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面對食品風暴:請以柑仔店取代便利商店、以傳統市場取代連鎖超市


fisheries wrote:
不知道運動飲料,提神...(恕刪)



我少打一個"其它類",請見諒,提神飲料的市場也是另外統計,老虎牙子我猜是歸類在碳酸,雀巢檸檬茶則一定是在茶類,酸梅湯&乳酸飲料應該歸類在其它.


包裝水的話我記得前三名是多喝水&悅氏&統一,誰第一我就沒印象了.
Lisa_Hsu wrote:
天花疫苗是中國人發明的,後來傳到西方去

中國人能傳承數千年沒被滅族,中醫的功勞可不小,治療瘟疫也有許多歷史文獻可考證,並不如你想像這樣

許多西藥也是從中藥提煉開發,如麻黃素

西方抗生素也因濫用快走到盡頭,現在愈來愈流行的嗜血型大腸桿菌就是例子

媒體不肯詳述其與濫用抗生素與嗜血型大腸桿菌的關係,不讓大家面對正視問題,實在不應該

基本上如果醫學是科學,不管中西醫的優點都該詳加利用,而不是搞成宗教戰爭,某一派全是對的,另一派全部該死。當年西醫自稱新醫,想要消滅中醫,有很大商業行銷考量在內。...(恕刪)


天花疫苗哪是中國人發明的? 中國人的方法是用高風險的人痘(來自人類天花患者)
而真正消滅天花, 且全球採用的是英國醫生愛德華.金鈉(Edward Jenner, 1749~1823)在1796年發明的牛痘進行接種法,這方法被遠比人痘有效及安全.

除了天花外, 中醫對現行疫苗有任何貢獻嗎? 治療瘟疫也有許多中國歷史文獻可考證, 沒錯! 在中醫的治療下的確死了一大票人. 反之, 中醫要是有效, 你我還打啥疫苗?

麻黃為中藥中的發散風寒藥, 含麻黃鹼(麻黃素)、偽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麻黃次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揮發油、有機酸、黃酮類等.其中麻黃鹼為主要有效化學成分,其次為偽麻黃鹼.搞清楚有效成份及完整作用機制及相關應用的是西方科學/醫學而不是中醫.

"濫用抗生素"無法動搖抗生素這項人類醫療史及20世紀的重大發明/發現,正因為抗生素的效用強大且快速才會被濫用. 因為刀使用不當會傷人傷己而怪刀不用刀? 你是這樣的邏輯?
"西方抗生素也因濫用快走到盡頭"!!?? 多深入了解一點再寫吧...

嗜血型大腸桿菌????????啥跟啥?
你講的是近日在歐洲導致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STEC O104:H4型嗎? 此株菌的確具多重抗藥性, 但你知道此株菌怎來的嗎? HIV感染發病者. 還能說啥呢? 這叫濫用抗生素? 要這些人強制安樂死嗎?

"當年西醫自稱新醫,想要消滅中醫"??????????
請提供可考據查證來源的說法.

至於全世界醫學主流的所謂"西醫"本就是建立在生物,化學,有機,生化,生理,微生物...等基礎科學領域學門上的, 但中醫是所謂的科學嗎? 如果是就不會有人強調或推行中醫科學化了. 再想想, 幾千年來寫的東西(中醫典籍)沒人質疑, 更不用提推翻? 科學會是這樣的嗎? 且基本上現今的科學思想本就不是源自中國. 以下幾個WIKI的條目可自行參考閱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6%AB%E5%AD%B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9%86%AB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9%86%AB%E7%A7%91%E5%AD%B8%E6%80%A7%E7%88%AD%E8%AB%96

看閣下寫的東西到現在有一個感想
明明在剛入門或一知半解的狀態, 就急著站在專家/內行人的角色發表意見或下結論.
或許您該多深入了解再寫吧.
言重了, 但基本上不存惡意.

此外若真有興趣了解某門學問, 該去唸的是正統教科書與科學期刊, 而不是一直只停留在科普書籍上打轉.

Roker wrote:
狂牛症,也是因為進疫區肉品而引起,這是政府機關開不開放的問題
菜市場也是有機會買到美國牛
...(恕刪)


而且想買澳洲牛肉, 結果實際上買到的是美國牛(進價便宜, 當然有誘因)
(美國牛肉較便宜,這應不用多說明了, 有常在好事多買牛肉就知道美國牛肉貴還是澳洲牛肉貴, 且台灣跟本難以找到頂級的澳洲牛肉!)
菜市場也見過把美國進口的水果標簽撕掉
大剌剌地掛著XX山水蜜桃在賣的
或許他會說美國也有XX山...
在菜市場上偽冒的事件可多呢..
你能拿他怎樣?

fisheries wrote:
天花疫苗哪是中國人發...(恕刪)


全世界第一個廣用"口罩"對付傳染病的就是中國,

在1910年發生的東北大瘟疫,負責醫生是留學英國的伍連德,是康橋大學醫學博士

皮很丘 wrote:
全世界第一個廣用"口罩"對付傳染病的就是中國,

在1910年發生的東北大瘟疫,負責醫生是留學英國的伍連德,是康橋大學醫學博士...(恕刪)


所以你是想表達
1.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 還是在SARS之前西醫是不戴口罩的? 還是口罩是中醫的千百年來治療或預防疫病的傳統工具?
2.伍連德是中醫? 還是英國劍橋大學有頒授中醫的學位?

看清楚搞清楚再寫不難吧?
不放心 wrote:
但是我也沒辦法因此就相信柑仔店....

買菜我還是去菜市場買

可能是因為知道的太多了

已經看破了.......

有關食品內幕的書我也看了不少,看完好像沒東西可以吃

不過這件事的覺悟,還是從我家貓咪身上學到的

以前養貓用飼料,總是很多小毛病,腎病也成為現代寵物流行病;現在養貓用帶骨生肉,幾乎都不生病,定期驅蟲就好了。

肉品並非沒問題,Food Inc.裡面揭露黑幕也非常驚人,但貓咪很挑嘴,有問題的肉品就不肯吃。曾經拿一小塊COSTCO最高級的美國Prime牛肉實驗,兩隻貓就放著不動,旁邊現宰烏骨雞全吃光了,就是不碰那塊Prime。過了一個多月,COSTCO就爆瘦肉精超量新聞。

想想古代世界其實也是充滿毒物,各種有毒動植物,腐壞時細菌所放出的毒素,世界原本就是場化學毒素戰。如果不是敏銳的嗅覺與味覺,與挑食的本能,許多物種早就滅絕。這些本能經過幾百萬年的考驗,遠比充滿政商妥協種種考量的檢驗,來得更可靠。

所以我們無法阻止商人放毒,無法阻止政客妥協,但只要不吃重調味重醬料的食物,本能還是能救我們一命。不過父母不要教小孩都吃光,化工食品時代不適用此條,得改教不喜歡的食物不要碰,扔掉是保命不是浪費。

反過來說,針對貓感官設計,含大量香精的劣質加工食物,貓都會乖乖吞下,導致各種疾病,人類也是一樣。乘此次風暴,多喝幾天白開水,讓代謝恢復平衡,感官恢復敏感,再去細細品味食物,是否味道單調有化學味,吃了以後會不會頭痛、頭暈、口麻、胃痛等等,也就能趨吉避凶了。

我還是會去傳統市場,因為雖然泡藥水的蝦仁很多,但至少找得到一兩攤不放的。去超市選擇少,就沒得選只有泡藥水的那種了。

Lisa_Hsu wrote:
塑化劑風暴餘波盪漾,...(恕刪)


我還是去 7-11 買點飲料壓壓驚好了~
似是而非阿,懂一半!,哈!

[IMG]http://hdwing.com/user/humourlo.gif[/IMG]

Lisa_Hsu wrote:
有關食品內幕的書我也...(恕刪)

好事多賣的進口冷凍蝦仁有問題嗎?

Lisa_Hsu wrote:
肉品並非沒問題,Food Inc.裡面揭露黑幕也非常驚人,但貓咪很挑嘴,有問題的肉品就不肯吃。曾經拿一小塊COSTCO最高級的美國Prime牛肉實驗,兩隻貓就放著不動,旁邊現宰烏骨雞全吃光了,就是不碰那塊Prime。過了一個多月,COSTCO就爆瘦肉精超量新聞。
...(恕刪)


好怪的例子與推論喔?
這叫試驗啊?
找本試驗設計的書看看吧
明明就是你家的貓愛吃雞不愛吃牛...
JessieC wrote:
好事多賣的進口冷凍蝦...(恕刪)


這種產品基本上沒有添加藥水的必要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