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小二女童拿做回收所得的銅板繳班費,竟然遭老師訓斥


Mask W wrote:
http://www...(恕刪)


看不到,可否幫忙貼上來呢?

Mask W wrote:
http://www.nhps.tcc.edu.tw/modules/tadnews/


這是怎麼一回事....
誤會還是河蟹?
大家以為???

1、當你對於老師的評鑑無直接管理能力
2、當政府對於教師沒有退場機制
3、當教師體制的官僚都會官官相護
4、當你遇到上述無奈、女兒還得被這個老師繼續教導時.......

上述四點都是存在的既定事實
此時你若是那個父親、家境不不富裕、又沒有後台
發這樣的聲明退一步的確是對於小孩最好的保護......
給家長的一封信

關心教育的家長您好:
本校某班學生繳交班費事件,經媒體報導引起各界關注,學校為了讓家長了解事件始末,不讓不實的流言、議論,打擊教師工作熱誠及家長對學校的信任,特別藉此與家長溝通、澄清
一、6/10孩子拿172元的零錢繳交班費老師並沒有拒收零錢,只是基於這正是落實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的最好時機──藉此做機會教育,教導孩子體貼別人。收下72元之後,詢問是否有更體貼別人的作法,有同學表示「可以換成紙鈔比較方便」,老師誇獎學生聰明徵得女童同意帶回──這正是學校不同於家長思考的地方,因為學校是教育單位,思考的是學生能從事件中學到什麼。
二、 6/12女童父親表達對老師、學校造成的傷害深感抱歉,表示:孩子沒受傷害,還天真的問為什麼要報導我?6/13女童父親親自面對媒體,表達對老師的肯定與感謝,女童父親並親簽聲明稿希望澄清事實。
三、 陳老師抱歉的是:在面對責難時應該更有耐心的溝通,以澄清事實。
四、認真教學的老師應該受到肯定,老師同樣需要家長鼓勵,更希望家長對學校、老師的做法、理念有所質疑時,到學校來當面溝通,訴諸媒體有時反增誤解,因為媒體報導在濃縮有限的時間中,未必能呈現事件全貌;學校在第一時間面對蜂湧而至的媒體,很難完整陳述事件始末,有限時間回應媒體未必能真正還原事實。

五、在事件中學校及老師都應反省應加強與家長溝通的技巧,避免引起誤解。
這次事件,受到傷害的不僅是陳老師個人、學校,更賠上老師的整體形象、抹煞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澆熄基層工作人員的熱情,這是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嚴重打擊。誠摯的希望關心教育的您依然相信教育,相信認真用心的老師。
內新國小敬啟
http://www.nhps.tcc.edu.tw/modules/tadnews/

個人覺得又是新聞煽情事件,姑姑踹共

Mask W wrote:
http://www...(恕刪)

不意外,每次有關軍警教,哪次沒有被和諧?
就只是銅板而已,如果老師沒發火惹哭小二女,會把事弄這麼大嗎?我相信老師絕對沒有好好講,不然幹嘛她姑姑打電話去被掛電話?
怕事給安撫了,就這樣。
我砲故我在
http://www.nhps.tcc.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8


學校發的聲明,各位參考

Mask W wrote:
http://www...(恕刪)

我感覺是河蟹
中天新聞有訪問該校王姓主任,王主任於訪問時也提到該老師確實有不當,若是誤會,主任怎會說出這話

http://youtu.be/t7mO1OyYJ9s

而且現在的人對於老師都還是敬重的,只要不是對身體做出傷害,言語上的暴力都可解釋為誤解,沒那意思.口誤.加上學校找家長談這事,很容易將事情搓掉
小孩子不可能平白無故跟姑姑與家長抱怨此事,一定是有問題才會有抱怨.
總之,至少應該是該老師就是沒收這些硬幣.為啥不收?麻煩?太重?只有陳姓導師才知道
這老師的情緒控管的確有問題,不過要看他平日跟這個學生的家長是不是有過節??

話說回來,我自己讀書的年代,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學生剃光頭到校會被記大過」,因為你可能心中有什麼不爽,會不會記大過是不知道,不過教官跟導師都會來關心你一下。

老實說,以這個案子,我不會讓自己的小孩「用零錢繳錢」,這的確有不禮貌跟故意的成分在內;儘管小朋友自己掏小豬的錢,我還是會幫他換下來。


不過,我支持不適任教師要有退場機制。

Mask W wrote:
http://www...(恕刪)

我是不相信!

我想應該是事情鬧大,大到家長有點嚇到,才配合演出!


我有看到一家報的,有訪問學校的一個女性職員,她就說那個老師當時是以為學生故意拿零錢要整老師的...!
由這個去想,就怪了,那個人會這麼說,一定有先跟那個老師了解過嘛,那怎麼不是現在的這個說法,而會有覺得女學生是故意的說法出現???


管妹...是誰啊?
一、6/10孩子拿172元的零錢繳交班費
老師並沒有拒收零錢,只是基於這正是落實品德教育、
生活教育的最好時機──藉此做機會教育,教導孩子體貼別人。
收下72元之 後,詢問是否有更體貼別人的作 法,
有同學表示「可以換成紙鈔比較方便」,
老師誇獎學生聰明徵得女童同意帶回──
這正是學校不同於家長思考的地方,
因為學校是教育單位,思考的是學生能從事件中學到什麼。



我的疑問是,拿零錢交班費是品德出了問題?
換成鈔票比較聰明?軟性拒收就不是拒收?
為何沒想到要鼓勵孩子拿自己存的錢來繳班費,
而不是跟父母要?這是所謂正確的教育方式?
人云亦云,姑姑請發表聲明,否則傷害到老師及小朋友,被標籤的小朋友不見的好過。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