化,這是實事求是的討論,跟虛榮無關,過度引申毫無意義.
嚴格來說

清末不是不想振作 變法

只是被一個壽命很長的瘋婆娘

搞掉整個國家

如果沒有她的話

中國搞不好 甲午戰爭不會輸掉

同樣是女人掌權

下場怎麼差這麼多阿....
死忠HTC迷
加藤老鵰 wrote:
以蒸汽機的發展為例,...(恕刪)


瓦特"發明"確實是個很有爭議的點,Thomas Savery在1698年就研發出了可以工業用蒸汽機,要是瓦特是中國人的話蒸汽機的發明人大概就是Thomas Savery了,當然我是胡扯!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