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條聲一直響徹校園一個小時,才會停止,
當時只有九年國教,私立高中學費大約一萬五,
家長爭先恐後送小朋友擠入窄門,相信不打不成器信條,
當時師範學校叫做吃飯學校,代表鐵飯碗餓不死,台大、師大、政大,
師大是大學聯考第二志願,學校管理組長、訓導組任都由師範畢業的老師擔任,
當時的老師,都會拿一些小利小惠,譬如說補習、送禮、
沒收學生不應該帶到學校的東西等等,但因嚴刑峻法,階級劃分清楚,
珍惜鐵飯碗愛惜羽毛,所以教師沒有大貪大色窮凶惡極之徒。
自從美國用原子彈贏得二戰,當時政府就意識到科學的重要,
把當時軍隊練功的制度,用在學校科學教育上,每天考試少一分打一下,
邊念邊打,用藤條及時糾正錯誤打好學生基礎,希望打出一個愛因斯坦來,
發展科學武器,只要有一個大突破,就是下一次戰爭的勝利者。
打了幾十年,人家發展出AI,我們還在用藤條打,直到最近十幾年少子化,
與禁止體罰,這類學校全變成墊底的學校,不是倒閉了,就是正在倒閉中。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