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說是"戰後嬰兒潮"那一代比較能反映出時代背景跟問題所在
他們享受到了他們的人口紅利
害慘現在年輕人的地方在於
他們享受到的富裕
是歷史上的例外
而所有人(包括他們自己以及後來的678年級)卻以為那是常態
於是45年級要維持原有的生活
678年級要比照45年級能有的生活
在資源所剩無機的情況下產生了世代拉鋸
坦白說
45年級應該明白
過去的生活是得了便宜
就不該要求678年級繼續供養與維持
678也要知道
如果現有體制沒有大幅度的改變--這樣的日子才是正常的
別肖想跟45年級一樣
輕鬆賺到與努力不成正比的錢財
台灣
大概就是這樣了
jennieiscute wrote:
簡直是胡說八道......(恕刪)
你說的才是真的!
我是六年級,我爸媽四年級,一些比較大的親戚五年級
都是刻苦耐勞,省吃儉用才有房子,工作,也沒買捨摸名牌鞋,衣服,手機
都是一元手機,不然就是不用手機也沒關係
反倒我這個年代的人,慢慢開始物質好轉,大家比較敢花,但是還是懂得儲蓄
和聽從長輩節省,到了七年級電腦時代,我家出現一個,就比較鋪張,開口閉口都是要錢
連買房子也是一開口就要幾百萬,真是敢說~臉皮真厚!
這名教授也要想想~自己也不爽一些不懂事的七年級生
那想想自己也只能和一些學生相處,有些物質化,或是不懂得想的小孩
牽拖到上一代能有幾年呢?
總是要畢業,總是畢業幾年後會想到教授牽拖的話有捨摸社會意義嗎?
很多人還是沒退休,就算退休也輪不到這些幼齒的小孩來發號施令吧?
難道~這名教授認為顏寬恒這種年紀的小孩選立委,台灣才是人才年輕化的表現嗎?
別傻了~看清楚職場工作倫理吧!
很多七年級當低階主管之前評分也新聞說過了不是嗎?
五年級當家才是主流了~是四年級不退,可是也輪不到七年級的說話!
無聊的教授,教書是在交朋友還是在教書?
加藤老鵰 wrote:
我小學四年級讀過一篇文章,叫做老年人與棒子,是年輕人向舊勢力奪權的經典.最初登在文星的初版我還沒來得及看,因為還沒出生,看的是之後的文章合輯.
當時那位年輕人是二年級生,他名字叫李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論在哪個世代,鬥爭永遠都在進行,光哀哀叫是不會有果子吃啦..(恕刪)
更早之前的"佛洛依德"就說過:"戀母..,弒父.."
弒父就代表對權威的挑戰.老早藏在人類基因裡了..
其實,一代能力勝過一代..也是很正常的..
記得版上有位4年級前輩,說他當年5歲就可以做兩位數加法,被抓去到處炫耀..
一輩子都被當成天才崇拜.升學也都非常順利.
有一天,我也忍不住對我5歲中班的小孩做了一次實驗..
要他做兩位數加法..想不到他也會,,,
真的暗爽好久,想不到我家也出了天才..
現在大班作業就是2位數減法..我想我兒子天才啦,不要給太多壓力..
想不到家庭聯絡簿上老師寫:"請家長多多幫小孩練習加減法.." orz.
阿娘為..
50年前天才的標準,現在老師認定是不合格.. orz.
讓我想起有本說上寫
在莎士比亞的年代.看書可以不用讀出聲就已經是天才了..
現在年輕人看不起職場的老頭,通常是這些老頭電腦軟體不會用..
但我出社會時,我公司所有前輩連電腦打字都不會..
我們也自學的啊,老師也沒教,對這些老頭非常不爽..
經常被當作打字員在用,超不爽~
但我當年自豪的電腦技能,現在也只配當遊民罷了..
出社會,跟軟體更新做競爭,跟更優秀的年輕人競爭,常態罷了..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還沒體會吧..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utahteapot wrote:
每一代年輕的獵人,都...(恕刪)
每一代年輕的獵人,都認為自己拿命拼來的獵物,為什麼要分給年老的族人??
這句話非常好
那這麼說好了上一代拼死拼活用二三十年打拼來的獵物與成就為什麼要分給無能沒程度的年青人
這不也就剛好證明台灣現在的年輕人連贏過老一輩獵人的知識能力拼勁都沒有
惟一有的是整天幹醮社會不公~自己領22k委屈~了上一代把持資源...
但完全不知自己程度之差能力之爛所以惟一能做的也只有在電腦前繼續怨天尤人
如果看到應徵的年輕人一篇300字左右自傳能有將近20個錯字而不自知時
應徵到工作做2天不做也不辭職只用簡訊告知不來了
在公司的時間整天掛在聊天軟體與手機上
然後再在版上罵不公罵剝削罵4與5年級壟斷
你會想用或想給這樣了不起的年輕人一個機會或給他什麼樣的薪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