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什麼正史很多都是假的,歷史系卻拿著假史研究?政治很多都是假的,政治系卻鑽研虛偽之說?為什麼沒人敢求真理?宣揚真理?

不過滿清康熙後那有殖民漢人?

見過殖民不搞母國跟對方住一起
用對方文化跟語言
能出一堆高官跟封疆大吏

滿清就民族矛盾比歷代大一些
但要論殖民遠得很對嗎?
cougar2015 wrote:
陶菊隐著作等身,主要有《菊隐丛谈》、《孤岛见闻》、《袁世凯真相》、《蒋百里先生传》、《六君子传》、《北京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记者生活三十年》等。写于文革期间,2008年由线装书局出版。



這段資料你摘錯了,依照百度原文:"陶菊隐著作等身,主要有《菊隐丛谈》、《孤岛见闻》、《袁世凯真相》、《蒋百里先生传》、《六君子传》、《北京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记者生活三十年》等。 《袁世凯真相》:写于文革期间,2008年由线装书局出版。

所以寫於文革的指的是"袁世凱真相"這本。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要論殖民加拿大才殖民吧

同年代的美國早獨立了

加拿大在幹嘛

那都多久了

到目前有總督的對嗎?

加藤老鵰 wrote:
不對,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1957年都已經成書了,三聯書局出的,誰抄誰是很清楚的事。這不是只有我知道,網路上查一查資料很多,講的好聽一點,"一種“創造性的借鑒”。似乎可以看做,陶菊隱提供了一個寫作北洋史的範本,丁中江在其上添磚加瓦",這是最客氣的說法了。

在香港要拿到那麼有名的書根本毫不費力。

以令尊的閱歷,我想他應該很清楚,但為親者諱耳。...(恕刪)

再查答案更多

1957年春,來新夏著《北洋軍閥史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繼而又有陶菊隱《北洋 軍閥統治時期史話》
於1957年至1959年由三聯書店陸續出版。
前者的特點是提綱挈領、論而有據,對北洋軍閥集團的形成、發展、更迭、派系混戰及覆滅作 了簡明的 ...


悅讀 歷史演變的風雲詭譎

  然而,就閱讀體驗而言,丁中江的《北洋軍閥史話》卻明顯優於以來新夏為代表的“南開派”學者的著作。

來新夏等人的北洋史研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曾紅極一時。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他們不取建國後對北洋統治時期的全面否定,給予其一定的修正性評價。但是,其仍不能擺脫教條史學的陰影,總體基調仍是嚴厲批判,以“禍國殃民”四字對北洋蓋棺論定。思想上始終緊守一個“政治正確性”的紅線,就導致其研究總是“戴著鐐銬跳舞”,不能取得大突破。這也是其北洋研究後繼無人、至今一蹶不振的原因。陶菊隱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因為要照顧到那個時代的政治正確性,也到處強加有生硬的紅色補丁,很多地方今人讀來已經不太合適。

  丁中江其書,雖然已經距離寫作半個世紀,因未受大陸的教條史觀影響,絲毫沒有過時之感。其對北洋時期的判斷是建立在常識的基礎之上的,既沒有先入為主的批判,也不想在歷史中歸納出什麼教育意義。我們從中讀出的不是控訴,也不是歌頌,甚至不是評論,而是一個個生動的事件和鮮活的人物,是歷史演變的風雲詭譎和歷史人物的種種不得已,獲得的是一種“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歷史蒼涼之感,以及一種對過去的深刻追思。史學亦如文學,是一門藝術,那種宣教主義的作品,往往只有時代價值而無歷史價值,時過境遷便無人再讀。

  丁中江的《北洋軍閥史話》,接續了大陸久違的民國寫史傳統。商務印書館再度翻印,亦是對其生命力的肯定。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library.sh.cn/dzyd/spxc/list.asp?spid=6360

-----------------------------------------------------------------------------------------
上一篇我引述維基 丁中江在當香港《中南日報》董事長,參與創辦香港《新聞天地》周刊,1961年被香港當局拘捕,
1962年遣送至台灣,1962年在《大華晚報》連載.
一套四本書寫 北洋軍閥 要花幾年?

照年代看當時在香港是有可能拿到他們兩位的書,加上他個人所學另著《北洋軍閥史話》.




kantinger wrote:
要論殖民加拿大才殖...(恕刪)


加拿大就像是

一個北美島

南部搞獨立
藍營都逃到北部

類似如此

hca17 wrote:
加拿大就像是一個北...(恕刪)


會嗎?

美國如果有狀況會喊要加拿大負責嗎?
hca17 wrote:
我在加拿大時有選修初...(恕刪)

這就是格物了!樓主你就繼續格吧!總有一天你會格出個道理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