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5988 wrote:
普通人家要靠明星高中或大學翻身
那才是最不切實際的想法
台大做過訪問了
能上台大的孩子
父母不是有錢,就是軍公教的比例很高
去這裡看看吧
在此
引用其中一段
為什麼臺大學生如此極端地來自少數地區呢?我們再看看其他數據,就會恍然大悟了。根據同一份調查資料,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 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 54.2%。原來,像我這種來自勞工家庭、母親一個月領一萬初最低工資的人,在臺大是如此鳳毛麟角。
面對這問題很簡單嘛,根據樓主題目,那消滅明星高中之後,你認為前幾志願的大學
有可能因此增加窮人家的比例嗎?並提出理由...況且我認為這比例已經很合理了,表示
45%的學生家庭月收入不到八萬,也就是父母都領4萬月薪,這算高??兩個老師結婚
到孩子念大學,薪水也不止這樣..
每個人家的資源,環境都不相同麻,難道有錢人不會在競爭體制下獲得任何優勢?
就算是當兵這種義務都有其優勢了,更何況是家長更容易插手的教育。不然改用
依身分字號分發如何?尾數1的念台大,2的念清大.....是不是就可以翻身了??
一樣不可能,連勝文輔仁法律可以做悠遊卡董仔,換你是輔仁法律畢業的呢??
這只能做到盡量公平,不然提個更好的方法。
bigmouw wrote:
話說這裡有多少人有唸過明星高中
我常跟人家說明星高中很好考
像建中一年收33班 一班50人大概就是1600人左右
而高中生北聯總共10萬人
10萬人取1600人錄取率是1.6%再加上扣掉所謂的男女因素率取率達到3.2%
而10萬人還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口數
現在出生率下降一年的出生人口數也不過16 7萬人
這樣的錄取率會更高
你說比起後來的明星大學的明星科系還有明星研究所跟未來一堆錄取率搞不好不到1%的這樣的考試好不好考
不....你忽略的對手問題。跟你一起考北聯的不知道有多少之後會上台大醫科,電機....
你覺得那些醫科生會來跟你爭你所謂那種1%的考試嗎?他真要來爭,你再唸十輩子也考不上
而這些前十名都喜歡坐在一起,
她們選了教室最左邊前面的區塊,
大家圍著前三名坐著,
漸漸的老師們都對著左邊講課,
黑板的右邊幾乎變成登記上課說話名單的地方。
記得當時有人反對這樣的做法,
但導師只說:座位不是他安排的,得靠自己去爭取!
我當時覺得老師說的沒錯,
如果你也想和他們一起討論作業、獲得老師大量的關注、
比較安靜的學習環境、比較乖的朋友,
你應該努力考進前十名,
然後自己選座位,
可是前十名卻很少更換過。
右邊的人在幹嘛呢?
他們多半在睡覺、傳紙條、聊天和吃東西,
他們是因為不受重視才選擇這樣的生存方式?
還是他們根本不想進入這前十名的勢力範圍?
我已經分不清了。
過一陣子,
班導師把一個幾乎是流氓的學生放到了最左邊第一排,
要坐在附近的班長、副班長、學藝股長盯著他上課,
他坐在我前面,
我看著他總是上課睡覺下課抽煙尿尿,
這樣的環境並沒有改變他,
當大家在討論三角函數時,
他靜靜的睡著,
科任老師沒有叫醒他,
只希望他不要打擾到其他人就好。
畢了業沒多久,他進了監獄到現在都還沒出來。
導師也嘗試過把11-15名的同學分散到右邊的區塊,
那些同學卻很少再回到前十名區塊,
光是上課聽到他們嘖同學的聲音就知道那邊有多不平靜了!
他們好想再回到教室的左前方,
但是前十名的實力好堅強,
他們只能在邊緣掙扎著。
我試想:
教室的左前方就是明星高中的雛型,他們考上公立高中、國立大學,
幾個好友討論著跳槽的價碼、生命的意義。
教室的其他區塊就是十二年國教的雛型,對於想好的人,必須要更努力、花更多時間與力氣,
而無所謂的人,他們依舊無所謂,繼續傳紙條、吃餅乾、睡他們的覺。
我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
但我還是想坐在教室的左前方.....
今天喊到這樣,真的對台灣教育有幫助嗎?
如果真的不在乎明星高中,認為學生自己就會念書,那何必要去剷除明星高中?
照這樣的邏輯:社區高中的學生應該也會自動自發念書啊?建中北一女關他們什麼事?
那又何必要把建中北一女打掉?
真的把北一女建中打散,學生抽籤入學,那請問:大學入學怎麼辦?難道大學入學沒壓力?
我也沒看過美國一流高中生打算進一流大學 是可以在無壓力的情形下過高中生活的
美國也照樣是有高中名校 難道這些學校都不用有壓力?抽籤入學?
台灣要教改 不是要打掉以升學為主的明星學校
應該是建立連技職教育一起的升學制度
讓每一個學校都是明星學校,就算是念高職,畢業出來不怕沒頭路
可惜的是台灣現在的技職教育都被當年的教改搞爛了
職業學校裏面設高中部 大家都搶著念大學 科技大學也開放一般高中生去考試
這樣做 滿足了家長讓小孩念大學的心願 問題是:每個小孩都適合念大學嗎?
今天改成抽籤入學,我相信有更多家長寧可違背小孩的心願去讓小孩抽籤入學建中,
而不願讓他們去學一技之長和找到他們的興趣。
我不相信改成免試升學會更好,特別是教育部這樣見風轉舵,政策搖擺不定,這絕非學生和家長之福!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如果有讀過國中就會知道前十名和後十名會的東西絕對不一樣,
如果讀到高中這些人還同班,真不知道老師如何教,
以英文來講有的人已經中級過了,有的人不認識26個英文字母。
到了高中還期望跟國小一樣都放在同一班,學一樣的東西,真是夠了。
適才適性分流才是正確的路,家長必需明白讀書不是唯一的路,
為了國家競爭力,明星高中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國家有菁英份子(走研究路線的),
像我一樣的平凡人,才會有好日子過啊。
不要說歐美沒明星高中,只是他們的明星高中是私立的,而為了讀進大學名校,
他們的競爭可是更激烈的,廢除明星高中只會讓私立學校變成明星學校而已,
到時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可讀得起的。
德國小學是五年,小學畢業進入中學,就開始分流了。德國學生有不快樂嗎?
如果不提歐美,亞洲那一個強國的中學生不競爭,我們有本錢嗎?
請讓想讀書的學生能有好的讀書環境,
請讓不想讀書的學生,能有好的專業技術學習環境。
只要家長不要有「讀書才有前途的想法」,
只要政府能把多一點的資源分配到技職學校,
明星高中就不會造成成任何問題,而且會成為培養研究人才的搖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