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天殺的~嬰兒都有能力上大學,今年大學錄取率100%,0分也能上大學

d9156060 wrote:
記得N年以前,高中都...(恕刪)


想我當年就活在那時期,同班同學就不少是留級的

考到公立高中對家人來說都已經算光宗耀祖了(我父母親最高只唸到一般高中職)

那時每星期一還要戴大盤帽軍訓服理三分頭

畢業那年社會組錄取率才10%左右 最低的我記得是文化觀光

哇!好久了

我老了

年輕人們!加油嘿!

我的產品是要賣給你們的,努力多賺點錢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cbgreenb/
看到零分可以上大學的這個現象

小的突然想到

只要念完國小,懂ABCD(其實只要會畫卡救行)

就可以跳級考大學啦(以前只有留級跟重考可以選)

享受當資優生的風光(也許人人都是資優生,零分誰不會考啊)

人人都可以叫我天才兒童啦(好像不錯)

還有~~

就不用乖乖的唸國中,高中(反正念了還是有人只考了十八分,甚至更低呢!!!)

直接考大學就好啦(反正考試接近零分的那些人也不喜歡待在學校,早點畢業,也不錯)

這樣的話,中等學校會不會抗議收不到學生,倒閉啊(不過教出來的學生,還只能考到十八,甚至更低,應該讓它倒)

也許不久的將來

只要讀完國小就可以考大學,反正零分就可以上(這應該是較X步的詭計吧)

這樣台灣的帶哈星應該可以不只任你玩四年,應該是任你玩到爽吧!!

真好~~~~ ^^


換一個角度想

0分可以上大學 也就是說大學這個字眼

已經不是過去的高學歷光環

而是基本能力或是說人人都可以上

可以選擇上大學或是不上 (改唸技院或是直接就業)

反倒是比較讓人難過的是

0分大學的 老師或是校友

之前新聞報出18分可以上麻豆真理大學

想必這學校的校友應該是很難過

新聞上有登 王令麟就是這學校畢業的

mooni wrote:
企業很多時候真的只需要高中高職頂多專科學歷的作業員,技術員或維修技工
結果就是沒這個學歷的人來應徵,只好往上找大學生啦
很多情況應該是都是企業不得不把錄取的學歷提高吧

倒不能這麼說,今天就算沒有高中生來應徵,也會有一堆找不到工作的高中生程度的大學生來吧,不需要把學歷標準拉到大學啊,總不會說標準定在高中的話就不能收大學的吧,反正我就是只給高中水準的薪水,要不要放下身段幹高中生的工作就看你自已知不知道自己程度在哪裡,造成的結果就是大學起薪最低值下降,因為很多後段大學生拿的是高中生的薪水,如果我真的把錄取標準提高到大學,我還得花大學生薪水去請一堆高中程度的大學生來做高中生的事,那是企業自己的問題
反倒是高中生已經沒有高中生該有的水準,要大學生才有高中生的水準時,才需要把標準拉到大學,那就更糟了......

woulinwise wrote:
3年前我去讀"國立大學" 資工系的博士班, 上課時,課本用中文的. 於是我就放棄了..
10幾年前讀研究所 也是國立的, 上課都是用paper 耶,書本只是reference book.
才10多年就差很多, 讀大學時也都是用原文書. 現在0 分上大學, 用中文書是不是也要標注音符號啊.

用不用原文書不能代表大學的素質,比方說日本好了,他們的大學課本,可能是翻譯自外文書,可能是日本人自己寫的,但除了某些情況,比方說該書就是沒有日文版,否則基本上都是日文書,廣泛使用外文書是研究所以上的情況,大學部份只有很少數的教授會使用外文書授課,而學生的反應則和台灣大學生一樣到處找翻譯本,或是乾脆避開這些教授的課,一般來說教授並不傾向讓大學生讀外文書,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反而會妨礙知識的吸收,而且也不見得就能加強什麼外語能力,讀過理工科的都知道理工的英文根本就不是英文啊
至於說現在,至少我們的課本也還是英文書為主,專業科目我到現在也只遇過兩個用中文書的,其中一個是工廠實習手冊(連這種東西都需要買外文書的話那台灣的工業界可以死一死了),再說就算是十幾年前的大學生也一樣是到處找中文版啊,其實都差不多啦,當年出國留學的學生還不是台灣人一群日本人一群韓國人一群那樣,討論功課都還是用自己的母語(搞不好還是方言咧),結果英文還是講沒幾句,連在美國都有人會去找中文版了(看要在當地找還是請台灣的親人找),如果不用原文書就是素質低落,那那些十幾二十年前的留學生也乾脆休學回國好了

日本的大學課本甚至有的還是文庫本(類似口袋書)咧
Live long, and prosper!!
0.0

0.0
原文書真的會去看的其實也不多,還不是重點劃一劃
社會有正義 由我做先鋒 犯罪必追緝!!! 再次提醒您!!! 深夜問題多 在外過夜最好!!!
褲濕啦 wrote:
原文書真的會去看的其...(恕刪)


真的嗎?

大一的時候基礎科學的部分老師都用原文書
因為我高中化學念得很差(沒考到高標)
所以很多都不懂
或是高中課本參考書只說結果沒詳細說明
後來看原文書,也不用去學校
自然就懂了

其實原文書常為了簡單的概念說了老半天
雖然長了點不過講得很清楚
中譯版簡略多了
反而說得不清不楚
所以後來我都建議高中生英文能力好的話直接看原文的普化
清楚多了
真的很噁心

難道非要讀研究所不可了嗎

這樣以後是不是有天變成都是博士博士後

那再下去還真是人人活到老學到老了
STOP CALLING ME "BRO", BRO!

tantan22300 wrote:
之前新聞報出18分可以上麻豆真理大學

想必這學校的校友應該是很難過

新聞上有登 王令麟就是這學校畢業的


其實並不算是
王令麟是真理大學的前身
淡水工商專科學校(簡稱淡專)畢業的
那時甚至連麻豆的校地都還沒有買

要問為什麼我知道?
因為我也是從這個學校出來的啊
記得當年他正風光的時候
還有老師常常提起他
言下之意是說王董事長是淡專之光之類的
想不到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想起當年的淡專
雖說不是什麼頂尖學校
在專科學校裡也還算中上等級的
結果現在是十八分大學.......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王令麟當初應該是讀三專部
淡水工商專科學校有當年比較特殊的學制: 三年制專科
通常是考不上大學的才會去念
我哥的同學就是讀三專部
大約民國八十年左右考上的
一直到大約十五年前才升格為大學
在還沒升格之前
名聲其實也跟當時的銘傳, 實踐差不了多少

其實整個大學的錄取率應該是最近十年才逐步提高
一方面錄取人數變多了 一方面是報考人數變少了
我大約民國85年左右報考大學跟四技二專
那時大學錄取率大約40-45% 國立大約要前15%

上面有很多人說大學生當作業員店員什麼的
其實多半是找不到工作才來當作業員
我們公司來說反而不喜歡錄取大學畢業的作業員
因為他們多半只是當個跳板 一找到想做的就會走人了
MOBILEPHONE: SE Ion NOTEBOOK: Toshiba U840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