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雞場主人創造了8元(初級巿場成交價)
再加上整個經濟活動所創造的3元(次級巿場的交易價格差,此應該是資本投入的產出啦)
奇怪的是整個經濟活動創造了3元的利潤,那主角賺多少?應該是2元(已有先進用數學算出來了)
那還有1元誰賺的,應該是「買8元賣9元」的那個人囉。
小毛 wrote:
題外話,一定有人會問,人是自私自利的假設要怎麼繼續分析諸如個人與群體、個人與個人或是群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呢?電影"美麗境界"的男主角John Nash提出的賽局理論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人和人互動的過程中,依然是自私的,藉由互動所產生的利益變化比較,人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對方也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達到均衡,達到均衡時,這個人所選擇最有利的方式也剛好會是對群體最有利的方式,這就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Nash 是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另外還有Selten於該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記得十幾年前有天下有出一本書"複雜",當中有很多關於經濟學、物理
、分子生物、電腦科學有關的討論,其中牽涉到的不乏諾貝爾獎大師,當
中就有一段跟小毛大大提到這些主題有關喔!非常精彩~
書中有介紹到,人與人的合作是否都是出自於自利的角度,為了驗證這個
想法,他們做了一場精彩的模擬『囚犯的兩難』。最後的結果卻出人意表。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來參考參考。雖然已經是一本多年前的書,但至
今依然伴我床頭,趣味盎然。算是個勸敗吧。。嘻嘻

附註一下:這本書不是什麼太艱澀難讀的科學叢書。而且作者文筆流暢,
翻譯的水準也是非常的高,整本書看起來跟看一本小說一樣,建議沒看過
的朋友,真的不要錯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