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老鵰 wrote:
如果是要講xx的概念...(恕刪)
嗯!與chinshentw大的討論確實沒討論到產量問題,只談到古騰堡之前是否有活字印刷.
必須坦白承認古騰堡確實是大量商業化的源頭,拉丁語系的字母都只有數十個,也就是說只要準備數十個字母各有足夠的數量就可以開工,活字印刷因而得以在歐洲大放異彩.
不過遇到中文可頭疼了,常用字就接近三千,每個字還要有足夠的數量,如果不是需要大量印製,那活字的成本與雕版比起來往往不夠明顯,這也是雕版依然盛行的主因.
雕版印刷還有很多優點,例如技術需求較少也省了人工,雕版完成後幾乎不可能出錯,此外很多精美的書籍是由名家所書,配以彩繪一氣呵成,再由一流工匠雕製之後雕版與書籍本身就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這很明顯是活字無法做到的,至於歐洲的印刷術主要是印製贖罪券跟聖經,我想這應該沒人當藝術品收藏.
所以直到現代化的複印技術之後雕版才逐漸淘汰,這是個無奈的事實,也因上述原因活字印刷在中國不是主流.
至於討論某種技術何時何地實用化,這是實事求是的討論,跟虛榮無關,過度引申毫無意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