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609 wrote:
其實活字印刷發明人是不是真的叫畢昇我並不在意,就像我不在意紙張的發明人是不是叫蔡倫一樣,我注重的是"活字"的概念何時首次成形,依照現有證據很明顯輪不到古騰堡.
如果是要講xx的概念何時首次成形,那就好像說易經遠早於萊伯尼茲發展出二進位概念,除了滿足一點”古已有之”的虛榮心,看不出有甚麼實益

拿中國的活字概念和谷騰堡印刷機相比,就好像拿種荳術和種牛痘相比,甚麼鼻苗水苗痘衣法,這些概念都遠早於簡納醫師的種牛痘法,問題是,重要性與影響力能相提並論麼??要是那套痘衣法十拿九穩,皇子外蕃是否出過痘這碼事不會被看得這麼驚天動地.
你舉的活字本例子,讓我想到”開水製冰”還有”純盲人按摩”這種廣告,活字本宋朝當然就有,問題是和刻本比誰是大宗?為什麼特別講活字本?因為它們比起主流的產品是特別值得一提的,早期大家都覺得賣冰就是用生水,馬殺雞就是要摸雞雞,有不同一般的,當然值得大打廣告.事實上,清代藏書家大為豔羨的宋版書,指的都是精美絕倫的雕版書,宋版的刻本就不用講了,到明末清初種種通俗文學譬如甚麼繡像刻本,不管是官刻坊刻私刻,擺明就是刻本硬是比較流行,現在流行講一刷二刷,以前是講一刻二刻,譬如初刻,二刻拍案驚奇等,中國書籍浩如煙海,除了那些被特別當活字本樣版的例子,剩下的全是雕版印出來的.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