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戰鬥機和飛彈誰會飛的比較快?那要怎麼擺脫鎖定

earl258 wrote:
這個是有問題的,S-...(恕刪)


對付百舌鳥,只要把雷逹間斷性開關就行了..
映升 wrote:
對付百舌鳥,只要把雷逹間斷性開關就行了..

現在的系統都已經更新了,你講的是越戰的方式了。

GPS定位與慣性導航系統終端導引。

舉例:改良型 AGM-84L魚叉反艦巡弋飛彈(Harpoon Block II)可在全球定位系統協助下,魚叉飛彈可以分辨船隻與附近島嶼或陸地的區別,也可以在擁擠的海上航道中攻擊目標。

新版的反輻射飛彈也是如此

高速反輻射飛彈敵防空攻擊摧毀模組(HDAM,HARM Destruction of Enemy Air Defense Attack Module)的改良型反輻射飛彈,加裝了慣性導航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INS/GPS),可大大提高飛彈的攻擊效果並減少附帶損傷及對友軍的誤擊威脅

「HARM」反輻射導彈其主要特點是發射範圍廣、視界寬、反應快、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抗干擾性能好,不受載機發射速度和機動性限制,敵方雷達停機時仍能攻擊。

台灣向美國採購「HARM」反輻射導彈,另一方面又在以「天劍Ⅱ」型空對空導彈為母體,開發反輻射導彈。先研製出空對地和空對艦的基本型,然後配合台自製的「雄風」、「天弓」等導彈,發展為不同射程和不同戰術用途的反輻射導彈.

雄風2 E 與雄風3 加裝這個反輻射模組問題不大。特別是雄風2 E 。空間大如何改都可以。
射程遠1000公里內大概不是問題。

雄風3型反艦飛彈,射程達三百公里,如果把彈頭修改後也射程距離也可以拉長打地面雷達系統也可以。
不過這些飛彈如果要空射只能用IDF與AT3 。

飛彈技術如果是自己的要如何玩都可以。包含飛機也是
所以自製要修改F16射控系統也是比較困難的技術問題.
earl258 wrote:
現在的系統都已經更新...(恕刪)


不過高精度的GPS訊號的取得也是問題
況且GPS訊號是可以干擾的
偽裝雷達的識別也是問題
事實上
百舌鳥的實戰經驗並不佳
jerry1217 wrote:
大大所言的只剩下慣性往前跑.這個也是很大的速度耶
假設飛機飛到一馬赫速度放開飛彈
基本上飛彈本身也有一馬赫速度的慣性往前跑
大大想只靠空氣阻力讓它變慢
這時候需要飛多少距離呢!!
那時候敵機早已不見了吧...(恕刪)

所以不可能「死不點火」啊!一定是在一定時間內就要點火,靠飛彈自己的力量克服往後衝的慣性,加速到可以往前衝啊(假設飛彈沒偏轉的話)。

jerry1217 wrote:
若飛機繼續以一馬赫速度前進.假設飛彈只剩下0.7馬赫的慣性速度
(這只是假設.要單純只用空氣阻力讓飛彈降低0.3馬赫的速度.距離會拉很長很長)
這時候等於飛機會以0.3馬赫的速度遠離飛彈

是不是可能釋放沒多久就吃掉0.3馬赫呢?感覺上不太可能。

如果先不談有特殊設計的氣動外型,反著掛的正常飛彈氣動外型一定不好,空氣阻力會比較大,反作用力也大,負向加速度會比較高。負向加速度越大,遠離的速度越快,反之則沒那麼快。

如果飛彈是300公斤,假設要在釋放一秒後才點火,要讓300公斤的物體在一秒內從一馬赫減速到0.7馬赫,算一下(畢業十六年了,不知道有沒有記錯算錯):

V2=V1+aT
==>a=(V2-V1)/T
V2=0.7V1
==>a=-0.3V/T
T是一秒,一馬赫為一個音速,假設是333.3公尺/每秒(只是找個好算的接近值):
==>a=-0.3*333.3 = -100 公尺/秒平方

計算受力:
F=ma
m=300KG
a=-100
==>F=-100*300=-30000公斤-公尺/秒平方=-30000牛頓=(-30000/9.8) Kgw

也就是,還沒點火的這一秒內,飛彈的屁股要持續受到30000牛頓的空氣阻力。有可能那麼大嗎?感覺不太可能。

你也提到「距離會拉很長很長」,表示你也同意負向加速度不可能非常大,當然飛彈飄離飛機的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所以從飛機的觀點來看,飛彈是開始自由往下掉,但卻是非常緩慢地往後方飄,就和從投彈口看炸彈投擲的狀況一樣。從地面觀察者的角度來看確實是拋物線,一但點火開始,地面觀察者就會看到飛彈開始減速(往飛機飛行的方向)並加速(指飛機和飛彈的相對距離)遠離飛機,一段時間後飛彈開始往前衝(相對於飛機是往後)。不過這段期間要先確保不會被慣性往前衝的飛行氣流吹偏破壞飛行姿勢,甚至還鎖到不該鎖定的目標。

不過飛彈如果釋放後一秒內就點火,這段飛機和飛彈的距離(垂直或水平)應該都不遠。如果飛彈鼻尖偏轉向上,剛好又是紅外線導引,這時候不知道會不會鎖到自己飛機的屁股,一點火就直接親上來。

jerry1217 wrote:
那對地面來看呢??
實際上
以地面的角度看.飛彈還是往前飛
除非飛彈加速到速度超過0.7馬赫
在地面的人才會看到飛彈往後飛

假設飛彈從靜止加速到一馬赫的時間為T,現在反著掛以一馬赫飛行,這就變成先要用一個T的時間從負一馬赫加速到零,再用一個T的時間加速到正一馬赫,最後還是會達到一馬赫。不是說反著掛就只能呆呆地倒著衝,永遠沒辦法往前飛。

如果飛彈老老實實地發動,而且彈體沒有被氣流吹偏或向噴嘴逆吹的飛行氣流和噴氣對衝造成偏轉,最終還是會加速到該有的速度往前飛。

不過要記得,正著掛的時候,要達到一馬赫並不需要那麼多時間,因為飛機已經先幫飛彈加速到飛機當時的速度了。

jerry1217 wrote:
若飛機以一馬赫的速度往前飛行
再用一馬赫的速度往後射出飛彈
才會讓地面上的人看到飛彈呈現自由落體掉下來
若如您說無法像這樣 飛彈離開機體才點火的情形
那表示飛彈往後發射的速度一定要先大於飛機的速度(前面用一馬赫作例子)
飛彈才有辦法往後飛打敵機
不然就會像日本人實驗影片中的球一樣
射出後就掉在原地
而車上的人則是感覺球以100公里/h的速度遠離他們
(因為車子的速度是100公里/h)...(恕刪)

不會掉下來,因為克服慣性的一馬赫速度後,飛彈還是會持續加速,最後還是會開始往前飛(飛彈的觀點)達到該有的速度,只是時間拉長而已(假設飛彈沒有偏轉)。

不像那顆球,因為那是拋體,本身沒有動力,投出後就只能減速,不可能再加速,所以只有掉到地上的份。
JOE wrote:
可能剛好那架飛機剛起...(恕刪)


伊拉克軍方的肩射型防空飛彈在海珊政府解後,多數都不知去向
此外美國軍方表示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有查獲部份中國製肩射型防空飛彈
這對直昇機、客機或是低飛的軍機威脅很大
在10年的阿富汗戰爭期間,阿富汗反抗軍利用美國提供的刺針飛彈,擊落300多架俄軍飛機
在車臣戰爭期間,也有部份俄軍的直升機及低飛的攻擊機遭到肩射型防空飛彈擊落
所以客機在中東及西亞地區起降都要特別小心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飛彈當然可以向後發射,比較安全的方法就是將飛彈拋出後再點火推進
問題在如何導引飛彈擊中目標?
飛彈必須知道目標在哪裡,讓飛彈"知道"的方法很多
最早期飛行員目視敵機,手持搖桿用無線電引導飛彈飛向目標,問題是在激烈的空戰狀況下,發射母機平飛來仔細操作飛彈,簡直是找死,而飛彈飛行速度極快,在目視極限下,飛彈會擋住母機和敵機間的視線,導引就非常困難了,無線電又易受干擾,所以算是失敗的方法

然後紅外線導引也是一個方法,只要做一個尋標頭能往最高溫的地方飛,加上其他火箭發動機和彈頭還有控制面,就是相當簡單又好用的空對空飛彈了,早期的紅外線導引飛彈比較笨,機動性也不夠,有時會把太陽當成敵機直衝,現代的紅外線導引飛彈可就不同了,太陽和發動機排氣的光譜不同,熱焰彈的光譜也不同,先進的紅外線導引飛彈能夠分辨這些不同

雷達導引飛彈也有分,主要分成主動雷達和半主動雷達導引,前者就是在飛彈上安裝完整的雷達系統,可以自己搜索,追蹤,鎖定敵機然後飛過去做掉它,半主動雷達導引就必須依靠母機發射雷達波,當這個波碰到敵機時會產生回波,飛彈接收回波後再飛往回波強度最高的地方

有點懶..先寫這樣吧
映升 wrote:
不過高精度的GPS訊號的取得也是問題
況且GPS訊號是可以干擾的
偽裝雷達的識別也是問題
事實上
百舌鳥的實戰經驗並不佳


買的是美國的飛彈,當然有軍規的GPS。

野鼬機的戰法可以有興趣可以看看美國的文章
台灣空軍第26戰術戰鬥機中隊為執行「反輻射」作戰任務的部隊
F-16 BLOCK 50/52掛載A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以及配套的AN/ASQ-213電子戰吊艙,進而有效地展開對地面雷達的攻擊。
AN/ASQ-213電子戰吊艙非常靈敏,能夠接收前方180度方位的防空雷達所發出的細微電磁能量,並快速鎖定對方雷達方位、識別出雷達型號,為「哈姆」導彈提供明確的目標參數。

該電子戰吊艙能夠確保「野鼬鼠」在發現目標的情況下及時發射「哈姆」導彈進行攻擊,使攻擊飛機擺脫了對其他電子戰飛機的依賴,具備了獨立作戰的能力。
可以說,反輻射導彈和電子戰吊艙「雙劍合璧」,使「野鼬鼠」對地面雷達的威脅大大加強。
earl258 wrote:
買的是美國的飛彈,當...(恕刪)



我要說的就是這個啦
電子反制比起用飛彈打對方的雷達
有效多了

喔耶沃克 wrote:
剛剛轉電視看到'衝...(恕刪)


那台F18是可以逃的掉的,飛行員沒有把副油箱給拋去……造成飛機操作的遲緩……飛彈飛行的時間有點過久……火焰彈跟干擾絲沒作用時,第一次沒擊落飛機時,飛機後燃器加速可以逃離,
……所以空用武器只有照明彈是向後打的……
雙子貓 wrote:
其實你應該先看完我的...(恕刪)


戰鬥機發射方式分為兩種
其一是直接在掛架上點火發射,大多用於近距離纏鬥飛彈。如AIM-9
其二為將飛彈自然下垂遠離飛機再點火的模式,大多用於中遠距離飛彈。如AIM-120
AIM-120與AIM-9的掛架無法交互使用

你說的向後發射並不是真的將飛彈轉成180度,拿R-73來說,尋標器可以看見距飛彈中心軸上60°角的目標
發射後飛彈會產生大角度的迴轉,會產生向後發射的錯覺,稱為『離軸射擊』。
離軸射擊對於近距離纏鬥相當有幫助,多數頂尖的纏鬥飛彈都具有離軸射擊的能力。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