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星巴克的咖啡品牌與統一的共同開發推廣(買一送一)後的客群消逝


chang578 wrote:
整篇文章外表上分析的好像不錯
但是.........
我覺得這是一篇自我見解不錯的文章

+1
這種文章太文言文了、
不如樓主直接說"如果統一再用這種模式多久、星巴克會倒"之類的
這樣還比較有可看性!

說實在的、樓主真的是多慮了、別忘了這裡是台灣、盲目的消費者記性一向不好!
該向sb報到的就是會準時報到、不會因為買一送一這種小事就在那邊"張"!
當然我不是說樓主在"張"........
他x的,我還真的失眠了。

轉貼統一企業的「巴克經驗-徐光宇

「做星巴克最大的成就感是,我們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員工原先是忠實顧客,因喜歡我們而加入團隊。而我們的客群中有百分之七十是熟客,」徐光宇說,統一學到了星巴克,星巴克也學到了統一。

看來,今日果然不一樣了。翻盤了!

JerryKS wrote:
發完這篇,我也該準備...(恕刪)


拿分數來比呀!不奇怪呀~總公司覺得總分就合標準了,管你細項分數是多少幹麻?頂多擔心有沒有及格就好了,
所以哪有跟現實不符,也很合你的說法,營收上升總公司當然沒差呀,所以又是你奇怪的論點了!

你說"只是很多人不想去星巴克點便宜的咖啡罷了",這何嘗又不是你自己的想法,你怎麼不說同樣低價格的東西,別家品牌會比星巴克好喝呢?

所以說你還是用情感在講你的想法而已!還是沒變~

你說"經營別人品牌不是磨損他。更何況,拿著另一種品牌(7-11)去跟他打對台。"

那我不得不拿出"愛國心"跟你談談,真要用這種說法,我挺統一,不挺星巴克!可以嗎?

台灣人的消費型態與品牌根深蒂固的特性有沒有考量呢?再怎麼樣被01版有批的很慘的豐田還是很賣阿,麥當勞炸油不合格可是你還是覺得他品質好,乾淨阿!
一個品牌的價值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印象與地位,可以說很弱不禁風,也可以說很難破除,尤其是外來的品牌,當然這也是我的感覺,沒有參考價值!

既然您說您是有年紀的人了,那我這個小夥子不得不跟您建議,很多事情不是用情感就可以立下結論的,您有年紀了,應該明白!

這篇大樓的本質其實是非常好的行銷與管理的討論,但是您用太多情感因素去討論實際的東西,立論失了基礎與證據,就變的沒有意義了,建議您!

把標題改成統一採取星巴克等買一送一與7-11集點等促銷方式,是否會造成星巴克品牌的耗損與顧客流失,這類型的題目中道,才是理性討論的基礎!
那我會第一個回您,不會,因為集滿點點數我會拿去換酷石冰淇淋,因為平日我跟朋友聊天,我還是會選星巴克,我不會因為假日買一送一,所以我跟朋友說我們假日在聊,因為要等星巴克買一送一,本末倒置了嘛!但是對於品牌忠誠度高的星巴克消費者來說,有沒有可能因為太常買一送一而品質下降,店內環境變差而不前往消費,一定也有可能,只是消費者消長或是營收成長or下滑那也是統一要去取得平衡的,至於品牌形象,我只能說套句蘋果迷(也就是您)說的"I don't care!"

星巴克咖啡在經濟學來講應該算是替代性很高的東西,大大可以考慮提供其他更好替代方案取代現有的集點,買一送一等方法,又避免磨損品牌價值!但絕非降價20%這種方案,那有可能更慘..

另外你對於星巴克品牌的熱愛與疼惜,如果數據不支持你,不然你也可以用問卷的方式調查,當然題目設計也要理性,若是也像您這麼有感性因素,那麼也就失了準了,多問問路人的想法更能幫助星巴克!

也希望其他大大多多討論,這真的滿有趣的!

樓主我對於你的內文並不贊同
但是對做學問的態度推崇
如果不是本身業績衰退,
哪需要7-11集點來補一些?
到底是何時開始有集點可換星巴克的?
請板大好好想想,
倒不如說是魚幫水水幫魚,
如果星巴克爭氣,
也不需要統一的促銷,
你說是吧!!
只能說樓主你點出的問題
似乎有勾到一點目前統一星巴克面臨最大的問題
這問題是在台灣十幾年來都沒有遇過的問題
(且這問題的始作俑者不是統一而是星巴克,只是統一把這問題捅更大而已)
我想這絕對不會是買一送一所能解決的!!
買一送一越來越多分路都要改成借現金貸商譽以及員工人數了!

此外 去年尾牙沒有說今年要辦更多買一送一 澄清一下
另外去年一共辦了27次無條件買一送一 今年次數是.....?
樓主想太多了, 咖啡是暴利, 統一又自產鮮奶, 賺死了.
看了半天
有兩點假設是錯誤的
後面的推論當然也不用看了
第一,7-11集點不是只能換星巴克買一送一,還有其他非常多的選擇
第二,星巴克買一送一活動,不一定綁7-11集點,也有自己辦的


台灣人大多不懂
品牌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請有資料的提供一下,

到底三年來漲價幾次?理由?

只記得:
牛奶問題與物價上揚


徐先生的宣示買一送一是報紙寫的
我等等找一下。


台灣的商業訂價只漲不跌,大量促銷折扣。
所以買方都一定要吸收漲價、賣方吸收降價。

最後物價與薪資趨勢相左。
小通澎卻又不敢對惡質的定價方式進行處理(無法可罰)
一個龍頭企業,不敢降價,賣不好就折扣。
次數越多,表示定價偏差過大,依舊賺錢。

該說商業活動的惡質,不能降價是因品牌高尚?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