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

消費券~有何意義????(純聊民生問題~聊政治的請不要進來~)

翻舊帳 wrote:
那只是讓原本要花的錢(如家用)變成使用消費券
原本要花的錢會花掉嗎??
應該是存起來
這樣對經濟真的有多大幫助??...(恕刪)


如果大家都這麼做,確實會失敗,經濟也會繼續沉下去。包括減稅救車市、低利貸款救房市、退稅、獎勵投資、給現金,都會失敗。到了這種程度,真的只能買金條藏在床下啦。但是只要有一定比率的人拿去花,讓這個政策比別種替代方案或者甚麼都不做好,就算是 OK 了。

所以除非自己真的有困難,我認為大家應該把 花掉這 3600 當成是一種義務,就像投票一樣,選擇你想挽救的產業。就是很快把她花掉,讓經濟動起來。
讓我咬一口 wrote:
我就不能夠發揮勤儉的美德,不要浪費紙張成本,電匯到我戶頭,讓我把那3600存起來嗎?...(恕刪)


這個政策就是不希望大家存起來,如果要大家存起來,政府直接用貨幣工具讓銀行可以投資的錢增加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存起來經濟卻不好,銀行就會變成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啦,這樣您還要存錢嗎?

政策執行起來會不會有效我也不知道,但是政策的精神與您的想法確實是不同的喔。
根據理性預期學派的說法,被人民預期到的政策不會有效
就算消費券860E全部都被拿出來消費,對於整個台灣的經濟能有多少貢獻?(之前都花幾千億了...)
就算大家都去大賣場買東西,如果你是大賣場老闆,你會因為這樣多雇用員工嗎?
或是多花一點加班費解決一個預期到的短期購物潮?

再論儲蓄,儲蓄真的會讓經濟變差嗎?
儲蓄是把錢存到銀行,銀行的業務就是把這些錢貸放出去給需要資金的人
要創業的人因為向銀行借錢,於是創造就業機會;企業因為向銀行借錢,可以擴廠增雇勞工
錢要透過銀行再貸放出來,才能創造真正的乘數效果
你還是相信儲蓄會讓經濟變差嗎???
還是可以接受,透過儲蓄,可以讓資金流到最有需求的人手上?
當然,景氣不好,讓願意承擔風險去銀行借錢創業的人變少,但這不是儲蓄的錯阿

在全民突然間都變成經濟專家,認同多消費可以救經濟的同時
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經濟大蕭條的時候,有一次一位民眾問一位經濟學家
ask:"擴大消費才能救經濟,在我失業的時候,為何還要多花錢消費?"
ans:"因為這樣廠商才能多雇用人力,你才有就業機會阿......"
你說勒?

你還是認為儲蓄會讓經濟變差,多消費可以救經濟嗎?
還是把錢直接交給人民,讓人民自行決定用途?這樣還可以省不少消費券的發行/使用成本
多花了原本沒打算花的錢,就是浪費
浪費可不是美德阿
自己家裡浪費不行,為何整個國家浪費就變成提振經濟?
讓我咬一口 wrote:
漸的有談論到我所想的核心問題了
就是現在發生的金融風暴,都是過度借貸,超額浪費所引起的
現在思索的解決方法竟然是政府強迫幫你借錢,強迫你浪費...(恕刪)


應該說「適度的消費是一種美德」你就不會反對了吧
今天假定把國人的消費意願從0~1來表示消費意願的程度
0是極度節儉,完全不消費
1是極度浪費,看到什麼都想買,花費遠超過本身能力所能負擔

哪現在的情形是因為過度借貸及低估風險的拼命發行槓桿操作的各式金融商品
迼成金融風暴後引發全球景氣開始急凍
每個人的資產大幅縮水(尤其是各式各樣的金融資產...)
本來帳面資產有100萬的人可能一下子就只剩20~30萬

感覺變窮消費就減少
消費減少使各種商品的需求減少
生產商品的公司因為需求減少訂單就少了
公司訂單減少為了避免虧損只好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又常常以減薪裁員之類的方法
(當然也有些有能力的公司用想辦法創造需求或增加附加價值來面對,不過好像真的非常少)
被減薪裁員的就更不敢消費於是開始惡性循環

消費意願明顯走向極度節儉的0偏移就是現況
消費券的用意不是強迫浪費而是要避免過度節儉,了解了嗎

我認為消費券比之前亂七八糟的擴大內需方案和近貧補助要好的多
致少因為幾乎消費券對每個人都有直接關係
關心及討論的人多也比較不會像哪兩個怱怱執行的方案一樣
擴大內需和近貧只能說方向OK,但作法........超失敗

---------------------------------------------------------------------
另外,看到有人說發消費券給全世界的人來台灣消費
印像中看報紙是有概念類似的作法,當然規模不可能這麼大
好像觀光局有針對部份外籍旅客(日本、韓國的樣子)給予來台消費的補助哦

致於金門打算要加發只要縣市財源充足有何不可
各縣市財政狀況及福利現在差距也是很大啊
要比跟本比不完
不滿的話就把戶籍遷到褔利好的縣市
或是縣市長選舉時選出真正想為民服務又有能力的人來
(雖然...還真的不是普通的難..)
PROIN wrote:
根據理性預期學派的說...

你還是相信儲蓄會讓經濟變差嗎???
還是可以接受,透過儲蓄,可以讓資金流到最有需求的人手上?
當然,景氣不好,讓願意承擔風險去銀行借錢創業的人變少,但這不是儲蓄的錯阿

...
你還是認為儲蓄會讓經濟變差,多消費可以救經濟嗎?
還是把錢直接交給人民,讓人民自行決定用途?這樣還可以省不少消費券的發行/使用成本
多花了原本沒打算花的錢,就是浪費
浪費可不是美德阿
自己家裡浪費不行,為何整個國家浪費就變成提振經濟?...(恕刪)


1. 確實如此,大家都預期到的政策效果當然打折,像現在買車的人都縮手等減稅啦,但是公共政策要經過討論,也是民主社會的常態嚕

2. 儲蓄本身不會讓經濟變差,只是當信心危機出現的時候,不只是敢跟銀行借錢的人變少,銀行也因為風險變高而不敢借錢或者投資啊,所以錢進了銀行反而就不流動了。政府應該也有在做降低準備率與降低銀行貸款風險的事情,但是這也有成本又有其他的副作用,應該算是別的政策議題啦。

3. 發錢或者發券的討論已經很多啦,見仁見智,就不贅述了。

4. 自己浪費對自己是淨損失,在整個國家來看,錢流來流去卻是經濟繁榮,所以觀點不同啦
對於台灣發放3,600元消費券,華爾街日報亞洲版21日的社論批評這是一種「輕率的計畫」(harebrained scheme),不僅收效甚小,而且債留未來,倒不如減稅與改革缺乏效率的法規制度,才能真正促進台灣的經濟發展。

該社論指出,馬英九總統的民意滿意度已經跌到20%出頭,他可能希望藉消費券轉移選民注意,不去檢視在馬政府治下經濟萎縮、股市腰斬的事實。

對於馬政府所估,消費券可在明年促進0.64個百分點的國內生產毛額增長,華爾街日報亞洲版非常懷疑,因為經濟狀況不佳的消費者傾向把消費券用在不得不花的錢,然後把「多出來」的錢存起來。

社論批評,消費券僅是馬政府欠缺思慮的政策之一,其他還包括股市禁止放空到年底,以及動用150億美元政府基金進場護盤股市。這些可能都是當下在政治上受歡迎、長遠來說卻對經濟不利的政策。

【記者陳亮諭/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劉兆玄等三巨頭,昨(21)日赴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大會,報告「振興景氣新方案」、並爭取立委支持,不少自家立委卻力勸劉揆,消費券應與公共建設等案分開處理,讓民眾及時在農曆年前拿到消費券。




現在連華爾街日報都這說拉. 針不知道馬政府要怎樣回.可能會回說
1. 他們記者不是專家.
2. 只是"一家"記者.不足以採信.
3. ETC

馬英九總統的民意滿意度已經跌到20%出頭,他可能希望藉消費券轉移選民注意,不去檢視在馬政府治下經濟萎縮、股市腰斬的事實。
誠心的希望政府..指出真正的解決方式.


發行"消費卷"讓我感覺..像是跟百姓借錢.在跟百姓說.我很好發錢給大家花.不過說真的.還真的不知道馬政府"消費卷"的款項哪來說.
原來華爾街日報開始干涉中華民國內政了!
怎不去檢討美國政府擺爛~而導致美股重挫的問題?

我相信樓上是有尬斯的台灣人.
請你千萬別領消費券!!
美國人自己把自己自大的消費習慣改一改再來說別人吧

亂欠債
嗯..小弟認為請美國人先刮乾淨自己的鬍子在來批評其它的政策吧

總比台灣這裡,完全亂喊,還要加碼????????
各位還是看好自己的動產吧
  • 1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