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灣教育部對大學的分贓出來了,今天100億被12家大學分掉


bobbycomboy wrote:
教育大拜拜還留伏筆,...(恕刪)

學校又賺了 謝謝老闆喔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有一次在系上的研討會啥的
門口外有一排桌子上面放一堆小點心+飲料
我們還不行碰哩!!!
X的!!
那些東西有部分是我學費贊助的
老子不行碰?

逼哩噗 wrote:
有一次在系上的研討會...(恕刪)

那是教育部補助款,你的學費早就被學校拿去用了...
海斯勒 wrote:
學校又賺了 謝謝老闆...(恕刪)


李家同建議教育部應好好檢討台灣技職教育政策,不應要求技職校院過分注重學術,例如現在連技職體系的教授都要寫SCI的論文,「這是沒必要的」,也會導致學生既沒技術,但研究成果又比不上台大學生。
----------------------------------------------
的確台灣普大制度只需要留下台大就夠,其他全改為技職,這樣就不會導致學生既沒技術,但研究成果又比不上台大學生。

近年來教育部定了一個亂七八糟的規則來追求進入世界名校,害原本以培育中階研發人員為主的技職院校,為搶500億教育大餅,不得不重視起追求SCI.教育部為了政治分贓,拿納稅人500億的錢到世界各個排名單位去灑錢,追求台灣幾個大學的徒名,不努力搞好基礎科學及技術,

反觀台師大及政大,雖然SSCI,SCI不怎麼樣,但教育部依舊可特例讓其保送搶食500億大餅,然而你看到過教育部為技職教育的學校保送過500億大餅嗎?

李家同雖一直呼籲教育單位重視技職教育,不過看起來教育部我行我素,立法院人員素質低落,只要學校給他們油水,500億大餅就很好取得.

dudance wrote:
台灣人材本來就不多, (相對於庸才而言)
分散在那麼多學校, 每個學校又都要拿好成績, 很難..
又要求量大? 又要求質好? 台灣真的有那麼厲害?
,...(恕刪)


以前在企業被老董說我是個人才時,我都會很生氣,因為這代表你接收的事情複雜度會變得很高,而且幾乎是全公司沒人要處理的事情

realeric wrote:
應該把對後段大學的補助取消 來補助前段的學術研究

台灣大學真的是太多所了
...(恕刪)


你好像說反了,誰在繳稅?這些錢用在營養午餐,高職免學費,這些才是多數人心所想.

台灣已經有中研院,工研院,國科會,又有這種單位

http://www.ncp-tw.ntust.edu.tw/front/bin/home.phtml

研究還不夠嗎?大學能搞出甚麼?幾十年飛機及汽車引擎都搞不出來,你還奢求甚麼呢?

國科會的費用已經夠浮濫了,成果發表已經夠隨便了,台灣的學術單位沒技術底,連要弄個簡單的傳動都設計不出來,就算設計出來也無法做出來,根本搞不出成果的.你就別奢求了.

台灣教授腦筋不行的,教書還可以,做研究搞成果,別談了.

若是紙上談兵,又何必花500億呢?
所以要集中成立研發中心

應該集中三所大學就好
realeric wrote:
所以要集中成立研發中心

應該集中三所大學就好...(恕刪)


看過李家同的說法嗎?我COPY給你看:
================================================
台灣教育政策,不應要求技職校院過分注重學術,例如現在連技職體系的教授都要寫SCI的論文,「這是沒必要的」,也會導致學生既沒技術,但研究成果又比不上台大學生。

================================================
我把他翻譯成白話文:

首先時空背景應該是這樣,李家同,到台大罵技職司,原因是是台科大原本請他去演講,結果後來取消沒請他去,很生氣 所以假裝罵技職司來罵台科大.

我們不討論事情原委,直接以他說法來討論.
若依這李說法,
1.台灣只需要一家大學搞學術研究就可,那就是台大.
2.其他學術研究不如台大的學校都要變成技職體系
3.包含以前他任教時的清大,因為學術也不如台大,搞得讓清大,交大及成大像個工學院,所以應該都走技職道路

這是他的看法.

------------------------------------
我個人看法,他想表達的是:

台灣缺少生命力,沒了技職,台灣就少了很多郭台銘,許文榮等勇者及創業者

個個只想當好逸惡勞的學者,政客,做個沒有鬥志的上班族,安逸將使整個社會缺乏動力,缺乏創業精神.

教育部定了一個糟透的規則企圖讓部份學校進入世界名校,拉低了整個教育方向的錯亂,原本是提供社會中堅力量的技職院校為搶教育大餅,不得不重視起追求SCI,SSCI以搶食頂大及卓越大學的教育分贓制度.

但又怕總體教育偏理工,只好保送兩家學校做華語文及大陸與選舉研究.

============================================================
再看看台科大校長的說法:
台科大校長陳希舜對李家同的看法不以為然,反問「大學生和科大學生投入職場之後,有什麼不同嗎?」他說,在政府明訂學校的經費獎勵辦法中,就以研究成果為主,科大院校只是遵守遊戲規則。

陳希舜認為,技職院校的研究偏重應用研究,但不表示學校沒有基礎研究,只是比例問題,他認為不必過於強調技職院校或普通大學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最重要的是能夠「人盡其才」。
============================================================
陳希舜認為科大也應重視SCI/SSCI,因為這是教育部定的遊戲規則,

既然是遊戲規則,間接也批評了台師大及政大沒有SCI的學校,成為頂大是否違反自己定的遊戲規則? (然而台大校長為了讓華語文成為重大發展項目,聯合教育部長唱雙簧,所以臺大因此多拿一億經費)

所以整個教育因為台灣為了跟中國大陸看齊,使用了中國對其學校的評鑑方式,
但試問,台灣這些不重視基礎科學及技能的學校,那一家學校的研究可敵得過哈工大的火箭推進器,將太空技術直接實體化?那家學校的研究又將軌道學實體化,做出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

台灣那家學校有這種能力?幾十年的國科會輔助搞出甚麼東西了?連個飛機及汽車引擎都弄不出來,你還苛求甚麼呢?

我不是看不起學界,而是詐騙集團深植台灣教育界
應該要重視的是基礎研究 管你sci 還是csi

至於技職得問題比普大還嚴重 就是太浮濫
realeric wrote:
應該要重視的是基礎研究 管你sci 還是csi

至於技職得問題比普大還嚴重 就是太浮濫...(恕刪)


拿研究經費多的搞不出名堂,說沒拿經費太浮濫,會不會又本末倒置?果然邏輯能力不行,有沒有能力好一點可對談的?

MIT 哈佛 史丹佛 加州理工  這些學校要拿國家經費可是要接PROJECT呀! 
如噴射推進實驗室,先前密西根大學所研究的自由電子雷射,可是有成品,也做出不少成果.

在台灣拿國家補貼的大學被怨定了,總體是一種體制下的墮落,並不是好事
搞不出名堂已經被罵成敗家子! 若有點小小的成績會被譏笑吃那麼多放那麼少!

方便說一下自己那家學校嗎?程度怎麼那麼低?知識也差到不行.夭壽喔!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