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第一部:韓國釜山與大台北地區之比較

yymeow wrote:
要以城市規模相近的相比,而不是首都比首都,或是第一大城比第一大城,這樣子反而會偏移更多

釜山是韓國的第二大城,也是韓國主要的港口,
以都市的機能來說當然適合跟高雄來相比。
k2 wrote:
釜山是韓國的第二大城...(恕刪)


這也不是重點啦
我前面的回文裡有說過了
由於我一年可能只去高雄十次
所以不敢說我對高雄的了解足夠
再加上我在外國看的時間也短
頂多也是皮毛
拿兩個都認識不夠的來比
不夠客觀

所以才拿來跟我長大而且熟悉到不行的地方比較...

我覺得,我所比較的,
不是城市的規模,不是人口的條件等等的
是不是拿同樣港都、或是不是拿同樣第二大都市來比
真的不是重點...
以後也會有其他各個城市的,如果是第三大城,或第四大城,或第十大城
那台灣就得比到雲林去了,呵呵

所以
重點單純就是,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樓主辛苦了

看到現在,回應的80%不在乎下3點

1.韓國沒那麼好
2.台灣沒那麼差
3.不要拿橘子比蘋果,各有各的好,都很好


這可能就是台灣會輸人家的原因


ps
橘子比蘋果是以前的諺語,
現在DNA可以改良,蘋果可以更甜更大更好吃更便宜

JOE wrote:
樓主辛苦了看到現在,...(恕刪)


不辛苦啦
要是一切那麼容易改變
反而顯得我做這些事多餘了呢~~

但來個幾十年
能讓更多人了解
一起幫著台灣改變
這樣我也覺得很開心了....

再不堪,也多了些見解相同的朋友啊
像您一樣,像前面的許多位版友一樣....
看了板主的的文章,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去過十多個國家,到過許多城市.常常覺得別人能,為甚麼我們不能? 或者是我們不做? 很多事,需要政府的高瞻遠矚,做長遠的規劃.可惜的是現在的政府和政客(不分顏色)都只注意短期利益. 操弄大眾. 拿韓國來說, 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是汽車大國,可是韓國的商船造船業可是世界第1. 同樣是造船,韓國一直堅持技術自主( 100%可自製,包括引擎).我們的中船可做不出引擎呀! 因為生意的關係在韓國呆過快2個月,說真的我並不喜歡韓國人,甚至拒用韓貨! 但是我們得真的想想為何別人能.


雖然我們無法立即改善大環境,但很多事可以從自己做起. 愛用國貨就是其一. 我的電視用大同的,手機用HTC的.腳踏車買捷安特的,NB買ASUS. Why? 我在ODM 上班, 台灣設計生產的東西,打上別人的logo, 價值就是數倍起跳,而台灣只賺那10%不到的利潤.還要看人臉色,不爽就砍單,庫存是你活該. 如果是這樣,我寧願讓自己人賺,至少我還狀大了台灣產業鍊. 或許下一台車我會考慮國產品牌喔

有很多日常小事也可以從自己做起,像是不亂丟垃圾,不闖紅燈,開車禮讓行人. 或許有人會覺得大家都這樣,不缺我一個.. 但是從自己做起,至少就是個起頭.

PS, 國外也不是甚麼都好的啦!像意大利的交通就很恐怖.歐洲人為了搶上客滿的最後一班巴士,是甚麼禮教都拋腦後去的啦!!但至少我們要學人家好的一面吧
因應樓主大大在LUXGEN討論區的邀約,轉到此地發文
我的公司是日商,所屬為LCD事業部,分公司擴及韓,日,中,新等有LCD面板廠的國家
也因此有不少和上述國家人員接觸的機會.韓國本身我沒去過
所以就韓國的城市風景等等必須親臨的部分不加評論
就收入的部分來說
樓主說的應該是官方資料,如何統計姑且不論
但就個人在日本和韓國員工閒聊下的結果,在下所屬企業韓國分公司的員工
大學起薪薪水實收約莫台幣30000上下(以日幣換算),和樓主所言1500美金顯然頗有差距
而韓國知名LCD企業三星,LG
工程師起薪實收也差不多就台幣35000上下
我們的韓國員工,赴日出差時被設定只能住在每日六千日幣以下的旅館
每日津貼則是日幣4500元,約折合美金40元,
但是韓國分公司員工很高興能有工作
三星,LG員工則是感到很榮幸能在國家光榮產業下工作
民族性的不同由此可見
Raysen wrote:
因應樓主大大在LUX...(恕刪)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就這點我也覺得奇怪,說法甚多
我以前的韓國女朋友
之前有韓國高中教英文
她說大概美金1200~300左右
在韓國是不太好的薪水,
她現在移民到美國了(是的,她是少數不太愛國的韓國人,我在美國跟韓國人打球,她都一定是幫我加油)

而我這次資料的參考,並不是官方數字
是我供應商所實際給的薪水(他是老闆)
但他一併說明過高的薪水造成的就是正職員工的門檻很高...
我來想辦法跟他要薪水單給我看看好了(不知道會不會翻臉,哈哈)

我想日幣這半年、一年來的狂漲,可能也是我們之間數值的誤差吧...
但薪水這項,就等大家都來補充吧
其他的,我想還是有其參考價值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薪水...(恕刪)


有關薪水一方仍是產業上的差別區分 ...
這也不是一個絕對質 ...

我相信正確數字較難考察 ...
只是總體經濟面可能是比台灣來的強 (my assumption, no source either) ...

但是今天看到報導, 台灣全球競爭力正在進步中 ...
這也是逐漸進步中 ...

----------------------------------- NEWS --------------------------------------

全球競爭力  台灣第12名躍進5名
2009-09-10 01:13:57  NOWnews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全民拼經濟當然也拼競爭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公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競爭力排名,從去年的第17名躍升到第12名進步了5名次,至於全球經濟的龍頭--美國,今年沒當第一名,而是被歐洲的瑞士擠下了寶座。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美國因為受到金融風暴衝擊,政府舉債大幅攀升,總體經濟項目也大幅滑落,導致全球競爭力第一名的寶座拱手讓給瑞士,而亞洲國家新加坡表現更是亮眼,競爭力位居全球第三名,台灣的競爭力也進步了5個名次,來到第12名。

台灣學者指出,兩岸關係大幅開放,可能是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提升的原因,另外根據世界銀行的經商環境調查顯示,台灣取消公司登記最低的資本,加上長年令人詬病的稅務,在去年度也有大幅改善,因此提升了台灣的經商環境。

不過在這份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還有一項令人注意的趨勢,就是大陸競爭力的持續上升,由於大陸優良的商業環境與創新能力,加上國內與出口市場廣大,都為大陸帶來相當大的競爭優勢。(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台灣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BEYOND IMAGINATION | NO PAINS, NO GAINS |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版大, 你說的"changing human"英文片名是不是應該叫《Bicentennial Man》(中譯:變人).
好片一部, 與版大心有戚戚焉.
jiunchih wrote:
版大, 你說的"ch...(恕刪)


正確答案~~
謝謝您的糾正
更驚訝的是您把這麼長的一段文看完......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