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2

有關衣服捐款的議題,請各位集中於此討論

Mixxam wrote:
一件 t 賣 580...(恕刪)

鼓勵?
很多人都說了,製衣成本可以壓到100元,甚至更低,
管銷和人事成本,賣一千件的成本跟一萬件的成本是用等加算上去的嗎?我想不是吧

如果捐款人知道他們捐的錢,最後到被救助人手中時,不到原有的二成,我想他們應該不會再捐第二次了吧
這對弱勢族群是好事還是壞事?
KISS02 wrote:
推!!既然大家心裡有...(恕刪)


黑人舉可口可樂義賣為例,可口可樂昨說,義賣就是全數捐出去,不會追算成本

至少也得捐出580元吧!
其它的~他自己看賣幾件自己在貼多少才算作公益
Think4fly wrote:
潮T.要正名為盤仔杉...(恕刪)

這叫 正穿著它逛大街的人 情何以堪
星幻 wrote:
就算今天他真的假藉公益之名賺取暴利,那又如何??
至少這100元有送到弱勢者手中


這是什麼邏輯啊?
鄉愿!
這新聞看來已經變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兩極化立場了,說真的,事情進行到這個階段就算告上法院也沒用,因為太多人心中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就算週刊承認報導錯誤或不實也不會有所改變,這其實也是人性的可悲。

其實這則新聞有很多可議之處,但是在報導中完全忽略過去甚至是扭曲了大家的認知。小老兒之前曾在購物台上班,細看週刊報導的內容後覺得週刊這篇報導確實是有惡意的,因為這邊報導光是從標題就已經開始誤導讀者!
1.當初義賣T恤的樣式是活動指定圖案,且僅在購物台等通路訂購,但是報導的標題、文字卻一再誤導讀者的印象,把義賣T恤和黑人自己推的「態度」潮T那些商品混為一談,讓讀者以為自己買到的是一般潮流店買到的商品。小老兒絕不相信該週刊連這點求證、分辨的能力都沒有,但卻用這樣的文字造成讀者錯覺,說這是報導真相沒有惡意小老兒打死都不會相信。
2.當初賣T恤的活動總共有2次,兩次款式、價位/組合都不相同,而且都是因活動而指定生產並不是無限制大量生產的商品,所以當初義賣活動開始後很多人太晚下單就訂不到自己合適的尺碼。如果真的要藉慈善活動來A錢,這T恤大可無限量供應讓大家拼命下單購買,購物台客服當初也不用一再跟訂不到的客戶道歉了!上面許多網友自己計算的所謂成本/收入幾乎都只是自己單方面揣測,有幾人真的記得當時活動內容與售價?週刊報導卻故意有意無意忽略這T恤是限量生產原本成本就偏高,而只拿一些曖昧不明的數字來做報導,真的讓人懷疑他們的用心何在?

說真的,今天會讓週刊有機可趁寫出這樣的報導,表示當初這個活動確實有規劃不週的地方才會引人生疑,甚至當中有沒有人趁機揩油也很難說,但這都是可以公諸於世並在日後更加改進的,小老兒也不覺得黑人對這件事全是受害者,畢竟要出面當頭就一定得承受相對的壓力和批評,如果無法承受也是他自己必須適應。但週刊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真的更讓人難以忍受。購物台最近正好再推一檔于美人小姐代言蘋果蛋糕的慈善活動,據說也因此多少受到質疑與批評,週刊卻可以推得一乾二淨說與他們無關,這真的是我們社會的大悲哀啊!
liao_chi_fu wrote:
要嘴砲 要酸的人就省...(恕刪)


唉~~

為什麼還是有人搞不清楚狀況,無法分辨事情呢?

大家的開箱文,是拿自已的錢去買來閈箱的,

有人是打著公益的榥子,拿別人的錢來開箱嗎?
廢話那麼多
說來說去就是要賺錢
所謂的公益就是要確保自己不賠錢才捐
那誰不會做?
反正都是別人的錢,自己不用掏出一毛錢
再博得做公益之名
高招啊

A菜 wrote:
這新聞看來已經變成信...(恕刪)


媒體當然是嗜血的,
但我只請教您:甚麼叫做義賣,可以解釋一下嗎?
dear_Alice wrote:
如果明說只捐100元,大家接受也不會反彈聲浪那麼大

假愛心公益之名賺錢不是不行,但要先說清楚比較好!
...(恕刪)

現在有已經改口說不是義賣活動,

賣時尚

但是官網明明就寫"義"賣啊!!!!

連打著愛心公益之名的義賣都要切割了!!!

哀!!
那些之前以為是愛心義賣而來站台的20多名藝人,
現在不曉得做何感想?
shadowjon wrote:
成本2:老闆月薪100萬x12個月+8個月年終獎金=2000萬-->老闆這樣的年收入應該還好吧...(恕刪)


差不多. 沒賺到老闆想要的目標都叫做賠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 4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