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你們,還會說台語嗎?

我們的視野不要只侷限在斤斤計較功利性和實用性。

從「文化多樣性」和「多元文化主義」的角度來看,
任何一種語言(包括文化)皆有其價值和意義,
那是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資產,都值得我們尊重與保存。

隨著交通的便利,世界各地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與緊密,
或許我們無法阻擋強勢語言(如英語)成為較便於溝通的工具。
但是這絕對不代表其他相對弱勢的語言就必須被貶抑、被消滅。

一旦人類社會趨於一元和單調,
我們將會喪失創造力,並扼殺文明的進步與知識的開發。

李桑 wrote:
至於拼音問題 ... 請問中國人董注音符號嗎 ? 您知道中國人是如何學簡體漢字發音的 ? 羅馬啦


根據我的了解大陸也是學注音符號的
只是他們的注音符號不像我們所知道的型式表示
他們用英文字母去替代來學注音符號
至於對照表網路上應該都可以找的到吧
我的隨意小窩 http://blog.xuite.net/mogwy/twblog

Clare626 wrote:
住在台灣, 不會說台語
這樣說不過去吧~~~<恕刪>


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待每一個人吧~~~
台語的定義,連專家都不敢下定論~~~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是閔南語.但其實也是分很多旁系.在台灣南北部都不一樣腔)

如同我先前所說的.
每個人生長背景都不一樣.
在地生活~
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yette wrote:
hucwhsu wrote:
"人潮" 叫
很多東西現在的人都不會說了....
比如 ... 彩虹, 閃電, 打雷, 乘涼, ..........(恕刪)

小弟有興趣知道這幾個名詞的台語發音, 可否告知?
我發音試試看~
乘涼 應該是 納涼
打雷 是 陳雷公
但是閃電, 彩虹及人潮如何發音呢? 也許可以喚醒一下記憶~感恩!


打雷 => 陳雷
閃電 => Si Na
彩虹 => 框的台語發音
乘涼 => ....... 這個我寫錯了, 其實我是要說"涼爽"
涼爽 => 秋(台語發音)
人潮 => 台語沒有這種說法....請記者不要自己創造台語辭彙, 上次聽民視主播說"Lin Diao Jian 追"(人潮很多) .... 其實他可以說 "人很多"就沒問題了....
hucwhsu wrote:
小弟有興趣知道這幾個...(恕刪)


我想到多年前柯林頓的"速懶教事件"...

也是民視主播說的, 不過我忘了是胡婉玲還是廖筱君...

翻的真直接, 我不是覺得翻的不好, 事實上它比國語更貼近真實...:p

只是很驚訝會出自女主播之口罷了...

要說粗俗, 我是不覺得像"屌" "爆奶"阿一直出現的也高雅不到哪裡去...:p

這些詞到底是香港過來的嗎?
我覺得
一個完整的語言,要能夠正確且普及的表現出日常生活,普及科學以及法律層面的意涵。
這點,台語是明顯的做不到的,所以必須要夾雜大量的國語詞彙
台語的存在與被使用的程度是不可抹滅的
但終究,這只是一種方言
這是在下的拙見
如果我的理解力沒有太差,
......話說原文是問:「還有多少人會講台語?」
不是:「台語是不是華人最好的語言?」

因此........拜託請不要再討論台語和其他語言的"優劣性"、"正統性"、"通用性"......了

--
台語、客家話、注音文、台灣國語、火星文.......等等
每種語言都有人喜歡,每種語言的特質沒事就會有不同的人來各自表述一番,
然後還開始引經據典的吊書包、用看起來很漂亮很有條理的文字針鋒相對.......
害我這個不學無術的小女子想要制止這種氣氛明顯不好的話題都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一定要這樣嗎?!(遙望的嘆了一口氣)
基督徒的喜樂
hucwhsu wrote:
小弟有興趣知道這幾個...(恕刪)


感謝大大的回答, 不過我對這個詞還是有疑問

閃電 => Si Na

因為我沒有真正學過所謂正確的台語, 只是基本的母語在使用,

平常都是 "雷公Si Na" 一起說, 沒有想過這是"閃電"的發音,

我當初也有想過Si Na這個發音,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形容"的發音,

(台語口語中蠻多形容詞是放在名詞後面的, 如風透, 人美, 當然,

先閃電伴隨打雷, 所以我才以為Si Na 是形容打雷的狀況)

不過"閃" 這個動作, 確實有發Si 這個音, 不知大大以為?

不管如何還是謝謝大大了!!

確實新聞上有些主播是照字翻的, 有時聽到真的會暈倒, 不知家裡有

老一輩的聽到是如何? 笑到噴假牙還是掉下巴呢?

azureimf wrote:
我覺得
一個完整的語言,要能夠正確且普及的表現出日常生活,普及科學以及法律層面的意涵。
這點,台語是明顯的做不到的,所以必須要夾雜大量的國語詞彙
台語的存在與被使用的程度是不可抹滅的
但終究,這只是一種方言
這是在下的拙見

國語也是長久翻譯累積術語的結果.
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消滅一個文化就從語言開始.
台語在日據時期有吸收大量外來術語.
中斷的歷史因素不多言.
導致現在台語跟其他母語岌岌可危.
差點斷送在我們這一代.
很怕以後台語只剩招呼對方娘親用語.

台語對於文字上確實缺乏,
對於存續的確是一大威脅.
其實可以羅馬文字化.
俄羅斯也是經過一番革命,
透過羅馬字化漸漸吸收西方文化來豐富自己文化.
才逐漸強大.
羅馬拼音可以適用台語,客家話,原住民母語,英文也可.
http://www.oceantaiwan.com/wwwboard/posts/1047.html
舞影 wrote:
想要制止這種氣氛明顯不好的話題都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其實版規是如何,就照規定執行就好了
01版主群的判斷力與專業素養還是讓人信任
文明社會還是要有一定的制約,否則將走向崩壞
例如說,如果警察完全不執行交通法規的話
那我們的馬路會變成如何,可以想像嗎?
開欄的朋友只是在國外重拾母語的有感而發
我想許多曾僑居國外的人,對於這種感受都有共鳴
我就是在國內被教育母語是低賤的方言
但是出國後,不再被這種政策左右自己的思維
因而重拾了母語,也從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學到了許多
這種感覺希望去分享,那是很自然的,也不該因此遭受騷擾
如果能夠回歸原本主題,依據版規排除掉那些奇怪的,與原本主題無關的東西
那應該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話說回來,藉由貶抑,迫害他人來獲得自我滿足
本來就是人性怯懦面的展現,沒自信的反射動作
如果真正有實力,就不會害怕自由市場的競爭
而語言的選擇與競爭,若能回歸公平的市場機制
不要仰賴粗暴,貶抑,踐踏他人的作法,甚至還打人喊救命弄得醜態百出
我想,這才是真正對自己喜愛語言的一種肯定吧
推倒推倒推倒--歡迎加入拍郎枯拉布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