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金庸小說, 你們喜歡哪一部呢?

jiunyiu wrote:
1.

2.請注意樓主標題,這裡說的是作品.

3.我不確定您說的那個看過十次以上的人是不是在說我啦,反正我也沒說過我喜歡韋小寶.

P.S.:既然金庸作品是通俗文學,為什麼就不能寫一些市井小民發達記?粗俗的行為只有文學作品才能描述嗎?不懂~~~...(恕刪)


1.好吧,如果你要我把話說得這麼準確的話,那也是可以的。
其實我那句「一個只有靠迷姦才能得到女人的傢伙,竟然還有人崇拜他,這真是令人無法理解。」和我後來說的話,並沒有衝突矛盾,只是角度的差異罷了。
對於被韋小寶迷姦的女人,韋小寶就是一個只有靠迷姦才能得到女人的傢伙。
當然如果你要強調這個「只有」,而因此刻意要從其他女人的角度來說,那是的:
「就全世界的女人而言,韋小寶並不是只有靠強姦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女人。全世界裡,還是有某個地方的某些女人,是韋小寶不用迷姦也能得到的。
但是呢,我覺得你故意要來強調這個「只有」,實在很無聊。

2.鹿鼎記雖是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所作,但也是屬於「以角色帶動劇情」的小說、而非以劇情帶動角色。再者,此書的情節從頭至尾完全圍繞著韋小寶,可說是一種虛構的「傳記小說」,甚至也可說是一種另類的「成長小說」,就此而言,「韋小寶其人其事,就等於是鹿鼎記」。談論韋小寶其人其事,和談論鹿鼎記,事實上是沒有分別的。別忘了,什麼叫鹿鼎記?不就是「鹿鼎公傳記」嗎?不就是「韋小寶傳記」嗎?

3.金庸的作品是通俗文學沒有錯。但並沒有人說「不能寫一些市井小民發達記」,這是你誤會了。通俗文學自有其娛樂上的價值,而且就算是嚴肅文學、也多得是市井小民發達的故事。例如包法利夫人中的藥店老闆就是了。重點不在於能不能寫(文學是自由的,寫啥都行),重點是寫作的意義、寫作的價值、寫作的重心。

4.是的,若就小說之角色性格設計而言,趕走歌女那段是相當優秀的一個橋段。一如我常舉的例子:電影「魔鬼專家」中,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s)走入飯店大廳準備上樓去抓史維斯席特龍而為了搶電梯而推開一個老人時的台詞:「去換件像樣的衣服吧你!」,這句看似可有可無的台詞,其實巧妙的突顯了角色性格。但是呢?一部文學作品如果只有「角色性格寫得很生動」,那這種技巧性的探究,依然只是文學裡最次要的部份。嗯,角色寫得很生動,然後呢?你的小說想表達什麼?紅樓夢的價值如果只有寫景寫人寫物很生動,那紅樓夢就沒什麼了不起了。所以呢,重點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我們究竟要談些什麼。你要談什麼,我就會告訴你我看到了什麼。

5.泛道德式的批評,坦白說,一般而言這就是外行人的批評了。但是呢,差別還是在於我們現在要談什麼,以及這部作品能禁得起我們去談些什麼。一部文學作品越優秀,可以談的東西就越多。就好像影評吧,許多常見的影評都只談劇情,半點也不談分鏡、配樂、燈光、衣服佈景。為什麼呢?有些是影評人本身涉略範圍不足的問題,有些是電影的問題(評論「教父」很難不談分鏡,但是評論「哈拉猛男秀」有人會談分鏡嗎?)。鹿鼎記能談些什麼呢?我想是很有限的。坦白說有些作品本身就是不禁挖。我們若要談世界名著「異鄉人」,就一定也會談到道德。但這時我們所談的道德,難道會是一般社會法律通俗的是非對錯嗎?當然不會。因為異鄉人這部作品和道德的關係,本身就很複雜。而當我們去評論時,就無法給出任何簡單的答案。這是作品本身禁得起挖掘的關係。
~~~~~~~~~~~~~~~~~~~~~~~~~~~~~~~~~~~~~~~~~~~~
我再補充一點吧。我們都讀過「差不多先生傳」。但是呢,「差不多先生傳」雖然文筆上寫得很普通,可是「差不多先生傳」真的就只是為了寫「這世上有一位個性奇怪的差不多先生」這樣而已嗎?當然不是的。「差不多先生傳」的重點,根本就不是那位「差不多先生」,而是「中國人的民族性」。當我們閱讀差不多先生而不禁覺得「差不多先生真是一個糟糕的人啊!」,我們就被作者給抓住了!作者就是要讀者們在不知不覺中喊出「中國人的民族性真是糟糕啊!」。那鹿鼎公傳呢?除了講「這世上有一位下流無恥但是手段高明又好運的韋小寶」之外,這本小說還有什麼更大的企圖心嗎?除了人物很生動之外,這本小說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要找下流而成功的人,別的小說難道就沒有嗎?


ps2 wrote:
最喜歡天龍八部與笑傲...(恕刪)



我也是最喜歡這兩部~
連城訣好像是最陰險的內容
有部我忘記了 印象中是一些小品所組成

Morpheus1979 wrote:
我再補充一點吧。我們都讀過「差不多先生傳」。但是呢,「差不多先生傳」雖然文筆上寫得很普通,可是「差不多先生傳」真的就只是為了寫「這世上有一位個性奇怪的差不多先生」這樣而已嗎?當然不是的。「差不多先生傳」的重點,根本就不是那位「差不多先生」,而是「中國人的民族性」。當我們閱讀差不多先生而不禁覺得「差不多先生真是一個糟糕的人啊!」,我們就被作者給抓住了!作者就是要讀者們在不知不覺中喊出「中國人的民族性真是糟糕啊!」。那鹿鼎公傳呢?除了講「這世上有一位下流無恥但是手段高明又好運的韋小寶」之外,這本小說還有什麼更大的企圖心嗎?除了人物很生動之外,這本小說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要找下流而成功的人,別的小說難道就沒有嗎?


以下為聽金庸談韋小寶,您可以參酌看看:

——揚瀾訪金庸

  楊瀾:查先生,在您的武俠小說中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好人和壞人不是涇渭分明的單純的好人和單純的壞人。即使在《天龍八部》裡的十大惡人,也有他們讓人同情的一面。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有時候還是會想,為什麼您的最後一部封筆的作品《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好像完全是一個反英雄的形象,是個小流氓,又會撒謊,又會偷懶,但最後您給了他七個美貌的太太,還有財寶,最後在一個小島上過逍遙自在的日子。您為什麼那麼優待他呢?
  金庸:我當時寫韋小寶這個人物時候,受過魯迅先生的啟發。他寫的阿Q是當時中國人的典型,一方面寫他的精神勝利,一方面描寫大多數中國人的愚昧、盲目,渾渾噩噩、糊里糊塗地過了一生,受到欺壓,最後殺了頭,好像很可憐。阿Q是早一個時代的人,現在的人當然與阿Q不同了,現在解放建國之後,阿Q精神更少了。你現在到中國農村去也看不到阿Q了,你和他們談世界大事、談克林頓,他們都知道,講英國也知道,和阿Q這種人不同了。
  楊瀾:有報紙、有電視、有廣播嘛!
  金庸:我寫的韋小寶就是在海外見過的人多了。我想,阿Q是以前典型的中國人,現在典型的中國人不是阿Q。
  楊瀾:是韋小寶了嗎?(笑)
  金庸:對,是韋小寶了,不是說中國大陸,而是海外的、香港的。有一批中國人,因為華僑眾多,為求生存,有一些中國傳統中很不好的道德品性和個性。有一部分典型中國人,像韋小寶這樣子,自已為了陞官發財,可以不擇手段,講謊話、貪污、腐敗,什麼事都幹。這種事情在康熙的時候很普遍,現在可能也沒有被完全消除掉。
  楊瀾:這恐怕是整個人類存在的問題。但是這樣的人生活過得很好,您在最後讓他又有美滿的家庭,又有……
  金庸:在合理的社會中間,這種人將來要受到懲罰的,如果是很講法制、法律的地方。像韋小寶這樣完全不遵守法制、法律的人,殺人放火、坑蒙拐騙什麼事情都干,在不合理的社會,這種人能很好,不止一個太太,有七個太太。有人問為什麼寫七個太太?我說那時候七個不夠,還要多。
  楊瀾:妻妾成群啊!
  金庸:那時候做大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太太,歷史上是這樣子,不是講現在,而是講康熙的時候。
  楊瀾:所以跟你過去的武俠小說所不同的,是用一個反英雄的角色,也是表達自己的一種社會理想,反面來寫的。
  金庸:不是理想,而是當時社會的現實。在一個很不民主、不講法律的、專制的時代中間,韋小寶這樣的人就會飛黃騰達,好人會受到欺負、迫害,所以寫韋小寶這個人也是整個否定那個封建腐敗的社會。

鹿鼎記我第一次看是國中的時候,
看得不是很懂,只知道這韋小寶怎麼到最後還沒有練成絕世武功。
到了高中的時候,看了第二遍,才有點看懂。
其實金庸是藉著韋小寶做為串場,
帶出康熙剛即位時,
俄羅斯、天地會、吳三桂、鄭成功等各方勢力見康熙年幼可欺,
均有「逐鹿中原、問天下」的野心,鹿鼎記即是此意。
康熙此時上台,危機重重,
所幸康熙憑著聰明才智,一一化解了這種種的危機。
金庸只是多少把這些功勞多少由韋小寶拿去了,
所以我認為鹿鼎記比較偏向武俠的歷史小說,確實精彩。
但我也認同Morpheus1979所說,
韋小寶用迷姦的方式確實很不可取,
連神龍教主夫人被他胡搞瞎搞一番,
懷孕了之後居然也跟定他了,
這種把女人強取豪奪的行逕,
在當時也不合法吧,
當時或很多這種情況,
但韋小寶做了這些事情之後,
卻一點報應也沒有,
難怪許多男人最羨慕的就是韋小寶的齊人之福了。


Morpheus1979 wrote:
1.好吧,如果你要我...(恕刪)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linqqq wrote:
以下為聽金庸談韋小寶...(恕刪)


他對自己的解讀大體沒錯。韋小寶其人其事、充其量,就是描寫出了某種社會現實。問題在於:然後呢?金庸描寫出了一個社會現象這沒錯,但他所謂的「否定那個封建腐敗的社會」、我並不認為他的作品裡有隱藏著這樣更深一層的設計(「異鄉人」的話自然就有了…)。
偉大的文學作品有許多是因為「描寫出了某種『時人所未察』之社會現實」而偉大,然重點在於「時人所未察」。
以韋小寶之流,從古至今哪裡有少過呢?金庸認為阿Q是舊時的中國現象、現在的中國人不是這樣了,但事實恐怕不是如此啊!事實上:阿Q和韋小寶,都是從古至今一直都很常見,也一直都頻繁出現在各類文學作品之中的。

簡言之,鹿鼎記寫的東西一點也不新鮮,反而是老掉牙的東西。之所以有很多人覺得新鮮,純然只是「在幻想武俠小說裡很新鮮罷了」。的確,就武俠小說而言,金庸是很了不起的。但,那只是「就武俠小說而言」罷了。韋小寶在武俠小說中是一種新意,但、那也只是「在武俠小說中」罷了。

都沒有人提到俠客行耶!雖然主角是近乎傻子的天然呆~

wa177 wrote:
都沒有人提到俠客行耶...(恕刪)


其實鹿鼎記和俠客行的主角

有某種程度的相似
射雕英雄傳

雖然已經被電視電影拍到爛了,但我還是喜歡讀小說的樂趣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其亦敵亦友並富有張力的情節,真令人著迷痛快

常常有人會問起最喜歡哪位人物?
黃藥師是我欣賞的角色,這個回答常常換來提問者困惑的表情,
會很冷門嗎? 我就是欣賞他的偏激!

angela000217 wrote:
如果改掉愛喝酒的毛病那他就不是蕭峰了,我很著迷他豪邁的性格,我在想他沒有自盡他留給讀者的觀感是否還是很強烈,問題同樣自盡的游坦之就沒人去懷念。
..(恕刪)


改成自宮

應該更棒

Morpheus1979 wrote:
1.好吧,如果你要我把話說得這麼準確的話,那也是可以的。
其實我那句「一個只有靠迷姦才能得到女人的傢伙,竟然還有人崇拜他,這真是令人無法理解。」和我後來說的話,並沒有衝突矛盾,只是角度的差異罷了。
對於被韋小寶迷姦的女人,韋小寶就是一個只有靠迷姦才能得到女人的傢伙。
當然如果你要強調這個「只有」,而因此刻意要從其他女人的角度來說,那是的:
「就全世界的女人而言,韋小寶並不是只有靠強姦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女人。全世界裡,還是有某個地方的某些女人,是韋小寶不用迷姦也能得到的。
但是呢,我覺得你故意要來強調這個「只有」,實在很無聊。

2.鹿鼎記雖是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所作,但也是屬於「以角色帶動劇情」的小說、而非以劇情帶動角色。再者,此書的情節從頭至尾完全圍繞著韋小寶,可說是一種虛構的「傳記小說」,甚至也可說是一種另類的「成長小說」,就此而言,「韋小寶其人其事,就等於是鹿鼎記」。談論韋小寶其人其事,和談論鹿鼎記,事實上是沒有分別的。別忘了,什麼叫鹿鼎記?不就是「鹿鼎公傳記」嗎?不就是「韋小寶傳記」嗎?

3.金庸的作品是通俗文學沒有錯。但並沒有人說「不能寫一些市井小民發達記」,這是你誤會了。通俗文學自有其娛樂上的價值,而且就算是嚴肅文學、也多得是市井小民發達的故事。例如包法利夫人中的藥店老闆就是了。重點不在於能不能寫(文學是自由的,寫啥都行),重點是寫作的意義、寫作的價值、寫作的重心。

4.是的,若就小說之角色性格設計而言,趕走歌女那段是相當優秀的一個橋段。一如我常舉的例子:電影「魔鬼專家」中,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s)走入飯店大廳準備上樓去抓史維斯席特龍而為了搶電梯而推開一個老人時的台詞:「去換件像樣的衣服吧你!」,這句看似可有可無的台詞,其實巧妙的突顯了角色性格。但是呢?一部文學作品如果只有「角色性格寫得很生動」,那這種技巧性的探究,依然只是文學裡最次要的部份。嗯,角色寫得很生動,然後呢?你的小說想表達什麼?紅樓夢的價值如果只有寫景寫人寫物很生動,那紅樓夢就沒什麼了不起了。所以呢,重點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我們究竟要談些什麼。你要談什麼,我就會告訴你我看到了什麼。

5.泛道德式的批評,坦白說,一般而言這就是外行人的批評了。但是呢,差別還是在於我們現在要談什麼,以及這部作品能禁得起我們去談些什麼。一部文學作品越優秀,可以談的東西就越多。就好像影評吧,許多常見的影評都只談劇情,半點也不談分鏡、配樂、燈光、衣服佈景。為什麼呢?有些是影評人本身涉略範圍不足的問題,有些是電影的問題(評論「教父」很難不談分鏡,但是評論「哈拉猛男秀」有人會談分鏡嗎?)。鹿鼎記能談些什麼呢?我想是很有限的。坦白說有些作品本身就是不禁挖。我們若要談世界名著「異鄉人」,就一定也會談到道德。但這時我們所談的道德,難道會是一般社會法律通俗的是非對錯嗎?當然不會。因為異鄉人這部作品和道德的關係,本身就很複雜。而當我們去評論時,就無法給出任何簡單的答案。這是作品本身禁得起挖掘的關係。
~~~~~~~~~~~~~~~~~~~~~~~~~~~~~~~~~~~~~~~~~~~~
我再補充一點吧。我們都讀過「差不多先生傳」。但是呢,「差不多先生傳」雖然文筆上寫得很普通,可是「差不多先生傳」真的就只是為了寫「這世上有一位個性奇怪的差不多先生」這樣而已嗎?當然不是的。「差不多先生傳」的重點,根本就不是那位「差不多先生」,而是「中國人的民族性」。當我們閱讀差不多先生而不禁覺得「差不多先生真是一個糟糕的人啊!」,我們就被作者給抓住了!作者就是要讀者們在不知不覺中喊出「中國人的民族性真是糟糕啊!」。那鹿鼎公傳呢?除了講「這世上有一位下流無恥但是手段高明又好運的韋小寶」之外,這本小說還有什麼更大的企圖心嗎?除了人物很生動之外,這本小說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要找下流而成功的人,別的小說難道就沒有嗎?


都忘了這棟樓了.

不過,既然有人翻出來,那也就順便.我要表示我的不同意.其實,簡單的說,用一篇金庸先生1981年的文章就能反駁您的意見了.請看連結吧:鹿鼎記 後記

最近剛看完"冰與火之歌"的一二部,好看啊~~~~難怪HBO會改編拍攝.不過.....呵呵,兄妹亂倫,姊弟挑逗,男人到處亂睡.......會不會有人只看這些以為這是部亂七八糟的作品啊.........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