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
外國不同語言的拼寫與發音的對應規律,一般人不可能全都瞭解,若不加以規範,則必定出現誤譯。於是中國大陸組織專家學者,為世界50多種語言制定漢字譯音表,每種語言可能出現的音節,都指定音譯漢字。譯名以音似為主,形似為輔。(例如發音有清音濁化,仍照清音翻譯。)人名翻譯,有部份音節按男女分用不同漢字。地名通名需要意譯,所以編訂世界不同語言地名通名的中文名稱。
中國大陸對於外國地名,可以參照1998年中國地名委員會編《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並可參照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編輯出版的《世界地名錄》和知識出版社1988年編輯出版的《世界地名譯名手冊》。無現成譯名可循的地名,根據地名委員會的《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音譯。外國民族名可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和商務印書館的《世界民族譯名手冊》。外國人名,優先參照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各卷所附的「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其次可參照新華社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針對各個語種的姓名譯名手冊,如《英語姓名譯名手冊》、《法語姓名譯名手冊》、《德語姓名譯名手冊》、《西班牙語姓名譯名手冊》、《葡萄牙語姓名譯名手冊》、《羅馬尼亞語姓名譯名手冊》、《意大利語姓名譯名手冊》等。以上均未收錄的人名,可根據新華社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譯音表》中相應語言的譯音表音譯。
————————————————————
台灣
台灣對於外國的人名及地名基本上以民初學者嚴復先生的信、達、雅為原則來進行翻譯。官方的要求也大凡如此,並尊重民眾所思考的出發點,未特意規範或指引翻譯者。翻譯者一向以約定俗成的譯法來從事翻譯。
中國大陸
外國不同語言的拼寫與發音的對應規律,一般人不可能全都瞭解,若不加以規範,則必定出現誤譯。於是中國大陸組織專家學者,為世界50多種語言制定漢字譯音表,每種語言可能出現的音節,都指定音譯漢字。譯名以音似為主,形似為輔。(例如發音有清音濁化,仍照清音翻譯。)人名翻譯,有部份音節按男女分用不同漢字。地名通名需要意譯,所以編訂世界不同語言地名通名的中文名稱。
中國大陸對於外國地名,可以參照1998年中國地名委員會編《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並可參照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編輯出版的《世界地名錄》和知識出版社1988年編輯出版的《世界地名譯名手冊》。無現成譯名可循的地名,根據地名委員會的《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音譯。外國民族名可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和商務印書館的《世界民族譯名手冊》。外國人名,優先參照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各卷所附的「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其次可參照新華社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針對各個語種的姓名譯名手冊,如《英語姓名譯名手冊》、《法語姓名譯名手冊》、《德語姓名譯名手冊》、《西班牙語姓名譯名手冊》、《葡萄牙語姓名譯名手冊》、《羅馬尼亞語姓名譯名手冊》、《意大利語姓名譯名手冊》等。以上均未收錄的人名,可根據新華社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譯音表》中相應語言的譯音表音譯。
————————————————————
台灣
台灣對於外國的人名及地名基本上以民初學者嚴復先生的信、達、雅為原則來進行翻譯。官方的要求也大凡如此,並尊重民眾所思考的出發點,未特意規範或指引翻譯者。翻譯者一向以約定俗成的譯法來從事翻譯。
拉霸王 wrote:
我是不懂德文但是很多...(恕刪)
中原地區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中心。夏商朝曾建都於中原商丘、安陽、鄭州等,自漢朝起洛陽、南陽、開封成為王侯將相建都之地。廣義的中原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陽,開封,商丘,安陽,鄭州,南陽)為中心,輻射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廣大平原地區,狹義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
中原人说河洛话、闽南话?
满族人有自己的满语,也有自己的滿文,而且到清後期連皇家也沒有幾個會說的了,普通話(國語)怎麼會是他們的話?如果說採用個別詞,那是所有語言交流中都會產生的現象。
yvmp4 wrote:
寮國,大陸是叫做老撾...(恕刪)
老撾的“撾”大陸念的是“窩”音
沒有核彈、航母,你是破壞地區平衡的邪惡勢力;有了10個航母群、萬顆核彈,你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