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九九乘法表

真的是很精彩的辯論 !

通常推行的專案失敗了,大家對原案的理論也會失去信心,不論失敗的原因是執行不當或是規劃不良。
古早的例子有宋朝王安石的變法。
王安石的目的在於提振經濟,挽救愈來愈弱的北宋。大老闆皇帝也十分支持,也給了很大的權力。
結果用了一堆馬屁精(看來老王本身也喜歡被拍),推行的手段惡劣,引起其他知識份子的反對,新法就在吵來吵去中結束了。
他的前好朋友兼現任的政敵司馬光上任之後,廢除所有的新法。
後代罵王安石的變法罵了好幾百年,直到清末民初才有人提出平反。
新法好不好? 好。但是失敗了。

建構式數學好不好? 好。但是失敗了。
會不會挨罵? 會。
宿命。
此故彼,有無生滅
應該說是沒有得到這些大老 (舊派) 的支持, 改革的幅度太大,
所以造成反彈, 只好引用一些小人.

改革本來就是要花時間的, 如果打算幾年內就煥然一新,
除非整個國家的領導階層都換掉.

日本的明治維新會成功, 就是當年的保皇的新選組全部被殺光光,
幕府的舊勢力全部流放到蝦夷開墾 (北海道有伊達的地名, 就是伊達政宗的後代).
( 網路上還有伊達政宗的嫡系後代寫的官方網頁).

但是教育改革不可能要教現有的老師全部死光光後整個換掉吧.
你要實施, 必須先小部分地試驗, 訓練種子教官, 試辦成功才上路吧.
一開始就打算把下一代當作幾內亞豬,
把整套美國的制度移植過來.

做移植以前也要做基因檢查看看會不會排斥吧,
也就是說要學美國的制度, 也要看看適不適合台灣.

美國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但是台灣是個地狹人稠的國家,
基本上美國的制度不適合台灣.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以這個版上看到的反應 我看這個基因是不怎樣﹗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老師
一代人受夠了 還要下一代也同樣辛苦 我只能說 那是自找的﹗

要打擊別人總是要先站在道德制高點 才能指責他人是小人 不是嗎? 有些人不是偏
見 而是在唸經. ”建構等同加減法“ 念上一百邊 大概不少人就會相信了﹗

ptx wrote:
為什麼資質不好的小朋友,你會認為要他背書就能背得好呢?



資質不好的小朋友
連背都背不好了
還要要求他理解一種題目有多種解法
不是更好笑嗎
數學不是只有唯一的一條路,
不管是不是建構,都不應該要求小孩子解3X6=?
只能用3+3+3+3+3+3
就像昨天我買了四份早餐,
老闆(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要跟我收117元,
老天爺啊!
我不用加總也知道他算錯了!
117根本不是4的倍數!
(我很有良心的跟他說他算錯了)

就跟樓上大大講的一樣:
99X99
可以用直列式乘法,99X(100-1),99+99+99+99+...,(100-1)X(100-1)等等,
不應該扼殺小孩的創造力,
沒有唯一的算法。

基本的算術能力,
個人覺得在10000以下的加減乘除都應該要有能利用心算算出,
誰在買東西時用計算機在那裡加加減減的,
也很少人用紙筆在那裡算吧!
更應該沒有人會拿電腦來算吧!
尤其現在黑心商店又多,
自己加總一下會比較好吧!
講個自身的經驗:

我當年唸大學時,覺得國父思想非常不好唸,除了要條理分明外,還要一字不漏的背書,講師改考卷是用逐字核對的方式,先把錯的地方挑出來,再看條列部份;想當然,分數不會高...

後來,我用了建構式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先把國父的文筆解構,發現他慣用的文體就這麼幾種,常用的字句就這麼幾句,習慣的動詞名詞就這麼幾個....

之後我就只記條列部份,等到考試時,就先把條列部份寫在考卷背面,然後在謄寫到答案卷上時,加上國父的文體與字句,最後都是高分過關...

後來,我連一些專業科目也這麼幹,因為很多老師只會背書,不懂精髓,只會搖頭晃腦的吟唱(小弟不才,唸的是文學院)....我就用活讀書來對付死讀書的老師...

==============================================
同樣的,建構式沒什麼不對,只是碰到不會教的老師才出問題...
試想,您的小孩碰到一個只會搖頭晃腦背書的老師,難保他不會叫小朋友"背建構式"---把所有的例子與過程背下來,少一個字扣一分....

說真的,有創造力的人都去矽谷與園區了,有靈活思考能力的都去私人企業了,會打嘴砲的都去從政了....剩下的...

ps.我爸爸與妹妹都在大學當教授(都唸到博士),說真的,如果他們有點創造力(或有點打嘴砲的能力),他們早就有更高的成就了,何苦當老師?
看了很多人的回應
其實還是一句話 執行面出問題

這樣子說吧~~
以前常聽到教育是 "給一條魚, 不如給一跟釣竿"
現在就是想要給一跟釣竿然後連釣魚的方法都教給你

只是教的人因為以前人家都直接拿於給他
所以也不太熟悉怎麼釣

然後教不好 釣不到魚
孩子餓了 那些以前也都直接吃魚的家長說了
為什麼不直接拿魚給她吃
要教這些蠢方法 讓他餓了

我說在做這些事前要先讓那些要教人釣魚的人受完整的訓練
知道怎麼釣 然後才能教人
如此你能說一開始的想法錯了?
或是釣魚的方法不對?

應該是教的人的問題
所以是執行面的問題
如何執行比較好的問題
不是建構式數學的問題

不要以為建構式的數學只能做簡單的題目
這是一種思考的方法
基本的方法會了你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生出無限多的可能

孩子不需要在考試的時候想很多種解法
只要一種就好 一種她想的到最好的方法
判定這個方法是不是對的 中間有沒有問題 該如何幫孩子解決她在思考上遇到的問題
一起討論解決 這些事老師應該要做的工作

所以應該要培養真正對教育有熱誠的老師
淘汰那些只想混飯吃 混吃等死的老師
官員的腦袋也換掉

才會有好的成效
做了就不能回頭
回頭了就什麼都做不成了
GK20 wrote:
以這個版上看到的反應...(恕刪)


看了您以上的數篇回應,想給您加分時卻發現,偶未達評分資格。



初為人父,我希望我的小公主未來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邏輯性的去分析推理.....

問我支不支持建構式數學,答案是..."只要老師知道他在教什麼"... 我會讓小朋友上建構式教學的課。

jackel22 wrote:
資質不好的小朋友連背...(恕刪)
你好像不是在回答我的問題
我問的是,「為什麼資質不好的小朋友,你會認為要他背書就能背得好呢?」
而不是問資質不好的小朋友,應不應該學習背誦以外的解題方法
我想知道為什麼你會覺得用背的比較適合所謂的資質不好的小朋友
資質不好,真的能夠背得比較好嗎?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顯然我們大家對於「魚」與「釣竿」的定義有頗大的不同。

一個人快餓死了,給他一條魚是最快解法。(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
所以有給釣竿讓他自己釣魚的說法,可是我所見到的是這些幫忙的
人,給的是原素材,教的是如何做釣竿。一節一節慢慢教,魚就在
河裡跳來跳去,也不准用手撿。

嗯,也不錯,從源頭教起。希望他餓扁的肚子還可以撐得下去。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