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參加一個公司面試,一群人集中考智力,再來面試。然後就在前面一個大看板標明,學歷、科系、公私立大學等等各個參數的價值多少,因此,你只要照這看板算算就知道自己的薪水多少!在這一點上,我是幸運的都是在最高點上,但因決定回南部,所以沒去報到。
到了南部,是一個外商公司。制度是有的但薪資每個人是秘密,和人事的聊天公私立確實有些許差距,但不大。不必太在意這個差距,因為進去後的表現績效,會讓事情改觀。
但現在一堆從專科改制的學院,導致召募人時,若不是早期的傳統的私立大學,會讓人決定錄用與否考慮比較久,甚至放棄,有些人的程度真的令人不敢領教,有時寧選用傳統已知的大學畢業生也不選用還未建立起名號的研究生。
因此,每個公司做法不太一樣,但在外商公司,用英語口試是有的,甚至會訂定升遷時的TOEIC的分數,達不到,對不起,請再努力!
分享給大家。
我是傳播科系,

在台灣, 行銷企劃是個易學難精的工作,
易學, 生活週遭都可以看到一堆現成的範例, 可能每個人都能講上一段
難精, 是因為行銷工具的組合其實沒有對錯的分別, 只有適不適合眼前的情況

但是, 我要說的是, 其實面試官並沒有強到什麼都知道
爲什麼這麼說呢

常常我參加面試的時候, 眼前的是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小朋友
要講我的經歷, 常常就像是要先上一堂課"行銷企劃 & 公關是在作什麼的"
我當下也沒有生氣, 也是很簡短的講完觀念, 問題是....他還是問一樣讓人昏倒的問題
我知道你是面試官最大啦, 可是你要找的是行銷企劃, 專業度不是你人資來作評估的
還有某位"前"上市公司人資主管寫了篇"揭開求職者的謊言"的廢文...............
我很慶幸過去遇到很多很札實的師父, 不管是觀念還是實作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才會這樣規劃,
不過很多所謂的"行銷經理"或是"公關主管", 很可能連個新聞稿都寫的2266的,
像先前紡拓會的活動, 發出的採訪通知消遣凱渥的人就真的很腦殘的動作,
但是.....這樣的人卻很可能是坐在眼前的面試官, 只在乎你會不會寫新聞稿, 會不會寫提案,
對, 沒錯, 這是基本能力, 但是連面試官自己都搞這種烏龍, 要眼前的求職者怎樣去相信面試官的專業??
求職者未必比面試官資淺, 有沒有料其實也是幾句話就知道了
上述的其實還可以忍受,


每次找去"好啊, 你先寫測試案跟新聞稿" 寫完談完覺得好像很有希望, 等了2周沒消息,打回去問,
都找不到人, 留言也不回, 再等1個禮拜, 一個似曾相識的活動或是新聞稿就出現在媒體上, "啊這不
是當初我寫的測試案嗎, 這不是我當初寫的新聞稿嗎??"原來我的腦力被消費了,
再來就是Overqualified的問題, 我知道現在工作難找, 我也知道以這樣的資歷確實是大才小用,
我只是希望有時間陪家人, 有時間想結婚的事情, 找了個看起來條件不怎麼高的工作有妨礙到誰了??
面試官用Overqualified來懷疑我可能作不久, 我就講的很明白了, 我希望能夠多點時間陪家人,
這些公關或是行銷工作對我來說是很常態的工作, 別人或許要加班才能做完, 我是完全都能準時完成
, 而且後續的評估跟報告一樣都不缺, 很明顯的是人資或是面試官自己不懂吧? 老是把時間花在一些
不必要的辦公室角力遊戲........................
人力銀行或是資深人資主管寫了很多文章教導求職者怎樣面試, 怎樣準備面試服裝, 怎樣應答, 怎樣
有禮貌, 但是對於專業度的檢視半點都不提, 或許在部分的工作(生產線, 業務, 行政, 事務工作....)
這樣也就夠了, 但是專業性高的職務這些面向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項目, 能夠分享經驗, 融入團隊,
協助解決工作上的緊急狀況......太多太多生死交關的解決能力都不是那些面試技巧能夠檢驗的,
找了個根本就沒有經過正確訓練跟經驗的菜鳥, 到頭來又急急忙忙的外包給公關公司作, 那找這個
人來的面試官或是人資該不該檢討?? 這個不是怪到履歷表太完美就能撇清的責任, 根本就是看走眼了
所以說, 面試官 人資主管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高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